川金丝猴
摘要:形态描述鉴别特征:头体长520~780;尾长570~800;颅全长104~135;体重15~17kg(雄性),6.5~10kg(雌性)。体型大,尾长,被毛金黄,毛发长,面部浅蓝色。成年雄性比雌性体型更大,鼻上仲,有粉色嘴角瘤。不同亚种颜色不同:R. r. roxellana色更深,R. r. qinlingensis为鲜亮的金黄色,R. r. hubeiensis更苍白。鼻骨退化;眶间区宽;两侧颞... [阅读全文]
摘要:形态描述鉴别特征:头体长520~780;尾长570~800;颅全长104~135;体重15~17kg(雄性),6.5~10kg(雌性)。体型大,尾长,被毛金黄,毛发长,面部浅蓝色。成年雄性比雌性体型更大,鼻上仲,有粉色嘴角瘤。不同亚种颜色不同:R. r. roxellana色更深,R. r. qinlingensis为鲜亮的金黄色,R. r. hubeiensis更苍白。鼻骨退化;眶间区宽;两侧颞... [阅读全文]
摘要:形态描述形态特征雄性成鸟:体羽大部为褐色,羽缘棕白色,形成鳞状花纹。自前额伸达后枕两侧的眉纹棕白色,贯眼纹棕褐色,杂有细微的黑色点斑;颊部及颈侧淡棕白,杂有黑褐色细纹;颏、喉部纯乳白色。上背、腰部至尾上覆羽纯黑褐色。两翅覆羽和飞羽暗褐色;内侧飞羽具白缘;翼镜紫蓝色或绿色,大覆羽及次级飞羽端部绒黑色。胸部淡棕色,隐现褐色斑点;腹部暗褐或淡褐色,尾下覆羽黑褐色;尾羽也为黑褐色,羽缘淡棕色。雌性成鸟:与... [阅读全文]
摘要:形态描述形态 北海市的标本体长约2~2.2 m,身体粗壮。喙中等长,下颌前端略超出上颌,喙与额隆间没有深的凹痕为界。背鳍基部形成长而厚的驼峰,上有镰刀形的小背鳍。鳍肢宽,梢端圆。尾叶宽,具圆的梢端,后缘中央的缺刻部形成一对相互交叠的弧形瓣。尾柄具发达的背脊和腹脊。体呈铅灰色,腹面色淡。头骨的吻突长而窄,边缘凹。颞窝和翼骨大。两侧的腭骨在腭后部的中线相接。此相接部插在两翼骨之间,把两侧翼骨内缘的前端... [阅读全文]
摘要:形态描述体长59—65厘米,尾长22—28厘米,体重4公斤。毛被厚而茸密。体背面棕黄色,身体两侧为银灰色,形成本种背部、侧部相异的特殊毛色。头部上面棕黄,下部银灰色,类似体色。尾深灰色而杂花白色。吻部较赤狐更为狭长,犬齿亦长。鉴别特征大小接近赤狐或略小,但耳短小,耳长不及后足长之半,耳背之毛色与头部及体背部近似。尾形粗短,长度不及体长之半。冬毛毛被厚而茸密,毛短而略卷曲。背中央毛色棕黄,体侧毛色银... [阅读全文]
摘要:射炮步甲是鞘翅目步甲科昆虫,又称放屁甲虫、投弹手甲虫。体长5—13毫米,身体呈青灰色或橙黄色;足长,鞘翅黑或褐色,有光泽;在背中线上愈合呈脊状,多数种类后翅退化或无后翅。幼虫细长,口器尖而突出,尾端有一对刚毛状附器。 [阅读全文]
摘要:大理石芋螺(学名:Conus marmoreus)网状花纹清晰,贝壳厚实。具有外壳和水管沟。神经系统集中,食道神经环位于唾液腺的后方,没有被唾液腺输送管穿过;胃肠神经节位于脑神经中枢附近。口吻发达,食道具有不成对的食道腺。外套膜的一部分包卷而形成水管。雌雄异体,雄性具有交接器。嗅检器为羽毛状,齿舌狭窄。为典型的热带种类,从潮间带、浅海至较深的沙、岩石或珊瑚礁海底均有栖息。肉食性,以蠕虫、鱼类或其他软体动物为食。体内有毒腺,可射杀猎物,并能伤害捕食者,主要分布于印度洋至太平洋。 [阅读全文]
摘要:米点箱鲀,学名:Ostracion meleagris (G. Shaw, 1796),又称白点箱魨,俗名花木瓜,为辐鳍鱼纲魨形目箱鲀科的一种。 [阅读全文]
摘要:体黄色;头有白色或蓝色点与条纹;体有蓝纹。分布于印度至太平洋区,主要栖息于面海的珊瑚礁区,水深3~80米。雄鱼具领域性。以底栖无脊椎动物为食 。 [阅读全文]
摘要:角箱鲀 ,又称海牛、海鸟、风车鱼。 是鲀形目箱鲀科箱鲀属暖水性近海底层鱼类。鳞特化为六边形骨板,连成一体甲;体甲五棱形,具背侧棱、腹侧棱和背中棱;尾柄后端裸露,无侧中棱;自鳃孔至体甲后端具骨板9个,眶前具1对长棘,向前突出;腹侧棱甚突出,后端具1对长棘,向后突出,背鳍短小;臀鳍与背鳍同形,胸鳍上半部鳍条较长;尾鳍长,后缘圆凸;体黄褐色,具蓝黑色圆斑;尾鳍具暗色斑点,各鳍淡黄色。 [阅读全文]
摘要:鳗鲶,又名“鳗尾鲇、毒鲇”,是鳗鲶科鳗鲶属脊索动物。体延长,前部略平扁,后部侧扁。头圆钝。眼上前位。口中大,前位。唇厚,有许多唇褶。鼻须、上颌须各1对,颏须2对。体光滑无鳞。侧线中侧位。第1背鳍短小,起点在胸鳍后上方,有1根硬毒棘;第2背鳍起点在腹鳍起点上方,向后延续至与尾鳍相连。胸鳍较小,下侧位,具1根硬毒棘,毒棘外缘有明显的锯齿,棘膜具毒腺组织。臀鳍起点相对于第2背鳍起点后方,延续至与尾鳍相连。尾鳍略尖。体背部暗褐色,腹部白色,体侧中部有2条黄白色纵带。第2背鳍、尾鳍和臀鳍边缘黑色。 [阅读全文]
摘要:黄缘闭壳龟是龟鳖目龟科闭壳龟属爬行动物,又名夹板龟。成龟背甲呈圆形,中央隆起,绛红色,中央具淡黄色脊棱;腹甲黑色,无斑点,边缘黄色;头顶淡橄榄绿色,眼眶上有一条金黄色条纹,由细变粗延伸至颈部,左右条纹在头顶部相遇后连接形成U形条纹,侧面淡黄色,下颌淡黄色或橘红色;四肢黑褐色,有较大鳞片,指、趾间具半蹼;尾褐色且短。因背甲缘盾腹面为黄色而得名。 [阅读全文]
摘要:负鼠是有袋目负鼠科哺乳动物的统称,是一种中小型兽类。因母负鼠可随身携带幼鼠到处奔跑,得名“负鼠”。 体形小到中形;跖行性,四肢短,均具5趾,后足拇指大,无爪,能对握;尾长,并具缠绕性,尾和足部覆盖鳞片;吻鼻长,窄脑壳,矢状脊发达;拥有现生陆地哺乳动物中数目最多的牙齿,门齿小,犬齿大,臼齿呈三尖齿型。 [阅读全文]
摘要:球鼠妇又名西爬虫、团子虫,是等足目鼠妇科动物。其体背灰色或褐色,体宽而扁,稍有光泽;腹面淡白,胸部腹面略呈灰色,腹部较深;头顶两侧有 1对复眼,眼黑色,圆形微突起;头顶前端着生两对触角,触角土褐色;口器小,褐色。 [阅读全文]
摘要:东方铃蟾(学名:Bombina orientalis)是盘舌蟾科、铃蟾属两栖动物。体长36-48毫米左右头扁平,吻圆,前、后肢短,皮肤粗糙,刺黑色,背部呈灰棕色,或背为绿色杂以不规则的黑色斑点,腹面有花斑,为黑色与朱红色或桔黄色。雄性前肢较粗壮,前臂直径为体长的11%(雌性8.4%),前臂内侧、内掌突及内侧3指基部有黑色细刺;无声囊和雄性线。雄性趾间为全蹼,雌性的蹼缺刻较深。 [阅读全文]
摘要:巨地穿山甲(学名:Smutsia gigantea):是一种体型最大的穿山甲。长度高达1.8米。具有长尾,适于抓握,雄性略大于雌性。身体覆盖着大的重叠的鳞片,深棕色。背部覆盖9-13排鳞片,除了脸、喉咙、腹部、内臂和腿以外有鳞片。像其他穿山甲一样,具有强壮的弯曲爪,专门用于挖掘蚁巢。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