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百科

夏侯霸(三国时期曹魏及蜀汉将领)

创建者:xman
创建时间:2023-06-14 09:10
浏览:17.8K

摘要:夏侯霸,生卒年不详,字仲权,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三国时期魏国和蜀汉后期的重要将领,征西将军夏侯渊次子,其母为曹操妻室丁氏的妹妹。在魏国官至右将军、讨蜀护军,封爵博昌亭侯,屯驻陇西;在蜀汉时为主要北伐将领,多次参加御蜀和伐魏战争。嘉平元年(249年),司马懿发动政变,诛杀曹爽。征西将军夏侯玄被调入朝,由雍州刺史郭淮接任征西将军。夏侯玄是夏侯霸的堂侄、曹爽的表弟。夏侯霸从前得到曹爽的厚待,与郭淮不... [阅读全文]

郭嘉(东汉末年谋士)

创建者:xman
创建时间:2023-06-14 09:10
浏览:20K

摘要:郭嘉(170年-207年),字奉孝,东汉末颍川阳翟(今河南禹州)人。原为袁绍部下,后转投曹操,为曹操统一中国北方立下了功勋,官至军师祭酒,封洧阳亭侯。在曹操征伐乌丸时病逝,年仅三十八岁。谥曰贞侯。史书上称他"才策谋略,世之奇士"。曹操称赞他见识过人,是自己的"奇佐"。人物生平慧眼识主屡献奇谋当时,各路诸侯割据一隅,虎争天下。在这种情况下,郭嘉对一个个敌手心理状态的准确判断,便常常成了曹操获胜的关键... [阅读全文]

关统(关羽之孙,关兴之嫡子)

创建者:xman
创建时间:2023-06-14 09:08
浏览:13.3K

摘要:关统,三国时期蜀汉将领,《三国志》记载中字号和生卒年均未提及,是关羽之孙,关兴之嫡子,关彝之兄(或弟),娶公主,是蜀汉后主刘禅之女婿。其人物演义中未登场。史书记载《三国志·蜀书六·关张马黄赵传》中的关羽传记最末段记曰:追谥羽曰壮缪侯。子兴嗣。兴字安国,少有令问,丞相诸葛亮深器异之。弱冠为侍中、中监军,数岁卒。子统嗣,尚公主,官至虎贲中郎将。卒,无子,以兴庶子彝续封。文言文翻译为:关羽死后被追谥为"... [阅读全文]

关彝(关羽之孙,关兴庶子)

创建者:xman
创建时间:2023-06-14 09:08
浏览:21.7K

摘要:关彝,河东解县(今山西省运城市)人,三国时期蜀汉将领,正史记载中字号和生卒年均未提及,是关羽之孙,关兴庶子,于其嫡兄弟关统去世后继承爵位。史书记载原文《三国志·蜀书六·关张马黄赵传》中的关羽传记最末段记曰:追谥羽曰壮缪侯。子兴嗣。兴字安国,少有令问,丞相诸葛亮深器异之。弱冠为侍中、中监军,数岁卒。子统嗣,尚公主,官至虎贲中郎将。卒,无子,以兴庶子彝续封。翻译关羽死后被追谥为"壮缪侯"。他的儿子关兴... [阅读全文]

关银屏(东汉末年名将关羽之女)

创建者:xman
创建时间:2023-06-14 09:07
浏览:22K

摘要:关银屏(202--?),河东郡解县(今山西省运城市)人,三国时期名将关羽之女在民间传说中的名字,该名不见史书记载,仅在民间传说中出现,因在关羽的四个子女中排行第三,故又被称作"关三小姐"、"关氏三姐"或"关家三小姐"。 在传说中她是黄月英的弟子、并随同诸葛亮平定南蛮,嫁给蜀国名臣李恢之子李遗。历史原型东汉末期,车骑将军孙权打算为自己的儿子求娶关羽之女以结为婚姻,之后关羽辱骂使者,不同意结婚 。名字... [阅读全文]

关平(东汉末年名将关羽长子)

创建者:xman
创建时间:2023-06-14 09:07
浏览:19.2K

摘要:关平(?-220 ),东汉末年名将关羽的长子。关羽率军攻打樊城时,孙权背弃盟约派遣吕蒙偷袭荆州,吕蒙成功袭取荆州后,关羽因后方失守被迫从前线战场撤退。因为关羽的大本营江陵被东吴军攻占,关羽军中所有将士的全家老小都被东吴军控制,从而引发关羽军将士大溃散。关平与其父在撤退到麦城时中了东吴军埋伏一同被擒,最后一起被斩于临沮县。人物生平关平(178年-220年)一说字坦之 ,古典剧目《... [阅读全文]

关兴(三国时期蜀汉高官、关羽次子)

创建者:xman
创建时间:2023-06-14 09:06
浏览:18.7K

摘要:关兴(约201年 及以后-? ),字安国,河东解县(今山西省运城市)人,三国时期蜀汉大臣,东汉末年名将关羽次子,关平之弟,弱冠时就因得到丞相诸葛亮的赏识而深受重用,官至侍中、中监军,随后英年早逝。关兴在《三国演义》中,随刘备兴兵伐吴斩杀潘璋夺回父亲的青龙偃月刀,为蜀汉后期重要将领,并与张飞之子张苞结义,多次参加诸葛亮北伐,后在诸葛亮第六次北伐前去世。人物生平关兴从小就有好名声,诸葛亮十分器重他。关... [阅读全文]

乔治·埃米尔·帕拉德(罗马尼亚细胞生物学家)

创建者:xman
创建时间:2023-06-13 09:27
浏览:7.2K

摘要:乔治·埃米尔·帕拉德(George E. Palade,1912年11月19日-2008年10月7日 )是一位罗马尼亚细胞生物学家。因为在细胞生物学方面的开拓性工作,他与比利时的克里斯汀·勒内·德·迪夫(Christian René de Duve)和美国的艾伯特·克劳德(Albert Claude)共同获得了1974年的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帕拉德的贡献包括对电子显微镜方法的发展,发现... [阅读全文]

克里斯汀·德·迪夫(英国细胞学家与生物化学家)

创建者:xman
创建时间:2023-06-13 09:26
浏览:10.3K

摘要:克里斯汀·德·迪夫(Christian René de Duve,1917年10月2日-2013年5月4日)是一位细胞学家与生物化学家,出生于英国,是比利时移民的后裔。1920年与家人一起回到比利时。生平迪夫主要的研究领与在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他发现了细胞中的一些胞器,包括过氧化体(peroxisome)、与溶酶体(lysosome)。1974年,由于对细胞构造的研究,而与阿尔伯特·克劳德(Al... [阅读全文]

阿尔伯特·克劳德(比利时生物学家)

创建者:xman
创建时间:2023-06-13 09:26
浏览:6.3K

摘要:阿尔伯特·克劳德(Albert Claude,1899年8月24日-1983年5月22日)是一位比利时生物学家,1974年因为对细胞构造的研究,而与他的学生克里斯汀·德·迪夫(Christian de Duve)及乔治·帕拉德(George Palade)共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人物生平1899年生于布鲁塞尔。在入伍并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是一名铁匠。23岁考入比利时列日大学医学院,后到柏林... [阅读全文]

霍华德·马丁·特明(美国遗传学家)

创建者:xman
创建时间:2023-06-13 09:26
浏览:39.2K

摘要:霍华德·马丁·特明(Howard Martin Temin,1934年12月10日-1994年2月9日,美国遗传学家。1970年代他在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研究转录酶,由于发现肿瘤病毒与细胞遗传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而与戴维·巴尔的摩、罗纳托·杜尔贝科一起获得1975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人物生平1934年生于美国。他先后就读于斯沃摩尔学校和加利福尼亚理工科大学。自1969年起,任威斯康星大学教授... [阅读全文]

雷纳托·杜尔贝科(意大利籍病毒学家)

创建者:xman
创建时间:2023-06-13 09:25
浏览:16.4K

摘要:雷纳托·杜尔贝科(Renato Dulbecco,1914年2月22日~2012年2月19日),生于意大利南部城市卡坦扎罗,1936年获得意大利托里诺大学医学博士学位。杜尔贝科系索尔克生物研究所创立者之一,意大利籍病毒学家。1975年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生平雷纳托·杜尔贝科1947年到美国,1953年加入美国国籍。他先后在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塞尔克研究所和圣迭戈的加利弗尼亚大学医学院工作过。杜... [阅读全文]

戴维·巴尔的摩(美国生物学家)

创建者:xman
创建时间:2023-06-13 09:24
浏览:18.8K

摘要:戴维·巴尔的摩(David Baltimore,1938年3月7日-),美国生物学家,197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之一。加州理工学院生物学教授,并曾在1997年到2006年期间担任校长。西湖大学创校校董会成员。人物简介戴维•巴尔的摩(David Baltimore),生于1938年,美国分子生物学家,曾在1997年到2006年期间担任美国加州理工学院(California Institut... [阅读全文]

丹尼尔·卡尔顿·盖杜谢克(美国科学家)

创建者:xman
创建时间:2023-06-13 09:24
浏览:25.1K

摘要:丹尼尔·卡尔顿·盖杜谢克(Daniel Carleton Gajdusek,1923年9月9日-2008年12月12日),美国科学家,具有斯洛伐克和匈牙利血统。由于在库鲁病上的贡献,他与巴鲁克·塞缪尔·布隆伯格一起获得了1976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2008年12月12日,盖杜谢克于访问挪威特罗姆瑟当地学院时死亡,享年85岁。人物简介盖杜谢克1923年9月9日在美国纽约州的扬克斯市,拥有罗切斯... [阅读全文]

巴鲁克·塞缪尔·布隆伯格(美国医学家)

创建者:xman
创建时间:2023-06-13 09:23
浏览:24.4K

摘要:巴鲁克·塞缪尔·布隆伯格(Baruch Samuel Blumberg,1925年7月28日-2011年4月25日),美国医学家。曾获哥伦比亚大学内科及外科医师学院医学博士学位。后在美国多所大学及研究机构工作。他研究过血液的遗传性多形变态现象,检查了各种人群的血液样品,以确定遗传变异如何影响人体对疾病(尤其是肝炎)的感受性。他曾发现一种乙型肝炎抗原,从而促进了乙型肝炎疫苗的研制。与丹尼尔·卡尔顿·...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