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治·加布里埃尔·斯托克斯(史密斯奖获得者)
摘要:出生在新教徒家庭,父亲是爱尔兰斯莱戈郡Skreen教区牧师Reverend Gabriel Stokes。先后于Skreen、都柏林、布里斯托尔就读,1837年考入剑桥大学彭布罗克学院。四年后以最高分毕业,并获得史密斯奖。生平1849年获卢卡斯数学教授席位,1854年出任皇家学会秘书,1885–1890年期间出任会长。1889年被封为从男爵。1899年6月1日,他任卢卡斯教授50周年,剑桥大学举行... [阅读全文]
摘要:出生在新教徒家庭,父亲是爱尔兰斯莱戈郡Skreen教区牧师Reverend Gabriel Stokes。先后于Skreen、都柏林、布里斯托尔就读,1837年考入剑桥大学彭布罗克学院。四年后以最高分毕业,并获得史密斯奖。生平1849年获卢卡斯数学教授席位,1854年出任皇家学会秘书,1885–1890年期间出任会长。1889年被封为从男爵。1899年6月1日,他任卢卡斯教授50周年,剑桥大学举行... [阅读全文]
摘要:亚当·斯密(Adam Smith),1723年6月5日出生在苏格兰法夫郡(County Fife)的寇克卡迪(Kirkcaldy),英国经济学家、哲学家、作家,经济学的主要创立者。亚当·斯密强调自由市场、自由贸易以及劳动分工,被誉为“古典经济学之父”“现代经济学之父”。1723年他出生于苏格兰一个海关官员的家庭,14岁考入格拉斯哥大学,学习数学和哲学,并对经济学产生兴趣。17岁时转入牛津学院。毕业... [阅读全文]
摘要:雅各布斯·亨里克斯·范托夫(荷兰语:Jacobus Henricus van 't Hoff;1852年8月30日-1911年3月11日),生于荷兰鹿特丹,逝于德国柏林,荷兰化学家,1901年由于“发现了溶液中的化学动力学法则和渗透压规律以及对立体化学和化学平衡理论作出的贡献”,成为第一位诺贝尔化学奖的获得者。人物生平雅各布斯·亨里克斯·范托夫(荷兰语:Jacobus Henricus van '... [阅读全文]
摘要:费歇尔,是德国的最知名的学者之一。在19世纪下半叶和20世纪之初,是有机化学领域中的领袖,他发现了苯肼,对糖类、嘌呤类有机化合物的研究取得了突出的成就,因而荣获1902年的诺贝尔化学奖。他是第二个荣获此项荣誉的化学家,可见科学界对他的推崇。他对科学发展的贡献,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一、对糖类的研究;二、对嘌呤类化合物的研究:三、对蛋白质;主要是氨基酸、多肽的研究;四、在化工生产和化学教育上... [阅读全文]
摘要:斯万特·奥古斯特·阿累尼乌斯(Svante August Arrhenius,1859年2月19日~1927年10月2日),瑞典物理化学家,生于瑞典乌普萨拉附近的维克城堡。他是电离理论的创立者,解释溶液中的元素是如何被电解分离的现象;研究过温度对化学反应速度的影响,得出著名的阿累尼乌斯公式;还提出了等氢离子现象理论、分子活化理论和盐的水解理论;对宇宙化学、天体物理学和生物化学等也有研究。1903年... [阅读全文]
摘要:库尔特·维特里希(Kurt Wüthrich,1938年10月4日- ),瑞士科学家,生于瑞士阿尔贝格。他因“发明了利用核磁共振技术测定溶液中生物大分子三维结构的方法”和美国科学家约翰·芬恩、日本科学家田中耕一共同获得2002年诺贝尔化学奖。 2017年12月,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华东理工大学客座教授伯纳德·费林加与上海科技大学特聘教授库尔特·维特里希一起,成为首批来沪工作并拥有“中国绿卡”的诺... [阅读全文]
摘要:约翰·蓝道尔爵士,FRS,FRSE(英语:Sir John Randall,1905年3月23日-1984年6月16日),英国物理学家,雷达与微波技术的发展者之一。也是伦敦国王学院的DNA结构研究团队的领导者,他是研究计划的执导者与整合者,但并不是实际的研究者。雷达雷达(RADAR),是英文“Radio Detection and Ranging”(无线电侦测和定距)的缩写及音译。将电磁能量以定向... [阅读全文]
摘要:欧文·理查森爵士,(Sir Owen Richardson ,1879年4月26日-1959年2月15日),是英国物理学家,皇家学会会员。他在热离子学发射领域做出重大贡献,特别是发现了理查森定律 (Richardson's Law) ,因而荣获 1928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人物生平1879年4月26日 ,理查森出生于英国约克郡的Dewsbury,是 Joshua Henry 和 Charlotte... [阅读全文]
摘要:弗兰克·舍伍德·罗兰(Frank Sherwood Rowland,1927年6月28日-2012年3月10日),美国化学家,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原加州大学尔湾分校的化学教授。他的研究主要涉及大气化学和化学反应动力学。生平罗兰出生于美国俄亥俄州的小城——特拉华市。他的父亲在他出生前一年来到该城的俄亥俄卫斯理大学担任教授和数学系系主任。他们全家也因此迁入该城。他16岁(1943年)就考入俄亥俄卫斯理大... [阅读全文]
摘要:乔治·波特爵士George Porter(1920-2002),英国化学家,1967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1920年12月6日出生于英国英格兰中西部斯诺福思城。就读于利兹大学化学系。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学习未结束即到军队中服役,先被送进阿伯丁大学附设的一个训练班进修物理及无线电技术,学习结束后回英国到皇家海军部队,主要从事雷达方面的技术工作,在国外参加过不少战役。战争结束后,他又回到剑桥大学继续攻读... [阅读全文]
摘要:斯坦尼斯瓦夫二世(全名:斯坦尼斯瓦夫·奥古斯特·波尼亚托夫斯基;波兰语:Stanisław August Poniatowski;1732年1月17日-1798年2月12日),本名斯坦尼斯瓦夫·安东尼·波尼亚托夫斯基(Stanisław Antoni Poniatowski),波兰立陶宛联邦末代国王与大公(1764年-1795年)。他是克拉科夫城主斯坦尼斯瓦夫·波尼亚托夫斯基和康斯坦恰·曹尔托里斯... [阅读全文]
摘要:威廉·亨利·帕金(W.H.Jr.William Henry Perkin,Jr,1838~1907)英国人,化学家和发明家,合成染料的发明者。人物生平威廉·亨利·帕金于1838年生于英国伦敦。1853年,15岁的帕金进入英国皇家化学学院学习,成为校长霍夫曼的学生。他天资聪颖,学习勤奋,很快得到校长霍夫曼的垂青,不到一年即以学生的身份被任命为实验室助手。帕金曾获得该学院和维尔茨堡大学、曼彻斯特大学、... [阅读全文]
摘要:妺(mò)喜,嬉(喜)姓,生卒年不详,亦作妺嬉、末喜 、末嬉,有施氏之女,夏朝最后一位君主夏桀的元妃(夏朝最高领袖的妻子称为元妃)。根据先秦时代记述女子名时所用的全称和简称方式,妺喜应姓喜,即嬉(也作僖)。由于其名字的"妺"字与"妹妹"的"妹"字字形相似,且在《庄子》等作中也有以妺为妹的用法,因此常误作"妹喜"。有诗称赞妺喜的美丽:"有施妺喜,眉目清兮。妆霓彩衣,袅娜飞兮。晶莹雨露,人之怜兮。"人... [阅读全文]
摘要:据浙江省社会科学院编著《浙江人物志》等书记载,李匡(1400~1465年),字存翼,号复斋,更号肃齐,祖籍长屿老八份。明宣德二年(1427年)进士,授太常博士。正统三年(1438年),任江西按察御史,公正无私,不理请托,干了一件震动天下的大事,现李氏后裔在老八份的花桥北侧刻了一块"长山李氏铁面无私李匡"的石碑,以示后人。简介明朝注重对地方的监察,都察院所属十三道御史,时常代皇帝巡按地方,考察科举府... [阅读全文]
摘要:约瑟夫·拉弗森(Joseph Raphson,1648年-1715年)是英格兰数学家,和牛顿都提出过后来被人称为“牛顿-拉弗森方法”的数学方法(一种求得高次方程零点近似解的方法),他的一生鲜为人知,甚至他的出生和逝世的日期都难以确定,数学史学家Florian Cajori曾提供出约瑟夫·拉弗森的大致生卒年为1648年-1715年。1648年左右生于英格兰的中埃塞克斯。在剑桥大学的耶稣学院学习,16...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