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温特·约翰逊(瑞典现代作家)
摘要:埃温特·约翰逊(Eyvind Johnson,1900年7月29日~1976年8月25日),瑞典作家。主要作品有小说《乌洛夫的故事》等。1974年由于作品《乌洛夫的故事》获诺贝尔文学奖。人物生平埃温特·约翰逊1900年7月29日出生在瑞典北端的博登市,父亲是一个建筑工人。约翰逊早年丧母,父亲又劳累多病,无力抚养他成人,只好把他寄养在叔叔的家里。约翰逊只读完小学,便只身到更为寒冷的北极圈去流浪,但这... [阅读全文]
摘要:埃温特·约翰逊(Eyvind Johnson,1900年7月29日~1976年8月25日),瑞典作家。主要作品有小说《乌洛夫的故事》等。1974年由于作品《乌洛夫的故事》获诺贝尔文学奖。人物生平埃温特·约翰逊1900年7月29日出生在瑞典北端的博登市,父亲是一个建筑工人。约翰逊早年丧母,父亲又劳累多病,无力抚养他成人,只好把他寄养在叔叔的家里。约翰逊只读完小学,便只身到更为寒冷的北极圈去流浪,但这... [阅读全文]
摘要:埃乌杰尼奥·蒙塔莱(Eugenio Montale,1896年10月10日~1981年9月12日),意大利诗人。1896年10月12日生于热那亚,1981年9月12日卒于米兰。少年时学习声乐,酷爱文学。1917年被征召入伍。战争结束后开始诗歌创作。第一部诗集《乌贼骨》,使诗人声誉鹊起。它从大千世界中精心选取一系列富于象征意义的艺术场景,着力刻画人的内心世界瞬息间的细微感情。1938年,因拒绝加入法... [阅读全文]
摘要:索尔·贝娄(Saul Bellow,1915年6月10日—2005年4月5日),美国作家,被称为美国当代文学发言人 。1915年出生在加拿大蒙特利尔市郊的拉辛镇,父母是来自俄国圣彼得堡的犹太移民。1924年,全家迁往美国芝加哥定居。1933年考入芝加哥大学,两年后转学到西北大学,1937年在该校毕业,获社会学和人类学学士学位。除担任过一段时间的编辑、记者及在商船上短期服役外,贝娄大部分时... [阅读全文]
摘要:阿莱克桑德雷·梅洛(Vicente Aleixandre Merlo,1898年4月26日~1984年12月14日) 西班牙诗人。生于安达卢西亚地区的塞维利亚城。人物生平阿莱克桑德雷·梅洛(Vicente Aleixandre Merlo,1898~1984)西班牙诗人。1977年获诺贝尔文学奖。生于塞维利亚,大学攻读法律和商业,毕业后当律师同时从事诗歌创作。属西班牙皇家学院派,1950... [阅读全文]
摘要:艾萨克·巴什维斯·辛格(Isaac Bashevis Singer,1904年7月14日—1991年5月), 美国犹太作家,被称为20世纪“短篇小说大师”。于1978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1904年7月14日,辛格出生于波兰莱昂辛地区。 1919年,辛格15岁时,开始用希伯来语写作;1921年,辛格17岁时,又改用意第绪创作。1923年,辛格在华沙跟哥哥在报社工作。1935年,在... [阅读全文]
摘要:雅罗斯拉夫·塞弗尔特(Jaroslav Seifert,1901年9月23日~1986年)是当代捷克斯洛伐克最重要的诗人。他一生中总共出版了三十九部诗集,主要有《泪城》《全是爱》《信鸽》《裙兜里的苹果》《维纳斯之手》《穷画家到世间》《妈妈》《铸钟》《皮卡迪利的伞》《避瘟柱》《身为诗人》等。除了诗歌创作,塞弗尔特还译过法国诗人阿波利奈尔的作品,创作出版过《极乐园上空的星星》《手与火焰》《世间万般美》... [阅读全文]
摘要:克洛德·西蒙(法语:Claude Simon,1913年10月10日-2005年7月6日),法国新小说派代表作家,1985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代表作及成名作《弗兰德公路》。1913年10月10日生于原法属殖民地马达加斯加岛,在1985年因“在对人类生存状况的描写中,把诗人、画家的丰富想像和对时间作用的深刻认识融为一体”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这使法国和世界文学界深感震惊和意外。因为评论界一向是把罗伯推崇... [阅读全文]
摘要:沃莱·索因卡(Wole Soyinka,1934—),尼日利亚剧作家、诗人、小说家、评论家。他一生写了30多部作品,绝大多数讽刺非洲的社会文化风气和社会弊端。1934年出生于尼日利亚西部阿贝奥库塔约鲁巴族一个学校督学的家庭。他先在尼日利亚伊巴丹大学接受教育。1954年,他二十岁时,进英国利兹大学,专攻英语。1986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成为第一位获此殊荣的非洲作家。人物经历沃莱·索因卡(A... [阅读全文]
摘要:约瑟夫·布罗茨基(Joseph Brodsky,1940年5月24日~1996年1月28日),俄罗斯犹太裔美国诗人,散文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1940年5月24日,布罗茨基生于苏联列宁格勒,1955年开始创作诗歌,1972年被剥夺苏联国籍,驱逐出境,后移居美国,曾任密歇根大学驻校诗人,后在其他大学任访问教授,1977年加入美国籍,1987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主要著作有诗集《诗选》《言论之一部分... [阅读全文]
摘要:纳吉布·马哈富兹(1911年12月11日—2006年8月29日),埃及作家和阿拉伯世界最重要的知识分子之一。纳吉布四岁时就被送到私塾学习《古兰经》,接受宗教启蒙教育。1988年他被授予诺贝尔文学奖,他是第一名获诺贝尔文学奖的阿拉伯语作家。获奖理由:“他通过大量刻画入微的作品—洞察一切的现实主义,唤起人们树立雄心—形成了全人类所欣赏的阿拉伯语言艺术”。个人经历1930年,纳吉布·马哈福兹进入开罗大学... [阅读全文]
摘要:奥克塔维奥·帕斯(Octavio Paz,1914.3.31~1998.4.19),墨西哥诗人、散文家。生于墨西哥城。帕斯的创作融合了拉美本土文化及西班牙语系的文学传统,继承欧洲现代主义的形而上追索以及用语言创造自由境界的信念。1990年由于“他的作品充满激情,视野开阔,渗透着感悟的智慧并体现了完美的人道主义”而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人物生平奥克塔维奥·帕斯1914年生于墨西哥城。父亲是记者、律师,曾... [阅读全文]
摘要:纳丁·戈迪默(Nadine 'Gordimer,1923年11月20日–2014年7月13日),南非女作家,主要作品有小说《七月的人民》《无人伴随我》。1923年,戈迪默生于约翰内斯堡附近一座名叫斯普林斯的矿业小城中。13岁时,戈迪默在约翰内斯堡《星期日快报》儿童版上发表了一篇寓言故事《追求看得见的黄金》,从此开始了笔耕生涯。她的第一个短篇小说集《面对面》出版于1948年,20世纪50年代出版的《... [阅读全文]
摘要:德里克·沃尔科特(Derek Walcott,1930年1月23日~2017年3月17日),圣卢西亚诗人、剧作家及画家,主要作品有《在绿夜里》《西印度群岛》《白鹭》等。1930年1月23日,德里克·沃尔科特出生于圣卢西亚的卡斯特里。1953年,毕业于西印度大学获得文学学士学位。1962年出版诗集《在绿夜里》。曾获得1992年诺贝尔文学奖和2011年艾略特奖。2017年3月17日,德里克·沃尔科特在... [阅读全文]
摘要:托妮·莫里森(1931年2月18日-2019年8月5日),美国黑人女作家,生于俄亥俄州洛雷恩。霍华德大学毕业。20世纪60年代末登上文坛,其作品情感炽热,简短而富有诗意,并以对美国黑人生活的敏锐观察闻名。主要作品有《最蓝的眼睛》(1970)《苏拉》(1974)《所罗门之歌》(1977)和《柏油娃》(1981)等。1989年起出任普林斯顿大学教授,1993年获诺贝尔文学奖。2019年8月5日夜里,美... [阅读全文]
摘要:大江健三郎(1935年1月31日-2023年3月3日),出生于日本南部四国岛爱媛县喜多郡大濑村,日本著名作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1941年进入当时的国民学校, 1945年,大江健三郎10岁时,日本投降,美军对日本的军事占领、新宪法的实施及民主思想教育,对他日后反对侵略战争、关注社会问题及人类命运的思想产生了极大的影响。1950年3月,大江健三郎15岁时自大濑中学毕业,4月升入爱媛县立内...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