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沙
摘要:巴勒斯坦西南部古城,加沙地带的首府。西南距埃及边境30千米。城市名原义“强壮”“强有力者”。《圣经》中译本译为迦萨。人口约185万(2015)。世界上最古老的城市之一,初建于公元前3000年。希腊化时代是希腊文化传播中心之一。公元初的几个世纪间,出现多所讲授哲学、修辞学和讲演学的优秀学校,甚至传说希腊本土的学生也来这里留学。加沙是《圣经·旧约》提到的所谓“非利士人(即巴勒斯坦人)五大古城”之一。因... [阅读全文]
摘要:巴勒斯坦西南部古城,加沙地带的首府。西南距埃及边境30千米。城市名原义“强壮”“强有力者”。《圣经》中译本译为迦萨。人口约185万(2015)。世界上最古老的城市之一,初建于公元前3000年。希腊化时代是希腊文化传播中心之一。公元初的几个世纪间,出现多所讲授哲学、修辞学和讲演学的优秀学校,甚至传说希腊本土的学生也来这里留学。加沙是《圣经·旧约》提到的所谓“非利士人(即巴勒斯坦人)五大古城”之一。因... [阅读全文]
摘要:亚洲西部地区。公元前3000年左右迦南人在这一带活动,因而称为迦南。前13世纪,腓力斯人(《圣经》中译本译为非利士人)从海上进入且后来居上,这个地区因此更名巴勒斯坦(希腊语意为“腓力斯人之地”),并沿用下来。古希腊学者如希罗多德(前5世纪)已予以征引,罗马人正式采用,以拉丁文书写为Palaestina,后演化为Palestine。其范围随历史进程有所变化,现代一般指英国原委任统治(1922~194... [阅读全文]
摘要:土耳其的最大城市和港口,海军基地,伊斯坦布尔省首府。地处土耳其西北部,东南距首都安卡拉350千米。当亚欧两洲交通要冲,扼黑海进出咽喉。原位于博斯普鲁斯海峡(正式名称伊斯坦布尔海峡)西岸,现已兼跨海峡两岸,成为世界上唯一横跨两大洲的城市。公元前658年由希腊人兴建,依山筑城,称拜占廷。公元196年被罗马帝国攻占。324年,君士坦丁一世从罗马迁都于此,重新营建。330年,改名君士坦丁堡,别称新罗马。3... [阅读全文]
摘要:土耳其首都、第二大城市。位于安纳托利亚高原中段、萨卡里亚河支流安卡拉河东侧,海拔895米。东、南、北三面环山。历史可追溯到公元前17世纪。前13世纪为赫梯帝国首府,前25年归属罗马帝国,4世纪为拜占廷帝国城市,11世纪被突厥人占领,1360年入奥斯曼帝国版图。15世纪后数百年间为东西商路上的贸易中心,1923年成为共和国首都。面积24521平方千米。人口550.4万(2018)。气候冬湿冷、夏干热... [阅读全文]
摘要:中国长江上游右岸支流。发源于云南省威信县雨河乡,干流进入贵州省西部毕节市后成为川黔界河(见图),流经金沙县、习水县、赤水市后,在四川省合江县汇入长江。干流全长523千米。多年平均年径流量97.4亿立方米,含沙量高达0.93千克/立方米。因水赤红得名,古称赤虺河。赤水河流域地处云贵高原与四川盆地接壤地带,自乌蒙山以东至大娄山西北麓,北靠四川盆地;地势东、南、西三面高,北部低,大部分为山区,局部为丘陵... [阅读全文]
摘要:一种视觉和听觉的语音整合发生的错觉效应。言语感知包含听觉和视觉信息的整合。当看到的口型伴随着与口型不匹配的音节发音时,个体汇报听到第3种音节,这个音节与前者口型和音节均不吻合。20世纪70年代中期,英国心理学家H.麦格克和J.麦克唐纳给志愿者被试放映一个短片,其中,一个音节发音的口型为ga,但它的配音为ba,此时被试报告听到的音节是da,即产生新的音节。这个现象后来被命名为麦格克效应。当时,用于测... [阅读全文]
摘要:菲律宾最活跃的火山之一。位于吕宋岛东南部,属于比科尔大区的阿尔拜省。在首都马尼拉东南方约340千米处。海拔2421米。属于复式火山。自有记录以来,第一次喷发于1616年。在过去400余年间爆发了50余次。最具毁灭性的一次爆发于1814年,熔岩流掩埋了整整一座城镇,导致1200多人死亡。多次喷发累积的火山灰和熔岩形成了完美对称的圆锥体,号称世界上“最完美的火山锥”。马荣火山经常被人拿来和日本的富士山... [阅读全文]
摘要:海外华人对新加坡(星加坡)的习惯简称。新加坡华侨诗人邱菽园1898年首先使用,他在其创办并主编的《天南新报》中称新加坡为“星洲”,曾著有《星洲纪遇》诗24首,《星洲谣》10首等,并自称“星洲寓公”,此后“星洲”遂为华人沿用。 [阅读全文]
摘要:新加坡的旅游岛和进香圣地。音译姑苏岛。位于新加坡城市南3千米,距新加坡主岛约5.6千米。总面积约为8.5万平方米。岛上有两座小丘,远望酷似巨龟伏于海面。地处热带,年平均气温25℃,平均年降水量2579毫米。岛上建有华人大伯公庙(修建于1923年)以及马来人拿督公庙。庙内亭台曲桥,小巧别致,放生池中饲养的大小海龟被信徒们奉为神灵。每年10~11月,大伯公庙会举行“龟屿进香”,信徒们乘坐彩船来此祭神,... [阅读全文]
摘要:源自中国境内澜沧江,流入中南半岛称湄公河。经缅甸、老挝、泰国、柬埔寨和越南,注入南海,流向大致为西北—东南向。总长4880千米,居世界第6位,流域总面积81万平方千米。中国境内的澜沧江,长2198千米,流域面积16.5万平方千米。全河流总落差5060米,平均比降1.04%。入海口平均流量1.2万米3/秒,年径流量4750亿立方米,居东南亚各河首位,世界第8位。上游段,从中、缅、老边界到万象,流经掸... [阅读全文]
摘要:大洋洲最大的岛屿、世界第二大岛。又称伊里安岛。位于赤道南侧的西太平洋中,西与亚洲东南部的马来群岛毗邻,南隔阿拉弗拉海和珊瑚海与澳大利亚大陆东北部相望,东接美拉尼西亚岛群。面积约78.6万平方千米,含沿海附属岛屿在内共81.8万平方千米。包括附近较小的岛屿在内,人口约1131万(2014)。岛屿形态呈西北—东南走向。东西长约2400千米,中部最宽处640千米。地处澳大利亚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会合带,群山... [阅读全文]
摘要:世界第三大岛,亚洲第一大岛,仅次于格陵兰岛及新几内亚岛。又称婆罗洲。位于马来群岛中部。面积73.4万平方千米,东西、南北距离皆1100千米左右。人口约2125.8万(2014)。现全境由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及文莱三国管辖,北部为马来西亚的沙捞越和沙巴两州,两州之间为文莱,南部为印度尼西亚的东、南、中、西加里曼丹4省。历史悠久,中国史籍称“婆利”“勃泥”“浡泥”“婆罗”等。山脉从内地向四处伸展,东北... [阅读全文]
摘要:亚洲南部三大半岛之一。又称中印半岛或印度支那半岛。位于中国和南亚次大陆之间。东邻南海与泰国湾,西滨孟加拉湾、安达曼海与马六甲海峡。海岸线总长11700千米,多重要港湾。包括缅甸、泰国、老挝、越南、柬埔寨、马来西亚的西部地区和新加坡。面积206.9万平方千米,占东南亚面积的46%。人口约24127.3万(2018),占东南亚人口的37.4%。半岛各国皆与中国和印度具有密切的历史与文化的联系。地势北高... [阅读全文]
摘要:位于中南半岛的偏北处。位于泰国、缅甸和老挝边境的交界地带,范围大致包括缅甸北部的掸邦、克钦邦,泰国的清莱府、清迈府北部,老挝的琅南塔省、丰沙里省、乌多姆塞省,以及琅勃拉邦省西部,共有大小村镇3000多个。金三角地区地形复杂,交通极为不便,与外界联系较少,导致区域经济文化发展整体落后。地处热带季风气候,海拔较高,气候温和,雨量丰富,土壤肥沃,具备良好的农作物生产气候条件,特别适宜罂粟的生长。因此,金... [阅读全文]
摘要:亚洲地中海东岸山脉。山名始于古腓尼基语的libau一词,原义“白色”,因山顶冬季覆雪,故名;一说“白”原指山体裸露的乳白色石灰岩而言;或指山上分布最广的雪松树。山脉纵贯黎巴嫩全境,北端入叙利亚,南端止于利塔尼河谷。与地中海海岸平行延伸约160千米。属于古老结晶岩构成的褶皱-断块山,平均海拔900~3000米。北段最宽、最高,海拔2000米上下,有几座终年覆雪的山峰,其中位于的黎波里东南30千米的索...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