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创建
21.9K
5497

米哈伊尔·谢尔盖耶维奇·戈尔巴乔夫

米哈伊尔·谢尔盖耶维奇·戈尔巴乔夫(俄罗斯语:Михаил Сергеевич Горбачёв,英语:Mikhail Sergeyevich Gorbachev,1931年3月2日—2022年8月30日),俄罗斯人,苏联政治家 ,苏联末任领导人,曾任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苏联唯一一任总统(1990年3月—1991年12月25日)。

戈尔巴乔夫生于苏联南部斯塔夫罗波尔边疆区普利里沃利诺耶村。1952年,加入苏联共产党。1955年,毕业于莫斯科罗蒙诺索夫国立大学法律系。1980年10月,升为苏共中央政治局委员。1985年至1991年间,担任苏联总书记、总统,推动苏联的经济、政治和军事等多项领域体制改革。1991年12月25日,宣布辞去苏联总统一职。1993年5月24日,在国际绿十字会成立大会上当选为该组织第一任主席。

1990年10月15日,获得诺贝尔和平奖。 2000年3月11日,当选为俄罗斯统一社会民主党领袖。2005年6月,德国统一委员会给他颁发“阿尔法检查站”德国统一奖。 2008年9月18日,在美国受颁自由勋章。 2012年5月3日,被俄罗斯时任总统德米特里·阿纳托利耶维奇·梅德韦杰夫授予俄罗斯最高荣誉圣安德烈勋章。

当地时间2022年8月30日,戈尔巴乔夫因长期重病医治无效去世,终年91岁。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1931年3月2日生于苏联南部斯塔夫罗波尔边疆区红军区(赤卫军区)普里沃尔内村的一个农民家庭,其父是村集体农庄的机修工。在上学前,他大部分时间都跟外公外婆住在一起。

1937年的一天夜晚,“苏联肃反运动”波及到戈尔巴乔夫一家,外公被逮捕,罪名是和托派勾结,破坏集体农庄经济实力。而戈尔巴乔夫的爷爷也因为没有种子,未完成播种计划而遭逮捕,在劳改营砍了两年木头才被释放。

1941年,德国法西斯发动侵苏战争时,戈尔巴乔夫年仅10岁。在战争期间,他家没有撤退到大后方,而是在离前线不远的地方从事农业劳动,此时戈尔巴乔夫失去了正常的学习机会,只能边劳动,边读书。

1944年,开始定期在农庄里劳动,后当上了康拜因操作员助手。

1945年以后,戈尔巴乔夫每年都到当地的农机站当临时工或在联合收割机上当助手,由于工作勤恳,他于1949年被授予劳动红旗勋章。

1946年,开始参加工作,任农庄的拖拉机机械站机械师。

1950年,进入莫斯科罗蒙诺索夫国立大学法律系学习。

1952年,加入苏联共产党。

家乡任职

1955年以优异成绩从莫斯科大学毕业后,回到家乡工作,先后任斯塔夫罗波尔市团委第一书记、苏联共产主义青年团边疆区委宣传部副部长、边疆区团委第二、第一书记。

1962年3月任苏共斯塔夫罗波尔区域农庄一农场生产管理局边疆区党的组织员(负责人),同年12月任苏共斯塔夫罗波尔农业边疆区党机关局局长。

1962年9月至1967年完成斯塔夫罗波尔农业学院的函授学习。

1966年9月任苏共斯塔夫罗波尔市委第一书记,同年获得了农业经济学家的学位。

1968年8月任苏共斯塔夫罗波尔边疆区委第二书记,1970年4月任第一书记。

进入中央

1971年,当选为苏共中央委员。

1972年,他带领了一个代表团访问比利时。

1974年,当选为苏联最高苏维埃代表以及青少年事务执行委员会主席。

1978年,库拉科夫去世后,戈尔巴乔夫被直接调到莫斯科,任党中央书记,进入中央书记处工作。并接替库拉科夫主管农业部。

1979年11月,当选为苏共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

1980年10月,成为最年轻的苏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并成为主管苏联农业部的书记。

1984年2月,戈尔巴乔夫被宣布为苏联第二号人物,成为政治局的核心成员,此时戈尔巴乔夫主管农业、经济、教育、意识形态和外交事务。

国家改革

1985年3月10日,康斯坦丁·乌斯季诺维奇·契尔年科病逝。3月11日,在葛罗米柯等人的支持下,戈尔巴乔夫于苏共中央非常全会上当选为苏共中央总书记、苏联国防会议主席。

1985年4月的苏共中央全会和1986年初的苏共二十七大确立了戈尔巴乔夫作为总书记的最高领导地位,并确立了戈尔巴乔夫改革的路线。

1986年,戈尔巴乔夫在苏共二十七大上的报告中用“进入发达社会主义”代替“建成发达社会主义”的提法,提出“加速战略”和实行“彻底改革”的方针。

1987年12月,戈尔巴乔夫访问华盛顿,与美国总统里根签署了历史上第一个《核裁军条约》。

1988年6月,在苏共第十九次全国代表会议上提出政治体制改革方案。10月1日,当选为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

1989年5月25日,在首届苏联人民代表大会上当选为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

1990年3月14日,在苏联第三次(非常)人民代表大会上当选为苏联首任总统,成为历史上唯一一位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宣布的“公开性”方针促使1990年通过了废除书刊检查制度的法律,并开展了为政治迫害受害者大规模平反的运动。

被迫辞职

1991年8月19日,正在乌克兰南部海滨小城福罗斯度假的戈尔巴乔夫遭到软禁。同一天,苏联副总统亚纳耶夫发布命令,宣布戈尔巴乔夫因健康状况已不能履行总统职务。8月21日,戈尔巴乔夫发表声明,强调他已完全控制了局势,并恢复了曾一度中断的与全国的联系,继续履行总统职务。8月24日,戈尔巴乔夫辞去了苏共中央总书记的职务,并建议苏共中央“自行解散”。八一九事件后,戈尔巴乔夫继续致力于缔结联盟条约的工作,但12月8日,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代表签署了关于建立独立国家联合体的声明《独联体条约》,并宣布了苏联的解体。12月25日,戈尔巴乔夫宣布辞去总统和苏联武装力量统帅职务,并把使用核武器的权力转交给俄罗斯联邦总统叶利钦。

晚年生活

1992年1月,戈尔巴乔夫离开克里姆林宫之后,立即着手筹建“戈尔巴乔夫国际社会经济政治理论研究基金会”,驻地为原莫斯科财政学院的一幢楼房。

1993年5月24日,在国际绿十字会成立大会上当选为该组织第一任主席。

1997年,他带着外孙女一起上镜,为必胜客商业代言。

1999年9月开始筹建俄罗斯统一社会民主党,2000年3月11日当选为该党领袖。

2001年,获得一份当电视台节目主持人的新工作。作为合作伙伴,戈尔巴乔夫出任《权力秘密》节目的主持人及首席编辑。

2004年5月,俄社民党主席坚持要同亲政府的统一俄罗斯党达成政治协议,但戈尔巴乔夫则反对这一举措。5月22日,在举行的一次党内会议上,戈尔巴乔夫因与党内人士在党派发展方向上有争议而辞去了该党领导人职务。

2007年8月,戈尔巴乔夫为奢侈品牌路易威登皮包的广告代言。

2007年10月20日,戈尔巴乔夫成立俄罗斯政党社会民主联盟,是一个全俄罗斯性质的社会民主主义政党,戈尔巴乔夫担任党魁(其后辞职)

2012年5月3日,被时任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授予圣徒安德烈·佩尔沃兹万内勋章,这枚勋章是俄罗斯最高荣誉的象征。

2014年4月,俄罗斯总检察院收到国家杜马议员有关对苏联解体原因及苏联前总统戈尔巴乔夫所起作用进行调查的申请,戈尔巴乔夫称愿意配合总检察院调查。 11月,参加柏林墙倒塌25周年庆祝活动。

2016年3月15日,俄罗斯自由民主党向俄罗斯国家杜马提交议案,要求在国家层面认定苏联最后一位领导人戈尔巴乔夫和俄罗斯首位总统叶利钦在位期间的政策是犯罪。戈尔巴乔夫当天回应说,自由民主党的目的是制造社会紧张气氛,并要求解散自由民主党。 4月25日,参加莫斯科国立大学举行的《生活中的戈尔巴乔夫》新书介绍会,戈尔巴乔夫承认自己无法推卸自己对导致苏联解体的责任,当年他曾努力想拯救和保留苏联,但未能实现目标,没有成功控制局面。

人物逝世

当地时间2022年8月30日,俄罗斯总统事务局中央临床医院夜间发布消息称,苏联最后一任领导人戈尔巴乔夫当天晚上因长期重病医治无效去世,终年91岁。俄罗斯总统普京对戈尔巴乔夫的去世深感哀痛,并将在8月31日早上给他的亲友发去唁电。 

戈尔巴乔夫将被安葬在莫斯科新圣女公墓,紧邻其夫人赖莎的墓地。

2022年9月3日,米哈伊尔·戈尔巴乔夫的告别仪式在莫斯科工会大厦圆柱大厅内举行。

为政举措

经济

戈尔巴乔夫时期的经济政策主要围绕计划与市场孰轻孰重的博弈,前期,戈尔巴乔夫仍然延续着斯大林体制的路线,采取以计划为主的经济模式,而在后期矛盾突出的情况下,不得不采取措施放开市场,实行经济体制改革。

1985年4月23日召开的苏共中央全会上,戈尔巴乔夫谈到“加速战略”时指出决定国民经济发展主要方向的,首先应当是计划。同时,应当对计划工作采取新的态度,积极采用经济杠杆,为发挥劳动集体的主动性提供广阔天地。苏共二十七大制定的1986~1990年第十二个五年计划与以往的计划相似,核心仍是重工业,特别是机器制造业。

1987年6月25-26日,苏共中央召开六月全会的核心是经济体制改革。经济学家与政府成员一起制订了经济改革构想,总思路是:扩大企业自主权,加强对劳动的刺激,提高利润的作用。获得自主权的企业迅速提高了职工的工资,1988年工资增长8%,1989年增长达13%。1988年年中,通过了允许开办私人企业的法令。

1990年,在经济发生严重危机的情况下,戈尔巴乔夫不得不考虑向市场经济过渡。3月6日,通过了《苏联所有制法》,承认了各种所有制形式平等。7月27日,以叶利钦和西拉耶夫为一方,以戈尔巴乔夫和雷日科夫为另一方签署合作协议,共同拟定向市场经济过渡的计划。但最终却形成了两个向市场经济过渡的计划,双方都不妥协,戈尔巴乔夫进行了调和。10月中旬,戈尔巴乔夫向总统委员会和联邦委员会递交了“统一方案”,叶利钦等人从中看到的是对己方计划的否定,是戈尔巴乔夫拒绝与俄罗斯领导人一道向市场经济过渡。俄罗斯决定独立行事,实施自己的500天计划。戈尔巴乔夫与叶利钦再次走上了对抗,苏联经济只能靠惯性运行——到苏联解体前夕,苏联经济实际上已经崩溃,难以为继。

政治

戈尔巴乔夫的政治改革是以“公开性”拉开帷幕的。1986年2月,在戈尔巴乔夫、雅科夫列夫积极谋划下,苏共二十七大正式提出“公开性”的问题。 在这次大会上,戈尔巴乔夫提出了改革司法制度和建立法制国家的任务,指出公正审判和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民主原则,保护国家与每个公民利益的其它保障等,应当得到最严格的遵循。

1988年2月,苏共中央二月全会召开,戈尔巴乔夫提出必须对政治体制进行改革,中心是解决党政职能分开问题,使苏维埃成为“国家权力和管理的中心”,提出应重新划分联盟与加盟共和国的权限。

1988年6月,苏共第十九次全国代表会议的召开,标志着戈尔巴乔夫正式把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发展弃之一边,专事政治体制改革和政治发展。在这次大会上,戈尔巴乔夫首次提出了“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概念。

1989年5~6月,苏联第一次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标志着苏联改变了国家权力结构,正式设立人民代表大会制。人民代表大会成为最高国家代表权力机关,最高苏维埃成为常设机关——议会。

1990年,戈尔巴乔夫促使通过了废除书刊检查制度的法律,并开展了为政治迫害受害者大规模平反的运动。

1990年3月,苏联人民代表大会通过决议,规定苏共不再有法定的领导地位。大会还通过了《关于设立苏联总统职位和苏联宪法(根本法)修改补充法》,决定设立苏联总统,从而改变了由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集体行使苏联国家元首职权的制度,戈尔巴乔夫被选为第一任苏联总统。

1990年7月苏共28大以后,苏联正式宣布实行多党制。原因是戈尔巴乔夫大力提倡意见多元化、政治多元化,逐渐放松了苏共对社会团体的领导,到后来基本上对各种群众性团体和组织采取放任自流的政策,为多党制局面的形成创造了条件。

社会

在苏联酗酒的人很多,戈尔巴乔夫发动了反酗酒运动,以“整顿国民精神秩序”。他决定逐年减少烈性酒生产,至1988年完全停止生产以水果为原料的酒类,商店限量供应酒类。

民族

1985年,戈尔巴乔夫刚上任,就果敢地撤换众多加盟共和国领导干部,其意图是为了把那些“阻挠执行新任务的人调开”,以推动改革,但他对民族因素考虑不周,实际上为引发民族矛盾埋下火种。

1986年2月25日,苏共召开第二十七次代表大会,戈尔巴乔夫代表中央委员会作了总结报告,肯定了苏联已经形成了各民族的新的历史共同体——苏联人民的理论,苏联民族关系问题已得到比较圆满的解决。这样一来,戈尔巴乔夫一心锐意改革,却忽视了敏感和复杂的民族关系问题,结果在他推行的错误改革方针政策的诱发下,长期潜伏的民族矛盾和问题迅速爆发出来,使苏联陷入空前未有的民族关系危机之中。

1988年2月,最突出的民族冲突——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的民族仇杀在纳戈尔诺-卡拉巴赫自治州发生。戈尔巴乔夫同意国防部长亚佐夫下达命令,迅速把军校学员和其他部队派进苏姆盖特,同时还空运来了3000多名警察,在苏姆盖特实行了宵禁。苏军的出动暂时制止了事态的扩大。为了避免冲突演变成武装对抗,苏共中央和最高苏维埃决定自1988年7月26日起,在纳-卡自治州实行中央直接治理,并任命阿尔卡季·沃尔斯基为派驻斯捷潘纳科特的“全权代表”。9月18日~21日,纳-卡地区发生阿塞拜疆人和亚美尼亚人之间的武装冲突,苏联政府不得不在一些地区实行紧急状态。

军事

军队改革

20世纪80年代,戈尔巴乔夫从削减军费开始经济体制改革,进而对军队使命任务和体制编制进行调整,主动放弃了对军队的领导。在组织上,苏共在军队削减了各级政治机关和约8万名政治军官,撤销总政治部,并规定苏共组织及其机构不得干预军事指挥机关的工作。特别是《关于设立苏联总统和苏联宪法修改补充法》,从法律上剥夺了苏共领导和指挥军队的最高权力。

核裁军

二战后,美苏展开了四十多年的军备竞赛,到80年代中期双方已分别拥有25000枚左右的核弹头。

1985年3月11日,戈尔巴乔夫在当选苏共中央总书记后即发表讲话,表示希望同美国停止军备竞赛,冻结核武库和停止部署导弹。3月12日,双方开始在日内瓦举行新的军控谈判。在谈判之初,苏联坚持要求把消除中程导弹、削减战略核武器和禁止太空武器试验挂钩,力图打掉美国的“星球大战”计划,但美国拒不放弃该计划。在这种情况下戈尔巴乔夫作出重大让步,不再坚持要美国放弃“星球大战”计划,同时在欧洲中导问题上接受了美国的在全球范围内消除陆基中程导弹的建议。这样,双方在1987年达成并签署了全部销毁陆基中程导弹的条约,在1990年6月达成了削减战略核武器的框架协议。戈尔巴乔夫在限制军备谈判中作出重大让步,于1991年和美国总统里根签署《全面消除中导条约》和《削减战略核武器条约》。这两项条约的达成与签订大大降低了美苏核对抗的水平,是两国在核裁军问题上的一个重大突破。

阿富汗撤军

1979年12月,苏联入侵阿富汗不仅是对国际法的公然践踏,而且严重威胁亚洲和世界的和平与安全,因此遭到国际社会的强烈反对。

1985年4月,戈尔巴乔夫上台仅一个月,即下令对阿富汗的形势进行“扎实的和不带偏见的分析”。

1986年2月,戈尔巴乔夫在苏共二十七大上表示指出,一旦达成政治解决办法,能够保证实际停止和保证不恢复对阿富汗内政的外来武装干涉,就将同阿方商定分阶段撤出苏军的期限。7月,戈尔巴乔夫在海参崴发表的讲话中提出苏将分阶段从阿撤军的打算,表示年底之前先撤回6个团。

之后经过多次谈判,1988年4月14日在联合国秘书长德奎利亚尔主持下,苏联、美国、巴基斯坦、阿富汗四国代表在日内瓦签署了政治解决阿富汗的协议。5月15日,苏联宣布开始从阿撤军,9个月后苏在阿的12万军队全部撤出。

外交

与西方关系

戈尔巴乔夫继任苏共最高领导以后,在外交政策上,常以和平和裁减军备的倡导者的面目出现在世界政治舞台之上,并以积极的姿态与美国对话,不时地提出一些新的建议,但美苏关系上没有取得实质性的进展。他极力反对美国总统里根的星球大战计划。

1984年12月,戈尔巴乔夫访英,正是在这次访问中,他第一次阐述了他的“新思维”。“新思维”最初只是一种缓和与西方矛盾的外交思维,后来才扩充到其他领域。在英国议员们面前演讲以及与时任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会谈时,戈尔巴乔夫都充分表达了裁军的意愿。

1988年戈尔巴乔夫担任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并宣布苏联将放弃列昂尼德·伊里奇·勃列日涅夫教条,放弃干涉东欧国家内政,允许东欧国家民主化。他将这个政策戏称为“辛那屈教条”。这个政策在东欧于1989年内导致了一系列大多是和平的革命。只有在罗马尼亚发生了暴力事件。这实际上结束了冷战,为此戈尔巴乔夫于1990年10月15日获诺贝尔和平奖。

与德国关系

1989—1990年,柏林墙倒塌之后,东德社会政治形势顿时危机四伏,德国问题成为苏联外交的中心内容。当这个问题已经不得不提上议事日程时,无论戈尔巴乔夫及操纵政治的领袖们,还是苏联全体公民,对此都没有任何心理准备。

直到1990年1月26日,戈尔巴乔夫才召集会议商议德国问题,推出了“六驾马车”的方案,即由四个战胜国(苏美英法)加两德组成专门的谈判机构,就德国统一问题进行谈判,基本上得到了科尔的赞同。苏联的立场是:第一,不动用军事力量阻挠德国统一。第二,不同意统一后的德国加入北约。第三,苏联努力避免同东德关系恶化,并继续同西德接近以确定伙伴关系。而美国为首的西方明确不赞同德国中立,德国应该成为北约的成员国。

随着形势的发展,苏联的态度发生了转变。第一,东德的社会政治危机迅速加深。第二,西德政府积极推进统一步伐,使统一形势越发不可逆转。第三,美国对德国迅速统一给予了充分的支持。第四,1989~1990年不顾社会基础开始的政治改革,使苏联政治经济形势日益恶化,极大地限制了对外政策策略的多种可能性,戈尔巴乔夫处理国际事务越来越感到力不从心。1990年2月21日,戈尔巴乔夫阐述了苏联关于德国问题的立场,标志着戈尔巴乔夫已转向了西方的“2+4”方案。

经过多次“六驾马车”谈判(“2+4”会议),苏联同意德国全面加入北约,统一后的德国拥有完全主权。西德保证,在东德领土上不容纳北约的外国军队和核武器、不允许运载装置。统一后的德国军队数量限制在37万左右。同时西德答应,苏军从东德撤出后给予财政援助。苏联在德国统一问题上的许多让步,使科尔同苏联签署了睦邻友好、伙伴和合作关系的条约,轻而易举地获得了多年梦想的结果。关于德国统一问题的最后文本条约(“2+4”条约)于1990年9月12日在莫斯科签署,由此而诞生了统一的德国,德国问题划上句号。

与波兰关系

1987年4月,波兰统一工人党第一书记、国务委员主席雅鲁泽尔斯基出访苏联,和戈尔巴乔夫会谈,双方签署了《波苏意识形态、科学和文化领域合作宣言》,决定解决两国关系史上的“空白点”和“悬而未决的问题”。按照这个宣言精神而成立的两国历史学家联合委员会决定对卡廷事件等进行全面的调查。7月11-14日,戈尔巴乔夫访问波兰,两国发表联合声明中对查清波苏历史遗留下来的“空白点”问题时强调指出“应该加快调查速度,更深入地引用可靠来源的材料,调查两国关系史的各个方面”。

1990年4月,波兰总统雅鲁泽尔斯基访问苏联,在澄清卡廷事件真相问题上,戈尔巴乔夫向前迈了一步。他承认卡廷惨案是“斯大林主义的罪行”,并向雅鲁泽尔斯基转交了一部分有关卡廷事件的档案材料。

与中国关系

1988年,中苏关系正常化步伐加快。12月1日至3日,应时任原苏联外长的谢瓦尔德纳泽邀请,时任中国外长钱其琛对苏联进行正式访问,并与戈尔巴乔夫会见。中苏两国外长着重就早日彻底解决柬埔寨问题交换意见,并达成了一些共识。这是中国外长31年来首次访问苏联,可谓破冰之旅。 仅仅两个月后,1989年2月2日至4日,苏联外长谢瓦尔德纳泽回访北京,中苏两国外长就早日彻底解决柬埔寨问题继续交换意见,2月6日,双方发表了关于柬埔寨问题的声明,同时确定了戈尔巴乔夫访华的具体日期,即1989年5月15日至18日。 

1989年,应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主席杨尚昆的邀请,戈尔巴乔夫对中国进行正式访问。这次访问是自1959年以来苏联最高领导人对中国的第一次访问。中央军委主席邓小平、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赵紫阳、国务院总理李鹏等与他进行了会谈。5月16日,邓小平与戈尔巴乔夫宣布中苏两国关系实现正常化。两位领导人就中苏两国关系和共同关心的国际问题交换了意见。18日,中国和苏联发表了一项联合公报,共18条。

个人生活

婚姻家庭

戈尔巴乔夫年轻时,在莫斯科大学学习法学并在那里认识了他后来的妻子赖莎·戈尔巴乔娃(因患白血病于1999年9月去世),赖莎是哲学博士,莫斯科大学的教授。1953年9月他们结婚,1955年戈尔巴乔夫毕业,两人一同回到戈尔巴乔夫的故乡。 唯一的女儿伊琳娜和女婿都是医生。

赖莎去世后,伊琳娜卖掉了位于莫斯科闹市区的房子,在郊外买了一座离父亲近一些的房子。但是伊琳娜经常发现,父亲只要一回到母亲生前住的那个房间,就会情不自禁地陷入沉思与哀伤。

戈尔巴乔夫有两个外孙女克谢尼娅和阿纳斯塔西娅,二人分别于2003年4月30日和2010年3月结婚。两人从小就是由外公戈尔巴乔夫和外婆赖莎一手带大的。

身体健康

戈尔巴乔夫患有严重的糖尿病。因健康原因,他2013年未能参加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的葬礼,2013年曾两次住进医院。

2014年夏天,他住院两周,未能出席格鲁吉亚前总统谢瓦尔德纳泽的遗体告别仪式。 10月9日,戈尔巴乔夫因病住院。 10月10日,83岁的戈尔巴乔夫出院。

2020年新冠病毒大流行初期,为保障戈尔巴乔夫的健康状况,他住进医院,处于中央临床医院医生的监控下,并受到保护。

主要贡献

获得荣誉

曾获三枚列宁勋章,及十月革命勋章和劳动红旗勋章。

1990年10月15日,在挪威获得诺贝尔和平奖。

1992年5月4日,被美国前总统里根授予首枚里根自由勋章。

2005年6月,因为在德国统一中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接受德国统一委员会颁发的“阿尔法检查站”德国统一奖。

2008年9月18日,在美国接受由宪法中心主席、美国前总统老布什颁发的自由勋章。

2012年5月3日,被俄罗斯时任总统梅德韦杰夫授予圣徒安德烈·佩尔沃兹万内勋章。

人物作品

书目

书名

日期

封面

《改革与新思维:戈尔巴乔夫著作集》

1987年

《戈尔巴乔夫回忆录》

2003年

《对过去和未来的思考》

1998年

《八月政变》

1992年

《未来的社会主义》

1994年

《我与东西德统一》

2006年

《20世纪的精神教训》

2005年

《尚未结束的历史:戈尔巴乔夫访谈录》

2003年

《我们满怀信心地展望未来》

1986年

《孤独相伴》

2012年11月

《离开克里姆林》

2014年11月

(以上参考资料来源:

广告

1997年,他带着外孙女一起上镜为必胜客拍广告,这是他第一次参与商业代言活动。

2007年,为奢侈品牌路易威登拍摄全球广告。

节目

2001年,戈尔巴乔夫获得一份当电视台节目主持人的新工作。作为合作伙伴,戈尔巴乔夫出任《权力秘密》节目的主持人及首席编辑。戈尔巴乔夫访谈了多位世界各国的领导人,如美国前总统老布什、巴勒斯坦领导人阿拉法特、南非前总统曼德拉及柏林墙倒塌时的德国外长根舍等。

人物评价

综合评价

世人对于戈尔巴乔夫的评价呈两极分化的趋势。有人对其敬仰赞美,有人则对其口诛笔伐。实际上在历史的迷雾尚未散尽之时,试图“盖棺定论”为时过早。对于戈尔巴乔夫和苏联解体,或许至少还要再过很多年才可能有个比较客观或比较一致的看法。(中国日报评)

自我评价

2015年12月15日,华东师范大学冷战国际史研究中心主任沈志华教授等人赴莫斯科,拜会了前苏共中央总书记、前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戈尔巴乔夫回顾了自己的思想历程和政治生涯,对于改革的缘起和失败谈了自己的看法。

他承认自己对苏联模式的改革失败了,但不承认自己是社会主义理想的背叛者,因为他至今仍然坚持民主社会主义的理念。至于改革失败的原因,戈尔巴乔夫归结为两点:一是起步太晚,等到他上台启动实质性改革,对积重难返的苏联模式来说为时已晚;二是急于求成,他推动的改革开始后,一系列措施的出台引起了社会矛盾的激化,当时苏联社会并没有做好相应的准备。

正面评价

戈尔巴乔夫是影响当代世界历史进程的国务活动家之一,国际关系领域开始向开放政策过渡是与他的名字联系在一起的。他使俄罗斯在民主改革方面迈出了决定性的步伐。多年间戈尔巴乔夫一直从事具有重要意义的社会研究活动,参与关于世界发展和加强国际合作等问题的专家讨论。在这项严肃的工作中戈尔巴乔夫表现出了其渊博的学识、专业性和丰富的生活经验。普京评) 

戈尔巴乔夫在特别复杂、特别艰难的时刻领导了俄罗斯,授予他圣安德烈勋章也是对他领导的那个国家,我们大家的共同祖国——苏维埃联盟表示尊重的标志。梅德韦杰夫评)

戈尔巴乔夫作为一个伟大的领导人,为使世界不再分裂,并走到一起,提供了一种可能。当东欧的人们生活在黑暗之中的时候,他像一座灯塔一样,引导了寻求自由的人们。在柏林墙倒塌近20年后,我们仍然可以感受到,他当初的努力以及这种努力为世界带来的积极影响。老布什评)

戈尔巴乔夫对自由的忠诚以及他数十年来做出艰难但必要决定的勇气,世界已经变得更安全,这至今仍然是灵感的源泉。(拜登

戈尔巴乔夫主要的历史作用在于,他给了人民自由。他不怕承担责任,在这方面他不同于当代许多要求现代化者。(谢尔盖·米特罗欣评)

戈尔巴乔夫尽一切可能使20世纪的极权主义帝国实际上是在没有牺牲的情况下崩溃的,他已经确保自己在俄罗斯和全世界历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米哈伊尔·米哈伊洛维奇·卡西亚诺夫评)

戈尔巴乔夫将作为20世纪最伟大的世界政治家载入史册,他主要的功绩就是结束了“冷战”,让俄罗斯获得了成为现代化的、开放的和自由国家的历史性机会。(弗拉基米尔·雷日科夫评)

”戈尔巴乔夫改变了历史进程,他是一位“独一无二的政治家”。世界失去了一位杰出的全球领导人、坚定的多边主义者和不懈的和平倡导者。”古特雷斯评)

西方一般对戈尔巴乔夫有很高的评价,戈氏在1990年获得诺贝尔和平奖,这一极具政治意义的奖项。2006年7月,在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西班牙五国的的民意调查表明,欧洲大部分居民认为戈尔巴乔夫是比普京优秀的国家领导人,其中支持前者的有59%,支持后者的只有12%。(新浪网评)

负面评价

包括绝大多数的俄罗斯人及原加盟共和国人民,特别左派和俄罗斯民族主义者以及现代俄罗斯一些高层领导甚至一些前苏联异议人士认为:戈尔巴乔夫是俄罗斯民族罪人和共产主义的叛徒。他们认为戈尔巴乔夫的过于草率、脱离实际的对内对外改革政策,以及他对西方特别是美国的近乎幼稚的过分信赖,戈尔巴乔夫虚荣心强,为了博取西方国家的赞美,而依照西方希望的去做,常常沉醉在西方的赞美中不能自拔,导致了苏共亡党,苏联亡国的严重后果,违背了他建设“民主的社会主义苏联”的初衷,也背叛了共产主义事业。使得俄罗斯沦为了原料附庸,并导致了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经济大滑坡,通货膨胀等问题。

戈尔巴乔夫是苏联文明的主要摧毁者。戈尔巴乔夫使世界第二强国被消灭了。而且是在没有发生任何军事行动的情况下发生的,内部有第五纵队和特洛伊木马。(弗拉基米尔·日里诺夫斯基评)

苏联解体这一重大的历史事件发生在戈尔巴乔夫执政后期,是戈尔巴乔夫错误的改革路线的直接结果。以戈尔巴乔夫为首的苏共和苏联领导集团对此负有直接的责任,而这一时期苏联政治领域改革方面的错误又是其中最直接、最重要的原因。1985年戈尔巴乔夫上台后迅即提出了改革的任务。此前苏联已进行几次“改革”,均属改良性质,丧失了改革的时机,进入80年代苏联的确面临进行深刻改革的迫切需要。此次苏共如能认真总结过去的历史经验、教训,采取正确的改革战略和策略,经过努力,不是没有可能逐步解决历史遗留的问题,克服体制上的种种弊端,缓解各种矛盾,使形势好转起来。然而,以戈尔巴乔夫为首的苏共领导集团却一而再、再而三地犯了一系列重大错误,在国内外反共、反社会主义势力的压力下,不断退却,最终背离了社会主义道路,激化了苏联社会的各种矛盾,触发了全面的混乱和危机,导致共产党丧失对国家的领导权,造成社会主义联盟国家的解体。(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

戈尔巴乔夫当选为苏共总书记后,在安德罗波夫的基础上,提出著名的“新思维”,以“加速”战略开始了他近七年的“改革时代”。但他的经济“加速”战略无异于赫鲁晓夫的“赶、超”美国战略,必然受阻和失败。之后进行的政治体制改革,不仅使改革脱离了社会主义轨道,也在瓦解苏联执政党方面迈出了关键的一步。在冷战尚未结束,国内外情况无比复杂的情况下,任何改革都需格外谨慎、如履薄冰。而戈尔巴乔夫未能准确预料到改革所遭遇的困难和阻力。在僵化模式下存在太久,苏联这架庞大而复杂的机器已经很难驾驭。(中国网评)

俄罗斯自由民主党在2016年3月向国家杜马递交的议案中提出,基于历史公正性原则,俄罗斯须在国家层面上对戈尔巴乔夫和叶利钦的政治活动后果给予评价。议案说,戈尔巴乔夫和叶利钦作为国家领导人期间作出的决定、采取的行动让苏联解体,导致民族冲突,令民众疾病发生率和死亡率升高,并让国家经历历史上最严重的危机:工业生产总值下降一半,农业生产总值减少1/3,几乎半数居民生活在贫困线以下,此外,民众科学、文化、教育水平下降,国防体系被摧毁,大量国家财产通过私有化转到寡头手中,大笔资金外逃。议案还呼吁俄罗斯应牢记历史教训,须实施深思熟虑的政策,以避免再犯过去的错误。(俄罗斯自由民主党)

人物轶事

戈叶关系

戈尔巴乔夫在1985年出任苏共中央总书记以后,为了推行改革的政策,在全国范围物色人才。于是时任苏联共产党斯维尔德洛夫斯克第一书记的叶利钦被选中并调往莫斯科,担任苏共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莫斯科市委第一书记。然而,戈尔巴乔夫和叶利钦在苏联改革速度和方式等方面产生了很深的矛盾。当叶利钦在1987年的苏共中央全会上公开抨击戈尔巴乔夫及其滞后的改革之后,戈尔巴乔夫接受了叶利钦的辞呈,但没有把他送回原籍。在过去的政治环境中,这几乎就意味着叶利钦政治生命的结束。

可是,叶利钦在戈尔巴乔夫用来对付党内保守派而重提“一切权力归苏维埃”的口号声中卷土重来,1989年,他在苏联人民代表大会和最高苏维埃获得了席位。因为与戈尔巴乔夫所谓的中派立场有重大分歧,1990年他退出了苏联共产党,并凭借当时民众对他的支持,于1991年6月赢得了俄罗斯第一次直接、普遍的总统选举。

苏联领导层中的强硬派曾试图阻止去苏联化趋势的进一步强化,于8月份发动了一次失败的政变。叶利钦借机把戈尔巴乔夫及莫斯科的局势和资源完全控制在了自己手中。

戈普恩怨

戈尔巴乔夫与普京之间不乏相互赞美。2014年11月6日,戈尔巴乔夫说,在捍卫俄罗斯国家利益上,普京“比其他任何人做得都好”。 同月发行的书中赞扬了普京这位前克格勃特工,认为他在稳定俄罗斯局势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而且维护了“大多数人的利益”。2015年3月2日是戈尔巴乔夫的83岁生日,普京向他表示生日祝贺,将他称为知名国家和社会活动家,高度赞扬他积极的生活态度以及仍旧高效的工作。 2016年12月,戈尔巴乔夫表示,普京是称职的总统,并且称普京是位“强力人物”。2017年3月2日,戈尔巴乔夫86岁生日当天,普京赞扬戈尔巴乔夫学识渊博、专业能力强以及生活经验丰富。

虽然两人经常互夸,但互批的情况也不少见。普京就曾批评戈尔巴乔夫是俄罗斯史上最大的罪犯,指责他是把权力扔在地上,让一些歇斯底里的疯子捡起来的懦怯者。 而戈尔巴乔夫也经常在公开场合批评普京个人及某些政策。2004年9月,戈尔巴乔夫和俄罗斯第一位总统叶利钦都出面对俄罗斯总统普京提出的选举制度改革方案表示批评,指责其意味着民主的倒退,希望阻止它成为法律生效,保护好来之不易的民主自由。 2009年3月5日,戈尔巴乔夫强烈批评了普京领导的统一俄罗斯党是苏联共产党最糟糕的版本,并称俄罗斯已经成为一个立法和司法不自由的国家。 2011年2月16日,戈尔巴乔夫批评梅德韦杰夫和普京,认为只由他们两人决定俄罗斯的一切,他以这两人为耻,两人和所谓“俄罗斯的拯救者”差得很远。 2013年4月,戈尔巴乔夫在俄罗斯新闻社发表演说。他在讲话稿中指出,普京通过“剥夺”人民的自由和严厉管制民间社团和新闻媒体,走上了“一条毁灭性和令人绝望的道路”。 2014年11月,戈尔巴乔夫抱怨普京从不征求他的意见,认为这位克里姆林宫的领导人认为自己“仅次于上帝”,除了6月份的一次短暂会面之外,普京的助手多次拒绝了他提出的见面要求。

个人演说

戈尔巴乔夫2012年前在美国休斯敦发表演讲。期间,不仅提及了俄美关系,还对罗姆尼“苏联是美国对外政策的最主要问题”以及“俄罗斯是美国的头号敌人”的仇俄言论进行了评论,并建议其在特定场合最好“避免失言”。

戈尔巴乔夫在演讲中指出,冷战的结束带来了巨大的希望:各国都有可能重建世界秩序,保障和平。然而,一些西方大国却利用苏联解体将冷战的结束看成是自己的胜利。与此同时,戈尔巴乔还就即将举行的美国总统大选发表了看法,特别针对美共和党候选人罗姆尼有关言论进行了评价。

推销新书

作为阅历丰富的前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在晚年出版了大量书籍,尤以传记居多,借此回忆了他的生活以及工作经历。

2012年11月13日,久未露面的戈尔巴乔夫在莫斯科为自己的新书《孤独相伴》举行读者签售会,吸引了大批读者参加,尤以中老年人为主,戈尔巴乔夫还不忘邀请读者参加自己的九十大寿。关于自己的新书,戈尔巴乔夫表示,他自己非常思念去世的妻子,这本新书就是献给她的,是一份迟到的礼物。在新书中他会更多地介绍自己的妻子以及苏联解体后自己的家庭生活。同时,书中还公开了一些苏联解体台前幕后的故事,而戈尔巴乔夫也在书中对苏联解体的原因以及俄罗斯的现状进行了分析评价。

2014年11月20日,戈尔巴乔夫在莫斯科市中心的书店推出其新书《离开克里姆林》。在这本书中,戈尔巴乔夫描写了自己卸下权力之后的时日,还对现任总统普京在俄罗斯历史中所扮演的角色进行了点评。戈尔巴乔夫指出普京在叶利钦之后稳定俄罗斯局势发挥了重要作用,致力于避免了俄罗斯分裂。 同时又指出了普京自大的毛病。

驳斥谬论

2020年1月31日,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日前指责苏联对二战爆发负有部分责任。前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驳斥称,这种言论玷污了为反法西斯胜利而牺牲的人。

戈尔巴乔夫认为,这种言论玷污了那些为了反法西斯斗争的胜利而牺牲的人。“对我来说,这是一个非常奇怪的说法,简直太奇特了,它服务于谁的利益?”

戈尔巴乔夫说,即使在“冷战”期间,也没有人怀疑是希特勒政权对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负有责任。他强调,“最好的做法是向那些遭受巨大苦痛和灾难,并拯救人类的人们致敬。”

人物争议

卷入政变

1991年8月18日,戈尔巴乔夫在克里米亚半岛的乡间别墅办公兼度假,正在对一项给予苏联共和国甚至更大独立性的新联邦条约做最后的考虑,但却于当天被八名苏联高层官员软禁在休假别墅里。 8月19日,苏联副总统亚纳耶夫发布命令宣布,戈尔巴乔夫由于健康原因已不能履行总统职务,自即日起由他本人代行总统职务。同时宣布成立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行使国家全部权力,在苏联部分地区实施为期6个月的紧急状态。该委员会称戈尔巴乔夫倡导的改革政策已经走入死胡同,国家处于极其危险的严重时刻。委员会连续发布两道命令,要求各级政权和管理机关无条件地实施紧急状态,并暂时只允许《真理报》等9家报纸发行。

8月19日上午,坦克和装甲车开入了莫斯科市中心。但是国家紧急委员会却遭到了以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总统叶利钦为首的强烈抵制,成千上万的苏联人也加入了抗议的行列。8月21日,戈尔巴乔夫被解救并发表声明,强调他已完全控制了局势,继续履行总统职务。8月22日午夜2点,戈尔巴乔夫及其随行人员的专机降落在莫斯科伏努科沃2号机场,标志着持续三天的政变以失败告终。

险遭起诉

戈尔巴乔夫曾多次由于苏联解体的问题被起诉过。1991年11月4日,苏联检察院就曾对戈尔巴乔夫进行过起诉,但迫于压力,很快就取消了对他的起诉。2013年5月,俄罗斯REX通讯社与一些网友在网上传发了一份有几千人签名的请愿书,要求剥夺戈尔巴乔夫的圣安德烈勋章。他们认为,把俄罗斯的最高勋章奖给一个亲手毁掉苏联的罪人,这是对那些建成并用鲜血和生命捍卫苏维埃国家的人的有意的侮辱。

2014年4月10日,俄罗斯国家杜马中三个党派的一些议员致函俄罗斯总检察院,要求俄罗斯总检察长尤里·柴卡对苏联解体事件进行调查。戈尔巴乔夫被指控建立了他所领导的苏联国家委员会,建立这个机构和对这个机构的授权违反苏联宪法,正是苏联国家委员会通过了波罗的海三国独立的决议。依照苏联宪法规定,就连最合法的机构都无权通过类似的决定。他们还指出,在当年举行的全民公决中,绝大多数苏联公民赞成保持国家统一,但几个党政高官的非法活动导致了苏联解体。为此,他们要求追究戈尔巴乔夫解体苏联国家的刑事责任。议员们还强调指出,起诉这种罪行不受时间的限制,任何事情都不会妨碍对前苏联总统进行刑事侦查,戈尔巴乔夫也不会得到任何豁免。

再遇弹劾

2016年3月15日,俄罗斯自由民主党向俄罗斯国家杜马提交议案,要求在国家层面认定苏联最后一位领导人戈尔巴乔夫和俄罗斯首位总统叶利钦在位期间的政策是犯罪。公正俄罗斯党党团副主席叶梅利亚科夫表示,应当由俄罗斯社会对前国家领导人做政治评价,目前要对戈尔巴乔夫和叶利钦做客观评价为时尚早。而俄罗斯共产党对自由民主党的提案表示支持。俄国家杜马文化委员会副主席、俄共议员博尔特科表示,戈尔巴乔夫的政策造成国家解体,失去了1/3的国土和近半数居民,他支持自由民主党的倡议。执政的统一俄罗斯党党团副主席伊萨耶夫则表示,该党暂未决定是否支持该议案。他呼吁谨慎对待历史,过去的国家政策既有缺点也有优点,一起谴责前国家领导人不是有建设性的做法。

对于自由民主党的提案,戈尔巴乔夫批评这是该党想在社会中制造紧张情绪,但他不打算就此事走法律程序。“叶利钦总统中心”第一副主任杰列尼则回应说,自由民主党一贯行事激进,此前该党还曾建议俄罗斯禁用美元。

言论争议

2015年9月,俄罗斯自由民主党领导人日里诺夫斯基将前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告上法庭,要求戈尔巴乔夫就他在《克里姆林宫之后》一书中的某些内容赔偿100万卢布,原告对戈尔巴乔夫的书提出指控的句子包括,在1993年的国家杜马选举中“大部分选民投票给提出极端口号的日里诺夫斯基的自由民主党”,以及1996年戈尔巴乔夫在鄂木斯克与选民见面时遭到袭击,“日里诺夫斯基的自由民主党插手了这一挑拨行为”。

2015年12月2日,莫斯科季米里亚泽夫斯基法院针对此案件作出判决,部分满足了日里诺夫斯基关于保护名誉、尊严和信誉的诉讼要求,处罚戈尔巴乔夫支付6300卢布的诉讼费用并登报澄清有关自民党参与策划在鄂木斯克对其进行袭击的信息,但驳回了原告对全球出版社的所有要求。

后世悼念

中国

2022年8月31日,针对苏联最后一任领导人戈尔巴乔夫的去世,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在例行记者会上表示,戈尔巴乔夫先生曾经为推动中苏关系正常化作出积极贡献,我们对他的病逝表示哀悼,向他的家属表示慰问。

联合国

2022年8月31日,据联合国网站消息,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发表声明,对戈尔巴乔夫的去世深表悲痛。古特雷斯称,戈尔巴乔夫是一名“独一无二的政治家”,他在和平结束冷战方面所作的努力无人能及。

匈牙利

2022年9月3日,匈牙利总理欧尔班前往莫斯科参加戈尔巴乔夫的葬礼。

5497

免责声明:本站词条系由网友创建、编辑和维护,内容仅供参考。

以上内容均为商业内容展示,仅供参考,不具备专业问题解决服务,

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的专业人士。

如您发现词条内容涉嫌侵权,请通过 948026894@qq.com 与我们联系进行删除处理!

一秒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