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俊英(著名粤语相声表演艺术家)
黄俊英,男,1936年生,祖籍广东省罗定。著名粤语相声表演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广东省曲协副主席、广东音乐曲艺团艺术指导,相声方言化的拓荒者之一,享受国务院颁发政府特殊津贴,曾获广东省第五届鲁迅文艺奖,被评为广东最受欢迎笑星。16岁开始从事表演,并师从著名粤剧表演艺术家罗品超学习粤剧表演艺术6年;1958年黄俊英到北京参加中国第一届全国曲艺汇演,并接触到北方的相声艺术,因被相声艺术深深吸引便立志把北方的相声南粤化。1983年5月,黄俊英偕同杨达、林运洪和崔灵霄等牵头成立了"广州相声艺术团",黄俊英任团长。其代表作有《外来媳妇本地郎》。
2021年11月10日上午,曲艺音乐剧《小明星》新闻发布会在广东艺术剧院举行,黄俊英等主演出席。
个人生活
黄俊英,男,国家一级演员,享受国务院颁发政府特殊津贴。他在相声表演上,功底深厚,说、学、逗、唱皆能,"捧"、"逗"兼佳,能编能演。观看他的演出,无不令人捧腹大笑,从笑声中受到教益,深受观众欢迎,成为家喻户晓的"笑星。 广东音乐曲艺团的国家一级演员(享受国务院颁发政府特殊津贴),著名粤语相声表演艺术家、广东省曲协副主席、广东音乐曲艺团艺术指导。他从艺四十多年,早年曾师从著名粤剧表演艺术家罗品超学习粤剧表演艺术,后为曲艺演员。他在相声表演上,功底深厚,说、学、逗、唱皆能,"捧"、"逗"兼佳,能编能演。观看他的演出,无不令人捧腹大笑,从笑声中受到教益,得到启迪。黄俊英在表演的相声、小品中,把各种各样的人物刻画得入木三分,惟妙惟肖,给观众留下难忘的印象。他至今上演过百多个相声段子、谐趣小品、谐曲说唱,并有大量音像制品广为发行。深受观众欢迎,成为家喻户晓的"笑星",九二年在广东电视台成功举办《笑口常开黄俊英》电视晚会。他经常应邀赴港澳海外演出,曾被评为广东最受欢迎笑星,并曾获广东省第五届鲁迅文艺奖。
笑声洒遍城乡千家万户,黄俊英的表演艺术在不断发展。台前是说、学、逗、唱,台后则能编会导。黄俊英还把相声语言、表现手法引入到小品中,成为别具特色的粤语相声小品。他编演的节目,题材源于生活,反映百姓心声,把各种各样的人物刻画得入木三分、惟妙惟肖,往往人一出台,台下观众就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演员要有演员的气质,也就是时代精神,演出节目要跟上时代的步伐,演出内容要与时俱进,绝不能脱离人民群众,这是我从艺五十年所感悟到的一点体会。"黄俊英说,只要观众喜欢他,他将会一直留在舞台上。
主要作品
《冒牌医生》《关公大战方世玉》《三六九查户口》《盲公问米》《呆佬贺中秋》《新潮打金枝》《肥仔米》《一对一》《老张师傅》《哈,手机!》《省港澳大比拼》《无牌医生》《真假难分》《广州话趣》 《外来媳妇本地郎》
社会活动
著名粤语相声演员黄俊英将在广州友谊剧院举行"笑坛倾情五十载"---黄俊英表演艺术欣赏会。届时黄俊英的师傅著名粤剧大师罗品超以及著名相声演员马季将会亲临现场并同台献艺,而黄俊英也会施展自己的拿手佳作。
据了解,黄俊英自幼喜爱广东戏曲,曾拜著名粤剧表演艺术家罗品超为师,对广东戏曲有深厚的功底。在不断的艺术实践中,黄俊英还把相声语言、表现手法引入到小品中,成为别具特色的粤语相声小品。 师傅妻子出场爆内幕
广州曲艺团的张团长透露,这台晚会的内容非常丰富,在晚会的开始部分,黄俊英会以一段《锦帆开》的打击乐开场,展示从未展示过的乐器才华。而黄俊英的师傅,著名粤剧大师罗品超为了徒弟这次的演出,特意从美国返回广州出席,并上台演唱半段粤剧《春香传---爱歌》。这个选段的上半部分由罗品超和粤剧演员李敏华演绎,下半部分就由黄俊英和著名粤剧演员郭凤女演绎。另外,黄俊英会与老拍档杨达共同演绎经典作品---相声《借电话》。
在"文革"期间,黄俊英曾跟著名相声大师马季学习过一段时间,这次马季也会到现场与他共同表演一个相声《学外语》,在这个相声中黄俊英是用国语来演绎。在晚会的最后,黄俊英还会演唱一段小曲《让欢笑充满人间》。
张团长还透露,在这次晚会上,还会现场采访黄俊英的师傅罗品超以及黄俊英的妻子崔凌霄,罗品超将会向观众透露黄俊英小时候学艺的趣事,而崔凌霄就会介绍在生活方面黄俊英鲜为人知的另一面。
要让粤语相声发扬光大
对于这次举行从艺50周年的演出,黄俊英说:"这个想法是我的徒弟还有一些朋友提出来的。说句真心话,我个人不是很想搞这些东西,你们想想,我这么大年纪了,还有什么荣誉没得过,我可以说别无所求。惟一放心不下的就是我们广东的相声艺术。我希望能通过我这次的演出,凭借我一点的影响力,进一步把粤语相声向更深层次推广。"
参加2017珠江春晚
羊城笑星黄俊英坐镇2017珠江春晚,饰演99岁高龄、会魔术的老太爷,风格一如既往的鬼马搞笑,还一言不合就玩失踪。
个人经历
黄俊英是相声方言化的拓荒者之一。他自幼喜欢广东戏曲,16岁开始从艺,曾师从著名粤剧表演艺术家罗品超,具有深厚的曲艺功底。1958年黄俊英赴京参加第一届全国曲艺汇演,接触到北方人特别喜欢的相声。相声这一曲艺品种幽默、灵活多样的形式深深地吸引他,他下决心把这株北方的艺术奇葩移植到南粤大地。他对北方的相声本子进行深入的研究,由于普通话和广州方言的音调、发音等都不一样,他和其他曲艺演员合作,对这些曲目进行必要的修改,再用广州话进行演出。他还根据广东地方特色和生活实际,创作出一大批符合广东人口味的相声作品。黄俊英的相声表演功底深厚,说、学、逗、唱皆能,"捧"、"逗"兼佳,能编能演。他的演出把人物刻画得入木三分,惟妙惟肖,在令人捧腹大笑之余从中受到教益。黄俊英至今上演过百多个相声段子、谐趣小品、谐曲说唱,并有大量音像制品广为发行。代表作品如《三六九查户口》《省港澳大比拼》《一对一》《广州话趣》等已成为相声界的经典之作。
多年来,黄俊英和他的同伴在不懈努力下,使粤语相声在南粤大地深入人心,成为一门新兴的艺术门类,黄俊英也成为家喻户晓的著名"笑星"。他发起成立广州相声艺术团,亲自担任团长,20年来先后深入山区、农村、厂矿、部队、学校等演出3000多场,观众逾300万人次。1985年他第一次把方言相声带到香港、澳门,在当地引起巨大的反响。此后他又把方言相声带到新加坡等海外地区,深受当地华人的喜爱。
师傅罗品超
罗品超(1911年-2010年7月15日),原名罗肇鉴,人称鉴叔,祖籍广东佛山市南海区南庄龙畔村头,著名粤剧文武生。自小酷爱粤剧的他12岁就入行。在30年代,开始崭露头角。他曾加入八和会馆。他先后主演过许多剧目,如传统戏《荆轲》《梁山伯与祝英台》《林冲》《五郎救弟》《黄飞虎反五关》《楼台会》《山东响马》《平贵别窑》,现代戏《山乡风云》《红花岗》《沙家浜》,还改编过外国戏《春香传》等,长期积累了大量首演剧目,塑造了一批批性格迥异、令人难忘的人物形象。1952年,他以一出《凤仪亭》获得全国戏曲观摩演出演员表演一等奖,此后获奖无数。1988年,移居美国后,仍牵挂著粤剧事业。2004年,以93岁高龄成功申报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成为至今在世界戏剧舞台上年龄最大,舞台演出时间最长的艺术家。 罗品超每年也会到香港度假,香港演艺学院每年也特设一个粤剧课程由他来教授讲学,为期一个月,他也希望粤剧得以流传下去。罗品超多才多艺,戏路很广,有很高的艺术造诣,是一位能文能武的粤剧表演艺术大师。
1931年后参加千秋鉴、九华台、觉先声粤剧团。与薛觉先、靓少凤、千里驹等合作演出,在广州、香港、澳门以及南洋各地有较大的影响。建国后,历任广州珠江粤剧团团长,广东粤剧院副院长,中国文联第四届委员,中国剧协第三届理事、广东分会副主席。195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2年获第一届全国戏曲观摩演出演员一等奖。其表演刚柔相济,洗炼细腻,尤以小武见长。以演《罗成写书》中罗成、《平贵别窑》中薛平贵、《五郎救弟》中杨五郎、《林冲》中林冲、《荆轲》中荆轲、《山乡风云》中黑牛等著称,特别是自成一格的"回龙腔"韵味独特。对他艺术的评价就是"冶文武于一炉,集刚柔于一体"。
1950年,罗品超加入中国共产党。1958年任广东粤剧院副院长。1979年任中国戏剧家协会广东分会副主席、秘书长。
艺术形象
粤语相声和北方的传统相声一样,都是老百姓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时代变了,我们自己也在不停的变化着。就在以京津为代表的北方相声届为相声发展之路激辩时,从诞生到流行仅仅二十多年时间的粤语相声也随着黄俊英、杨达逐渐淡出而日渐式微。后继无人、创新力不足成为这门艺术的瓶颈。 1983年5月,由黄俊英和杨达发起,同时成立了广州相声艺术团(广东音乐曲艺团属下一个演出单位)和广州市相声艺术学会。为普及和提高粤语相声艺术,广州市相声艺术学会成立后,多次与北方相声同行进行艺术交流,举办了两届广州市群众相声大比赛和广州市首届中、小学生相声大赛,编印了三辑创作相声集,还成立了"相声迷联谊会"的组织。粤语相声除学习和改编演出了许多北方相声段子外,还创作出《大不相同》《虾仔入城》《学戏》《生死恋》《打破常规》《广州话趣》《食烟歌》《歌迷与迷歌》《快三、慢四、的士高》等一大批富有地方特色,深受群众欢迎的作品。 广东音乐曲艺团还有关楚梅、关心民、区少佳、何志炯、马如龙、吕锦兰、莫少鹰、关俭良、林运洪等男女演员参加相声演出行列。
粤语相声是我们广东人自己的相声,难道就只能成为我们的回忆?
广东电视台的《外来媳妇本地郎》和广州电视台的《开心二四味》成功突围香港电视中,粤语相声是否能够从中学到点什么?我们的传媒,包括强势的广州平面媒体、主流的电视媒体和颇具创新意识的广播媒体,是否也应该为我们这一岭南文化的发展与流传做点什么?
笑匠黄俊英:说起能把广州话演绎得活色生香、天花乱坠的人,地道的广州人都会想到一个名字--黄俊英。黄俊英是广州人自己的城市笑匠,也是开创粤语相声的领军人。
个人感叹
年过七旬的著名笑星黄俊英风采依旧,一开口就妙语连珠。"我对西关有特殊的感情。这么多年一共搬了10次家,最近一次搬到西华路,但还是搬不出西关!" 在西关生活了几十年的黄俊英还记得,往时许多粤剧伶人常在凉茶铺、茶楼等公众场合唱戏,当中不乏白燕仔等名角,荔湾的粤剧氛围一直非常浓厚。
而他自己也到过解放北、海珠路的酒楼唱戏。但黄俊英接着表示,过去的曲艺表现很丰富,一人饰演多角,有说有唱,非常吸引人。但现在曲艺变得单调了,从头到尾都是一个腔调,配乐也只剩下一两种。"其实观众心水清、要求很高,你水平下降了,他们自然不喜欢。"黄俊英说,荔湾区的粤剧传统很深厚,政府应该重视这个优势。"例如举办粤剧展览、整修大老倌故居,形成粤剧旅游景点等。"
编粤剧相声不如写电视剧
"如今从事粤剧、曲艺创作的人才,是少之又少了!"著名粤剧曲艺家沈瑞和在论坛上谈到,粤剧、曲艺创作设计的知识面很广,而且条条框框很多,不是轻易能够入行。至少要热爱这个行当,才有心思去创作。"但现在的局面是,粤剧创作'难能'却并'不可贵'。辛苦写一支粤曲,挣不了多少钱!"沈瑞和感叹说,搞表演可以从小孩子抓起,将来粤剧演员辈出,但若翻来覆去都是唱那几台旧戏,就会变得很尴尬。
"粤曲创作很难,写相声就更难了!"黄俊英说,现在几乎没有专业的相声作者,全靠相声演员自编自演。"相声剧本难写,稿酬又低,不如写电视剧本来得省力、赚钱。写相声的人许多都转行了。"
剧团零落不意味粤剧衰亡
出席论坛的另一位嘉宾、广州市曲艺家协会主席孔庆炎,却对粤剧的发展前景表示乐观,用"形势大好"来形容现时的局面。他认为,虽然专业剧团减少,演出也不如过去繁忙,但这不代表粤剧会衰亡。"因为老百姓的欣赏形式有了变化。不一定要专门上戏院看戏,买张DVD回家边叹茶边看,也是一种享受。"孔庆炎说,例如现在在荔湾区,私伙局随处可见,粤剧发烧友自己掏腰包买设备和服装唱戏,让人感到振奋。但他同时强调,虽然发烧友们是自娱自乐,但政府应该加以扶持,不能让其"自生自灭"。
小朋友试雏声唱粤剧
粤剧日演出精彩纷呈,除了专业名角登台亮相外,来自光扬幼儿园、西关培正小学、三元坊小学的"小红豆梯队"也一试雏声。例如表演折子戏《游龙戏凤》的潘钰儿和潘楚瑜今年只有8岁,但已经学了4年粤剧,她们还曾凭借此曲获得2007年首届"国际小曲王"十强称号。而光扬幼儿园的32个四五岁的小朋友,分别以生旦净末丑的扮相表演《粤韵展新苗》,一招一式都有板有眼。
"越海过洋到西关,幸福生活没得弹。和谐社会人人赞,吸来初地礼伽蓝……"昨日,美国青年Jeremy和Celia也凭借一支长达3分钟的《唱西关》,加入到"唱大戏"的行列,观众们拍烂手掌。虽然两人在广州生活也有一段时间,能说流利的普通话,但之前完全是"粤语盲"。接到此次演出邀请后,对岭南传统文化十分感兴趣的他们很快就决定要苦练献艺。直到登台前一天,Jeremy还整天带着ipod,一有空便练习。"我很喜欢西方的歌剧。虽然粤剧也叫opera(戏剧),却是那么不同。"Celia对粤剧的独特表演方式大为惊叹。
相关信息
广东音乐曲艺团的国家一级演员,著名粤语相声表演艺术家。他从艺50多年,早年曾师从著名粤剧表演艺术家罗品超学习粤剧表演艺术,后为曲艺演员。他在相声表演上,功底深厚,说、学、逗、唱皆能,"捧"、"逗"兼佳,能编能演。观看他的演出,无不令人捧腹大笑。 他至今上演过百多个相声段子、谐趣小品、谐曲说唱,并有大量音像制品广为发行,深受观众欢迎,成为家喻户晓的"笑星"。
交谈动机
今年是黄俊英从艺50周年。有人说,从艺50周年者,不一定人人都敢云旗雷鼓、绣服金鞭,风光一把。因为不同的人的从艺50年,有高低之分,有文野之别。而黄俊英却能以最平凡的形象,以展现成就的方式,庆祝自己的艺术华诞。"黄俊英从艺50周年表演晚会"将于本月23、24日连演两场。当市民纷纷开始为此到处"扑飞"(买票)的时候,记者有了疑问:为何时代变了,粤语相声的市场还是依旧?遂于昨晚面对面采访黄俊英。
直面喧嚣独沽一味
记者:粤语相声最近成了热门话题,一是因为您即将举办的从艺50周年表演晚会,二是传媒对粤语相声"前世今生"的集中反思。
黄:群众钟意我们这种"笑的艺术",这种语言艺术给广东人带来了无穷的乐趣。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马季曾多次对人说:"来到广东,我们说不过他们。"
记者:粤语相声和普通话相声有什么区别?
黄:它们的结构是一样的,可以说没什么差别,但在一些具体做法上又有些许不同。我们创立粤语相声的初期,曾对马季老师的作品进行翻译和移植,将普通话翻译成纯正广州话,再串成一个段子,结果取得非常好的效果。连姜昆、唐杰忠都将我的粤语相声录音回去研究:"怎么我们本来没有'包袱'的地方,在黄俊英那里反而有了'包袱'?"
粤语相声起步于上世纪50年代。我们一边改善,一边创作,当时我们还专程去武汉学习相声,到海南岛跟马季老师一起生活,一起学习,一起演出,得到马季老师的言传身教。60年代粤语相声开始受欢迎,有专场演出且很火爆,一些其他行业的艺术工作者纷纷转行做粤语相声。
但是,改革开放初期,粤语相声面临了一场生死考验---当时港台流行歌曲涌入广东,有席卷一切之势,很多艺术团体都受到很大的冲击,曲艺团差点就转为轻音乐团了。我们当时也唱起了粤语流行曲。但实在是心有所系,在歌厅演唱的时候偶尔会穿插一些粤语相声,想不到观众反响热烈,这些都是年轻观众呀!这引起了我们的深思,我们重新研究方案……我跟杨达牵头组成了广州市相声艺术团,还成立了广州市相声艺术学会,引起相声界的高度关注,当时侯宝林还写了贺信来,马季老师亲自来广州祝贺。现在想想,假如当时在歌厅没有穿插表演粤语相声,没有体认到青年观众的热情反应,接下来就不会有振兴粤语相声的一系列动作,那就没有粤语相声的今天了。甚至,粤语相声现在根本就不存在了!
大师称谓不敢冒受
记者:可以说,粤语相声的发展与您密不可分。早几年就有人说,黄俊英是一位语言大师。 黄:我不能接受"大师"这样高的称谓,因为我离观众的要求还很远。我只有初中文化水平。虽然50多年来一直和语言打最密切的交道,但我真的没有思考过自己的作品对粤语发展的影响。
我对人家说,我不求什么,只要观众还喜欢我,我就会为相声艺术事业奋斗到最后一刻,绝不"封喉"。现在大家给了我那么高的评价,使我想到了悼词。悼词是写给死人的,但是,最好的悼词对于死去的人来说都是废话,因为死者听不到了。对于这些评价,我就当提前知道了大家在悼词里对我的评价,我很幸运!
记者:您使我们真正领略了粤语的神奇魅力,重新享受到了粤语表达的乐趣。现在有人担心推广普通话会不会给粤语相声带来市场萎缩和观众流失?
黄:现在不少人经常有对粤语的批评,批评广州人死抱地方方言不放?
推广普通话会不会对粤语相声造成市场萎缩和观众流失?我认为不会。粤语相声就像粤剧一样,凝聚了浓厚的岭南风情,而且粤语在全球很多国家和地区有深厚的基础。现在广东的外来人口越来越多,但粤语相声还一直是红红火火,甚至连外地人也喜欢上了粤语相声。我认为要粤语相声消亡的人,就如当年提议只用拼音而废掉汉字的人一样,荒天下之大谬!
后继乏人最为揪心
记者:粤语相声要往前发展,面临的最大困难是什么?
黄:粤语相声接班人的缺失,是我至今未能解开的最大的心结。我已经67岁了,还能在舞台上演多久?现在很多人说:看我们团的演出,就是冲着黄俊英来的。去年我患肾结石,去医院做手术,休养了两个月。在这两个月里,我们相声团没有一场演出。其他演员还顶不了我的作用,经纪人更要考虑票房的问题。因此,我感觉这是个越来越严重的问题了。我希望有人能接班,即使是从模仿我开始也好,但现在连能模仿我的人都没有找到,我很担心。希望文化主管部门能重视,给予经济和政策方面的支持。我们的广州市粤语相声艺术学会和广州市粤语相声迷会已经因为经济和别的一些原因解散了,这样通过群众活动、民间组织来发现人才的途径又少了!
现在粤语相声的难得之处就是很有群众基础,市场很广。我们所到之处,票房都很火。粤语相声团成立20年来,均面对珠江三角洲公开演出,作为一个艺术团体能20年来一直坚持走市场的路子,在全省来说是绝无仅有的。为什么?我们是全省独一无二的专业粤语相声团体,其他的粤语相声团体都是业余的,难成气候,处于散打散闹的状态,里面没有专业的和有代表性的演员。
以前我还曾为此而庆幸,但现在我忧心忡忡!有竞争才有进步呀,这说明了人才的缺乏。多几个团出来,大家互相促进,不是更好吗?
记者:你收徒弟的标准是怎样的?
黄:主要看其反应,我需要思维敏捷,调皮一点的学生,一定要有文化。现在的粤语相声演员应是"全才",要能写、能编、能导、能演。另外要刻苦、勤奋。我初中毕业,出来社会长了,涉猎广,在我们那个年代,完全都是靠自己的。我对现在的年轻一代既羡慕又恨,羡慕他们有良好的教育环境,恨的是他们不珍惜好的环境,不专心学习,过早谈恋爱,追逐名利,处处向钱看。
琴瑟调和朋辈称道
记者:您的许多粤语相声作品,已经成为经典。大家对您在舞台上塑造的"广东小男人"的形象尤其耳熟能详,津津乐道。大家都很想知道您在生活中的丈夫形象。 黄:我和太太崔凌霄互相恩爱、理解、帮助和爱护。她是很有修养的人,朋友对她的评价都很好,她从不偷看我的手机信息,偷听电话,或偷拆我的信件等。我也很尊重她,平时拿到工资奖金,我都会悉数交给她。她艺术上支持我,生活上关心我,我很满足。
我跟她的结合很不容易,当时我们谈恋爱是要向组织汇报的。她人长得靓,有很多比我身份要好的人追她,但她不为所动,还主动追我这个长得不怎么样、工资地位等都比她要低的人,我很感激她。
记者:舞台上的黄俊英给大家带来了无穷的欢乐,生活中的黄俊英呢?
黄:朋友特别喜欢叫我去茶楼喝茶吃饭,因为他们有目的:我会调气氛,搞点笑。
我喜欢研究广东各个地方的方言,学得像模像样。因此,我的"老乡"特别多,有"乡音"为证呀,当然是一见面就感觉特别亲切。
所获荣誉
2021年11月,入选第三届广东文艺终身成就奖拟表彰人选。
2022年3月,第三届广东文艺终身成就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