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创建
15.4K
3694

埃利亚斯·卡内蒂(英国现代作家、评论家、社会学家、剧作家)

埃利亚斯·卡内蒂(Elias Canetti,1905年7月25日~1994年8月14日),英籍犹太人作家、评论家、社会学家和剧作家。

1905年7月25日,埃利亚斯·卡内蒂生于保加利亚的鲁斯丘克,后移居奥地利维也纳。1935年开始写作。1938年,逃亡法国巴黎,次年移民伦敦并定居取得英国国籍。1994年8月14日,在瑞士苏黎世逝世。

埃利亚斯·卡内蒂主要以德语写作,其主要作品有《迷惘》等,于1981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人物经历

1905年7月25日,埃利亚斯·卡内蒂生于保加利亚的鲁斯丘克(今鲁塞)。父亲是奥地利籍犹太商人,母亲是西班牙籍犹太人。因他的家庭是瑟法底犹太人后裔,所以除了保加利亚语外,卡内蒂还会讲拉迪诺语。

1911年,六岁的卡内蒂随父母到英国的曼彻斯特。1912年,卡内蒂父亲去世,次年母亲带他和他的两个弟弟移居维也纳,在母亲的要求下,卡内蒂开始学习德语,平日以德文沟通。先后在苏黎世和法兰克福等地读小学和中学。

1924年,卡内蒂进入维也纳大学攻读化学,并于1929年获博士学位。期间他发觉自己更热衷于艺术、文学和哲学,故他一直没有当化学家,反而开始写作,完成了《年轻的罗马执政官》和一部诗歌戏剧。

1935年,创作《迷惑》(Die Blendung),灵感来自1920年代暴民焚烧维也纳正义宫时的疯狂现象。此书颇受1929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保罗·托马斯·曼与英国哲学家兼小说家艾瑞斯·梅铎的赞赏。30年代,卡内蒂亦写了两部戏剧:《婚礼》(Die Hochzeit)和《浮华喜剧》(Der Eitelkeit)。不久,美国作家厄普顿·辛克莱(Upton Sinclair)开始翻译其著作。

1938年,纳粹侵占奥地利,身为犹太人的卡内蒂逃到巴黎,次年移民伦敦并定居当地。以后他大部分的时间都英国渡过,而且在那里他主要用英语发表作品,因此有些作品先有英文版本,然后再由他译成德文出版。而其小说则被纳粹封查,至60年代才重新得到重视。

1945年二战结束后,卡内蒂在英国停止了文学创作,着手写论文集《群众与权力》。

1981年,卡内蒂在获得卡夫卡奖金的同时,因为“作品具有宽广的视野、丰富的思想和艺术力量”而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1994年8月14日,卡内蒂在瑞士苏黎世逝世。

主要作品

作品名称

作品类别

创作时间

《婚礼》

戏剧

1932

《虚荣的喜剧》(也译《浮华喜剧》)

戏剧

1934

《迷惑》

长篇小说

1935

《确定死期的人们》

戏剧

1956

《群众与权力》

论文集

1960

《耳证人》

人物特写

1974

《马拉喀什之声》 (也译《谛听马拉喀什》)

游记

1977

《获救之舌》

自传

1977

《耳中火炬》

自传

1980

《眼睛游戏》

自传

1985

创作特点

主题

卡内蒂第一部小说《迷惘》预言了纳粹对犹太人的大屠杀,这是20世纪最大的悲剧。但这部作品有别于后来那些揭露纳粹大屠杀的文学。显然他更从本质上关心这一问题。二战以后,他写了论著《群众与权力》。之后又写了自传三部曲《获救之舌》、《耳中火炬》和《眼睛游戏》,其中揭示的正是他自己思想的形成过程。卡内蒂提出了“群众人”的概念,这是针对“个人”而言的。归根结底,“群众人”就是丧失了独立思考和判断能力的人,而“权力”正赖此而生。在卡内蒂看来,一方面,群众是权力得以施行的条件;另一方面,它又是施行权力的对象。二十世纪人类几场重大悲剧的发生,都可以拿他说的“群众与权力”来解释。

卡内蒂便对群众运动的起源、组成和典型反应作了深刻的研究。他十分懂得向读者阐明有关“大众之人”在举止行为方面的绝大多数的观点和看法。在《群众与权力》一书中,通过对群众的性质和起源的研究,他在基本的历史性的分析中所揭露的东西归根结底是信仰权力,而权力的核心正是争取继续生存下去。生存的死敌最终就是死亡本身,这是卡内蒂在文学创作中所特有的、用具有激情的力量紧紧抓住不放的主题。卡内蒂对人们的举止行为进行了辛辣的讽刺,描写了人们对战争的厌恶,刻画了人们一想到生命的短促就表现出来的颓伤和怨恨的情绪。在《眼睛游戏》中,卡内蒂把他自己感受到的、来自整个世界的压倒性威胁对一个人的神志所产生的后果作一番文学想象,希望可以驱散他内心中的恐惧。这种恐惧与他犹太人的身份有关,在《获救之舌》里已多次有体现,但更多的是和那桩改变了他一生的事件有关:1927年7月15日,维也纳暴乱的工人烧毁了司法大厦,“群众”和“火”两者自此在他心中划上了一根连接号,成了他后来在论著《群众与权力》中的主线,同时,他也感到这个世界对每个个体所具有的巨大威胁。

卡内蒂的一生是在不断的流亡、放逐和漂泊中度过的,不安、焦虑和惊惧似乎总是与他如影相随。卡内蒂代表的是二十世纪文学的一种十分特殊的现象:不断的流亡和放逐,其一生是二十世纪欧洲苦难和战争的缩影。

风格

德语作家歌德和卡夫卡对卡内蒂影响很大,他的作品里有很多深入的思考,但他摆脱了卡夫卡小说的过分哲学化、思索化,而把深刻的思想用幽默的语言,搞笑的情节写出来,更加具备阅读趣味。

卡内蒂的《迷惘》有着很强的预言意味,其实从回忆录来看,写出《迷惘》这样的作品,乃是卡内蒂个性的必然产物。他刻意地培养出一副冷冽先知的气质,警惕群体的裹挟力和集体无意识,并很以把本人和时人的偶像一个个推倒为豪;与其说他洞察到魏玛时代德奥等国的社会和政治危机,不如说是他放大了外部世界针对他个人的威胁。卡内蒂的著作显示了他的特殊的、出于受虐想象而产生的攻击性。他喜欢观察人,是为了寻找各种猎物,把他们身上细小的性格毛孔放大成骇人的黑洞,震撼他的读者,由此产生了小品文集《耳证人》,在那本书里他用苛酷的笔调刻画了五十个“怪人”。不过,他付出最多心血刻画的还是他的另一个自我——汉学家彼得·吉恩,于是《迷惘》成了一本“自噬”式的小说,同时满足施虐和受虐的双重想象。

作为东欧的犹太人,卡内蒂与卡夫卡的共通之处在于,都是从个体的感受出发,而归结为整个人类的境遇。卡内蒂似乎无意于研究政治,他的终极关怀落在广义的“人”上。卡内蒂的观测方向是人性的某些细部,一旦把它们显微放大,谦谦君子也成了狰狞怪物。他很早就决定以观察人群为毕生事业,他的青年时代覆盖了奥地利民主随着魏玛共和的动荡而日趋衰落,最终被纳粹帝国吞并的全过程,但在卡内蒂的回忆录里没有多少现实政治关怀。他在乎的只是“人”。他得出的结论无涉阶级话语,他只关心“群众运动”自身的客观逻辑。所有集体运动都可以抽掉其政治、阶级、种族、宗教背景,化约为一份标本。 

获奖记录

文学类
获奖时间 奖项名称 获奖结果
1981 诺贝尔文学奖 获奖
1981 卡夫卡奖金 获奖
1980 赫勃尔奖 获奖
1972 毕希纳奖 获奖
1966 德国文学批评奖 获奖

以上参考   )

人物评价

“作品具有宽广的视野、丰富的思想和艺术力量”。“卡内蒂,这位萍踪不定的世界作家有自己的故乡,这就是德语。”——诺贝尔文学奖颁奖词

“德国怪僻的人中的怪僻的人”。——德国文学批评家赖希·拉尼茨基

“卡内蒂是很容易愤怒又很容易流露恐惧的人,这跟他是犹太人的身份有关系。打他生下来他就看世界的脸色,看这个世界有无打算接受他们,一边看脸色一边记录,可谓疑心生暗鬼。”——编剧史航

3694

免责声明:本站词条系由网友创建、编辑和维护,内容仅供参考。

以上内容均为商业内容展示,仅供参考,不具备专业问题解决服务,

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的专业人士。

如您发现词条内容涉嫌侵权,请通过 948026894@qq.com 与我们联系进行删除处理!

一秒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