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创建
21.8K
5877

切斯瓦夫·米沃什(美籍波兰诗人、散文家、文学史家)

切斯瓦夫·米沃什(Czesław Miłosz,1911年6月30日~2004年8月14日),美籍波兰诗人、散文家、文学史家。

1911年6月30日,切斯瓦夫·米沃什生于立陶宛维尔诺。曾参加左派抵抗组织,从事反法西斯活动。后任波兰驻美国、法国外交官。1951年向法国申请政治避难,1970年加入美国国籍。1980年获诺贝尔文学奖,主要作品有《被禁锢的头脑》《伊斯河谷》《个人的义务》《务尔罗的土地》等。

2004年8月14日,米沃什在波兰克拉科夫的家中逝世,享年93岁。

人物经历

1911年6月30日,米沃什出生在立陶宛维尔诺(现维尔纽斯)附近的一个农庄。

1934年在获得奖学金赴法国留学之前,米沃什曾在维尔诺的泰凡·巴托雷大学法律系学习,期间和他的朋友们创办了一份名为《火炬》的文学刊物,和一个同名的文学团体“火炬社”,号称波兰文坛的“灾难主义诗派”。并在1933年,以《冰封的日子》一书引起了世人的关注。

1936年从巴黎回国后,25岁的米沃什开始在波兰电台文学部任职,并出版第二部诗集《三个冬天》,被公认为那一代人中最有天赋的作家。

1939年,苏德瓜分波兰。米沃什曾短期回了一趟维尔诺,他发现红军统治下的维尔诺已经面目全非,他的那些先锋派的诗歌小圈子,已像“纸房子一样倒塌了”。他只好匆匆逃离,穿越四道封锁线,回到华沙,并加入左派抵抗组织,从事地下反法西斯活动。

1943年,米沃什目击华沙犹太区惨案,并写下了他作为见证者的著名诗篇——《菲奥里广场》,描写了华沙犹太人起义的情景。

1944年,波兰地下军发动华沙起义被德国占领军镇压,苏联红军隔河袖手旁观。华沙劫掠之后,米沃什和一帮作家、艺术家躲到古老的克拉科夫城避难。

1945年,苏军攻占了柏林,德国投降,米沃什目睹波兰新政府追捕听命于流亡政府的“国家军”战士。在克拉科夫市政当局的要求下,米沃什被迫离开。他被怀疑是共产党的同情者,以及对立陶宛人和白俄罗斯人抱有好感。后在老友普特拉门特的帮助下,米沃什被任命为波兰驻美使馆的文化专员,常驻美国。他在美国写了很多小诗,它们的内容似乎都在有意背离着官方的教条。

1950年,米沃什被任命为波兰驻法国外交官,再次来到巴黎。

1951年初,在自我“道德责任”的驱迫下,他决定与自己的母国波兰断交,从任上出走,并向法国申请政治避难。

1960年,米沃什移居美国,成为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斯拉夫语言文学系教授,并成为美国人文艺术学院会员。

1970年,米沃什加入美国国籍。

1978年,米沃什在美国获得由《今日世界文学》杂志颁发的纽斯塔特国际文学奖。

1980年,米沃什获诺贝尔文学奖。

20世纪90年代初,米沃什返回波兰克拉科夫居住,之后就一直往返于克拉科夫和伯克利之间。

2004年8月14日上午,切斯瓦夫·米沃什因患循环系统疾病在波兰克拉科夫的家中逝世,享年93岁。

人物作品

作品名称

作品类型

创作时间

《冰封的日子》

诗集

1933年

《三个冬天》

诗集

1936年

《被禁锢的头脑》

非虚构文学作品

1950年

《伊斯河谷》


1955年

《诗论》

长诗

1956年

《个人的义务》


1972年

《务尔罗的土地》


1977年

《外省》

诗集

1987—1991年

《面对河流》

诗集

1995年

创作特点

主题

米沃什的一生,经历了漫长的漂泊、动荡、凶险、屠杀与在时间中的遗忘,当然,还有贯穿于他的诗歌写作中的拯救。米沃什的全部诗作可以看成是一首挽歌,一首关于时间的挽歌。当面对时间和时间带来的一切:变化、破坏、屠杀和死亡,米沃什感到惶恐、困惑、悲伤,甚至无能为力。但他没有忘记、也不曾放弃他诗人的职责。他试图真实地记录下这一切,同时也在他的诗中包含了对人性、历史和真理深刻的思考和认知。

对往事的追忆和对时间的思索构成了米沃什诗歌的特色。在他漫长的创作生涯中,展现出一个贯穿始终的主题,即时间和拯救。这就使他的诗中具有了一种历史的沧桑感。失去家园的感觉对于米沃什来说是双重的:地理上和时间上的。他目睹了一系列触目惊心的变化,并为之深深触动。早年的信念破灭了,许多熟悉的人和城市消失了,德国法西斯的覆亡并没有使和平真正到来,取而代之的是新的集权和冷战。但幸好这种时间的变化并没有把他引入一种虚无主义,而是使他具有了见证人的身份。

米沃什的反思源于他内心的矛盾和痛苦,但他不是十足的悲观主义者,至少他的部分诗歌并非那么沉重。他也写过一些清新优美的抒情诗,可以把这视为他全部作品中的华彩乐段,也可以看作他对生活的热爱。诗人主张并鼓励人们去感知、享受尘世的快乐,即使这快乐是短暂的。正是经历了一连串的不幸,正是对时间的本质有着深切的感知,诗人才转向了普通人的生活,或者毋宁说,他是在遮掩或说服自己忘掉内心的痛苦。因为过去的一切不断地袭扰他,包括那些死者尽管他可能真的认为生活即是幸福,但人活着所要学会的不光是死亡,还有活着本身。

在米沃什最初开始写作时,现代主义诗风正在欧洲盛行,年轻的米沃什也不可避免地受到冲击。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时,米沃什留在华沙,亲眼目睹了纳粹的种种暴行。这些噩梦般的日子日后经常出现在他的诗中,直接或戴着面具。在1956年完成的长诗《诗论》中,米沃什对1900至1945年波兰的历史文化和诗歌创作进行了回顾,这可以看作他在流亡西方后对自己思想的一次清理。米沃什深知自由对一个人的重要,但他并未忽视自己对历史和社会所承担的责任。在他看来,最可怕的莫过于遗忘。如果过去还留存在人们的记忆中,那它们就不是真正的消逝。但消逝的过去一旦被遗忘,那就意味着它真的消逝了,人们也就断绝了与过去的一切联系。

晚年的米沃什,诗歌的创作中开始带有神学思想,一方面尊重宗教,另一方面又手握着虚无。在诗集《第二空间》中,诗人在完成一生孜孜不倦的诗歌写作和社会活动之后,重新梳理自己的宗教体验和生死观念,以一种最基本的私人经验作为终曲。

风格

尽管米沃什熟悉几种语言,一生中大部分时间又是在国外度过,但他并没有放弃用波兰语写作。这一方面是他意识到诗歌必须要使用母语才能写好。另一方面,坚持用母语写作,也是他与自己的过去保持联系的最好方式。1945年前后的米沃什,在诗歌风格上大大不同。他的前期作品具象征主义特色,也因为二战的缘故,既有悲观的一面,又有反战情结。1945年后,尤其是流亡后,他开始关注人类本体的终极意义,在极权禁锢下,他挣脱牢笼,希望在哲学、历史和文化中寻求武器。

米沃什的风格朴素而强烈。他并不过分追求形式和外在的诗意,但他的诗具有很强的感染力。这也许是理性和道义的力量在诗歌中得以体现的缘故。他常常使用散文化的句子,没有更多的修饰,显得自然流畅,有时甚至显得直率。米沃什的思想明晰,沉郁,甚至忧伤。就精神气质讲,米沃什属于古典主义,代表着欧洲文化的传统。晚年的米沃什,他的观念形态是一种无可避免的世界性杂糅,并在诗歌中重拾古希腊和拉丁诗歌的传统。 

获奖记录

文学类
获奖时间 奖项名称 获奖结果
1980 诺贝尔文学奖 获奖
1978 纽斯塔特国际文学奖 获奖

人物评价

“以毫不妥协的敏锐洞察力,描述了人类在剧烈冲突世界中的赤裸状态”。——诺贝尔文学奖颁奖词

“我们时代最伟大的诗人之一”。——约瑟夫·布罗茨基

“切斯瓦夫·米沃什的伟大在于,他具有直抵问题核心并径直作出回答的天赋,无论这种问题是道德的、政治的、艺术的,还是自身的——他是这样一种人,这种人拥有暧昧难言的特权,能比我们认知和承受更多的现实。”——爱尔兰诗人西缪斯·希尼

后世纪念

纪念会

2011年6月30日,波兰驻华大使馆、世界诗人大会中国办事处和中国诗人俱乐部联合于当日在CCTV老故事频道一楼演播厅举行学术纪念会,同时推出米沃什生平与作品图片展。

5877

免责声明:本站词条系由网友创建、编辑和维护,内容仅供参考。

以上内容均为商业内容展示,仅供参考,不具备专业问题解决服务,

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的专业人士。

如您发现词条内容涉嫌侵权,请通过 948026894@qq.com 与我们联系进行删除处理!

一秒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