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秋综合症
悲秋综合症,是指在秋天因景色萧瑟而使人产生的凄凉、苦闷之感,甚至焦虑、抑郁情绪。入秋要注意调适心情,谨防“悲秋综合症”。
简介
换季是人们的身体对气候最敏感的时候,郁闷的心情也容易趁虚而入。秋天来临,草叶飘零,容易让人产生萧瑟、凄凉之感,人体生物钟也因不适应日照时间长短的变化,导致生理节律紊乱和内分泌失调,进而使得情绪与精神状态受到影响,“心理亚健康”一触即发,甚至出现焦虑、抑郁,患上“悲秋综合症”。
调查显示,约高达38%的抑郁症患者,会在秋冬季抑郁发作,秋季的自杀率也是全年中最高的。而至少15%的普通人群,也会在秋天有抑郁情绪的体验,这就是中国常说的“悲秋”。
表现
1、情绪低落、忧伤、悲观。
2、食欲和睡眠质量下降。
易患人群
患上“悲秋病”的往往是一些平素对寒冷比较敏感的人群,常年在室内工作、体质较弱或极少参加体育锻炼的脑力劳动者,女性患者较多,年龄主要集中在20岁至50岁之间。
原因
1、对气温敏感的人,对其他很多外在变化都比较情绪化和敏感,比如看到秋天的落叶,秋风萧瑟景像,会产生负面情绪;
2、转换季节会导致人体生理节律紊乱和内分泌失调,因而出现情绪和精神状态的紊乱失常。
3、无论抑郁情绪、抑郁状态、抑郁症还是抑郁性神经症等等,我们可以将他们看成是“心理感冒”,在现代社会中有发病增高的趋势,在环境改变、压力增大、遭遇挫折等外因的作用下,如果没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又不善于调整心态,不主动调整情绪,就常常容易出现抑郁。
预防
1、心理调节:预防“悲秋”,最有效的方法是心理调节,保持乐观情绪。
2、改善营养:尽可能食用牛奶、蛋、水果,补充蛋白质与钙质的摄取量,以增强耐力与意志力。
3、充足睡眠:每天尽量争取在晚上10点前入睡;要早睡早起;中午适当小睡10到20分钟。
4、情感宣泄:多结交朋友,找知心的、明白事理的亲友,向其倾吐心里话。
5、参加锻炼:体育锻炼能使人体产生一系列的化学变化和心理变化,较适宜的运动项目有慢跑、户外散步、跳舞、游泳、练太极拳等。无论生活、工作还是学习中的挫折和种种不愉快是可以克服的,欢乐是自己体验的,良好的情绪是自我创造的,而这一切的关键是需要人的主动参与,进行积极有效的自我认知矫正、自我心态调整、自我行为矫正等,主动地接受现实、适应环境,善于摆脱困境、勇于战胜困难,则每一个人都会战胜它 。
治疗
1、轻中度抑郁,可以借助常喝花茶、常饮麦片粥等加以改善。
2、对于中度抑郁患者,常用的药方有甘麦大枣汤、逍遥散等;常用的药物有天麻、灵芝、郁金、绿萼梅、代代花、大枣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