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颈龙
蛇颈龙是已灭绝的蛇颈龙属海生爬行类的统称,属双孔亚纲鳍龙目,是一类适应浅水环境中生活的类群,个体较大,且长颈,因以得名。从三叠纪晚期开始出现,到侏罗纪已遍布世界各地,白垩纪末灭绝。蛇颈龙体型硕大无比,是海洋中的霸王,与鱼龙类一起统治着中生代的海洋。
简述
一类个体较大的水生爬行动物。 因有长而灵的颈部而得名。 体躯宽扁,四肢成鳍脚。 生活习性似现代海狮,基本上在海洋中生活,以鱼类为 食。可分为长颈蛇颈龙和短颈蛇颈龙。生存于侏罗纪至 白垩纪。产自四川威远的“威远中国上龙”,以及产自广 西扶绥的“扶绥中国上龙”,即属此类。
外形特征
该属动物长约4.5公尺(米),具有宽而扁的身体、较短的尾,颈部长而可弯,鼻孔远在后面,位于眼附近,腭几乎是硬的,腭生有长的尖齿。很可能通过摆动头,穿过鱼群而摄食,显然能使用其桡足,向前或向后游泳,甚至以身体为轴而侧旋。其演化历史的早期,分成两个主要类群︰上龙短颈类型,颈短、头细长;薄片龙,头较小,颈长似蛇,可以作很大弯曲。后来的演化,以体积极度增大为标志。
蛇颈龙属(Kronosaurus)为来自澳大利亚的早白垩世上龙,长约12公尺(米),仅头骨即占去约3.7公尺(米)。薄片龙属(Elasmosaurus)其颈部有76个颈椎,长达13公尺(米)左右,头和颈约占体长的一半。
蛇颈龙的外形像一条蛇穿过一个乌龟壳:头小,颈长,躯干像乌龟,尾巴短。头虽然偏小,但口很大,口内长有很多细长的锥形牙齿,捕鱼为生。许多种类的身体非常庞大,长达11~15米,个别种类达18米。四肢特化为适于划水的肉质鳍脚,使蛇颈龙既能在水中往来自如,又能爬上岸来休息或产卵繁殖后代。蛇颈龙类可根据它们颈部的长短分为长颈型蛇颈龙和短颈型蛇颈龙两类。
长颈型蛇颈龙主要生活在海洋中,脖子极度伸长,活像一条蛇,身体宽扁,鳍脚犹如四支很大的划船的桨,使身体进退自如,转动灵活。长颈伸缩自如,可以攫取相当远处的食物。
短颈型蛇颈龙又叫上龙类。这类动物脖子较短,身体粗壮,有长长的嘴,所以头部较大,鳍脚大而有力,适于游泳。
生活习性
传统理论认为蛇颈龙在海洋中主要以鱼、鱿鱼和其他游水动物作为食物,其实不然,在化石中竟发现蛇颈龙肠胃中残留着蛤蜊、螃蟹和其他海底贝类动物,这证明蛇颈龙的食谱要更为广泛,不仅仅局限于猎食游水鱼类,还可以利用长长的脖颈伸到海底寻觅各种贝壳类、软体类动物。
英国莱斯特市新沃克博物馆蛇颈龙专家理查德·福雷斯特表示,早在1920年科学界就曾猜测蛇颈龙有海底觅食的可能性。福雷斯特说,“蛇颈龙长着细长而单薄的牙齿,从它的牙齿结构上看,它虽具有食肉习性,但是它的牙齿并非很适合撕咬猎物,而是更适合在海底寻觅软体生物作为食物。”
福雷斯特还指出,此项研究之前,古生物学家在瑞士远古海底沉积层中发现一处“可疑”痕迹,在沉积层中明显有一处凹槽,他们依据沉积层所处时代猜测这可能是蛇颈龙留下的痕迹。
但是蛇颈龙为什么会在海底留下明显凹槽呢?基于这项最新研究发现,我们不难看出海底沉积层的“可疑”痕迹更加有力证实了蛇颈龙有海底觅食习性,这应当是它在海底寻找软体生物时留下的痕迹。
在白垩纪末期,蛇颈龙渐渐退出海洋霸主的位置,与恐龙走向灭绝之路,而体积庞大、更为凶猛的沧龙成为了海洋中强大的掠食者。蛇颈龙之所以适应海底觅食习性,是由于海洋世界中蛇颈龙不再是唯一的霸主,沧龙有着强有力的牙齿,能够大肆撕咬其他游水鱼类,在与沧龙的猎食竞赛中,蛇颈龙仍保留着猎食游水鱼类的习性,但在自然界“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自然进化法则下,迫使蛇颈龙渐渐改变了猎食策略,适应了如何利用灵活修长的脖颈在海底寻找软体、贝壳类食物。
几乎所有的蛇颈龙在水中的推力都是由前肢体像企鹅一样拍打水面所形成。在模拟中,这种爬行动物的后肢被固定不动,却仍然游得相当好,但是如果没有前肢,则它们非常难产生有效的动作。正因为这种区别,蛇颈龙的前肢和后肢是否同步移动变得并不重要:它们的后肢有可能是用来调整方向和稳定身体,而不是产生推力。
生长繁殖
美国研究人员发现,蛇颈龙的繁殖方式与多数爬行动物产卵孵化不同,是“胎生”。马歇尔大学副教授罗宾·奥基夫等人对1987年发现、保存在洛杉矶县自然历史博物馆的一具蛇颈龙化石进行了分析。他们发现,化石是一个腹中带着幼仔的雌性蛇颈龙,体长超过4.6米,生活在距今7200万至7800万年前的白垩纪。腹中幼仔体型较大,有近1.5米长,骨骼相对完整,不大可能是被大蛇颈龙吃下肚子的。这表明蛇颈龙是直接生出幼仔,不像多数爬行动物那样产卵然后孵育后代,这种生育方式被称为卵胎生。而且蛇颈龙不像其他爬行动物那样一次产下多个后代,而是生育单个的大体型后裔。
分布范围
化石见于上三叠纪到下侏罗纪,直到上侏罗纪。分布广泛,遍布东半球;也见于南美地层。北美和别处的有关类型,持续到白垩纪末。
考古发现
2009年英国考古学家取得重大突破,他们发现了类似尼斯湖怪的生物化石。科学家进而推断这种动物2亿年前生活在在英吉利海峡中。这一重大考古发现发生在英国多塞特郡的海滨城市莱姆里杰斯(Lyme Regis),在这座城市有世界自然遗产“侏罗纪海岸”。考古学家正是在侏罗纪海岸的石灰石岩中发现了类似尼斯湖怪的生物化石。考古学家花费数月时间把数十块骨骼化石拼装起来,试图还原这只长12英尺(约3.6米)的蛇颈龙。这种海洋两栖动物长有细细的长脖颈和细长尾巴,四个巨大的阔鳍,像剃刀一样锋利的牙齿,以捕食其他海洋动物为生。蛇颈龙生活在距今大约1.5亿年到2亿年之前,当时是侏罗纪时代。当时的英吉利海峡是水位不深的热带海洋。遗骸是由化石专家特蕾西-马勒在莱姆里杰斯附近的蒙默思海滩岩石下发现的。她先是在石灰岩中发现了一块骨骼。后来她和她的搭档、化石专家克里斯-摩尔又返回蒙默思海滩,结果又找到了四块骨骼。
专家们仔细研究了这种古生物的骨骼,惊奇地发现一种食肉恐龙对“湖怪”的尸体进行了咬啮,因为其骨骼上留下了恐龙的齿印。经过进一步发掘,共找到了150块椎骨和部分头骨和颚骨,颚骨上还留有一颗牙齿。
摩尔表示,“尽管只是发掘出蛇颈龙的骨头碎片,但是人们能够清楚地看到它的面貌。尾骨还在原来位置,一些背骨还在原位,颈骨也保持在原来位置。”摩尔说一些骨骼上能够看出被
咬啮的痕迹。“骨骼上边留有齿印,这具尸骨曾经被其他凶狠的海洋两栖动物撕咬成两半。”摩尔说撕咬蛇颈龙尸体的可能是食肉的鱼龙。据悉,英国政府下属机构“自然英格兰”同“侏罗纪海岸世界遗产”管理者一道把蛇颈龙遗骸发掘出来,以防止其遭破坏或被海水冲刷腐蚀。不过“侏罗纪海岸世界遗产”科技部门负责人理查德-埃德蒙斯表示挖掘这具古生物化石有可能破坏这条菊石通道。埃德蒙斯说,“蛇颈龙遗骸非常罕见,全世界已知的只有10具完整的或部分蛇颈龙遗骸化石。我为此工作了30多年只发现了这唯一一具蛇颈龙骨骼化石。
埃德蒙斯还说,“化石被发现的地点非常敏感,因为其位于著名的、有标识意义的菊石通道上。”莱姆里杰斯的悬崖和海滩属于世界遗产侏罗纪海岸的一部分。蓝石灰岩石群有大量侏罗纪初期的遗迹,那个时期优质的化石很稀少。很多遗迹保存良好,一些重要物种的标本完整。许多恐龙和其他史前爬行动物的遗迹在莱姆里杰斯被发现。
海洋深处的生物圈相对比大陆稳定,沉寂在海底最深处那片黑暗环境以现代的科技实力不可能探究完全,史前一次次大撞击大陆导致大型原始生物近乎灭绝,但数百至千米有几分幸运,可供一些海洋生物逃避灾难,矛尾鱼、海鳗、剑吻鲨、银鲛等史前古老的活化石依然可见,七千万年前生存的海洋恐龙的存在也不无可能。现今有地下暗河的湖泊或海洋多有未知大型生物诸如海蛇之类出现,一些科学家认为近代目击事件中的“海怪”可能是蛇颈龙,这种长颈爬行动物生存在恐龙时代,或许目击事件中的海怪是存活至今的少量个体。神秘海洋的探索还依赖科技的发展,或许蛇颈龙未来真的重现在我们的视野中。
1933年,尼斯湖旁兴建公路,自此目击湖怪的报告明显上升。其中2000年有12次,2002年有4次。坊间普遍认为湖怪是种蛇颈龙。
尼斯湖位于英国苏格兰北部深约213~293米,长约39公里,平均宽度为1.6公里。它是淡水湖,终年不冻。湖中鱼虾众多,水鸟翔集。尼斯湖水怪传说一向都是蛇颈龙一般的生物。所以蛇颈龙没有灭绝潜藏在尼斯湖中。
胃石之谜
经过研究,科学家在一些蛇颈龙胃部的化石中发现了小石头,它们可能为了使自己在水中游动而吞下石头来增加体重。据科学家估计一只成年蛇颈龙的总重量为1000公斤,是一个成年人体重的14倍。蛇颈龙在逃脱追杀的时候必须借助那长长的脖子来调整方向,它那脖子又长又灵活,能帮助它扭转身体使它能够自由地四处游逸。如果它的脖子出了问题,将会对它的游泳逃避危险产生非常大的影响。
上龙类适应性强,分布广泛,当时的海洋和淡水河湖中均有它们的种类生活着,是名副其实的水中一霸。薄鳍蛇颈龙颈椎多达71节。
在对于蛇颈龙的研究中,研究人员曾发现蛇颈龙的胃中有数量不等的磨光鹅卵石,这种磨光鹅卵石被称为胃石,多年以来,蛇颈龙的胃石在科学界一直是富有争议的话题。
蛇颈龙体型庞大,它的脖颈与体躯不成正比,就像一条大蛇穿在乌龟壳中,由于它特殊的身体构造,使得它不能将四肢抬起超过臀部将身体完全潜入水中。因此,主导理论认为,蛇颈龙在猎食中不能很灵活地潜入水中捕捉猎物,于是吞下许多鹅卵石帮助减少浮力不再漂在水面上。据悉,研究人员在对澳大利亚出土的这两具蛇颈龙化石分析过程中,发现其中一具蛇颈龙胃部竟包含着135块胃石。
胃石在蛇颈龙胃中究竟实现着一种什么功能呢?在对这两具蛇颈龙化石胃部残留物的分析中,疑问又有了新的进展。纽卡斯尔大学的麦克亨利认为,蛇颈龙体内胃石的主要作用可能是帮助消化,蛇颈龙在海底觅食会吞下许多蛤蜊、螃蟹等带有甲壳的动物,胃中难免会留下难以消化的贝壳残物。正是这种鹅卵石在胃中将难以消化的贝壳磨碎促进蛇颈龙的食物消化,长时间之后鹅卵石也被磨得十分光滑。
麦克亨利指出,胃石有助于消化与早先科学家所提出胃石控制浮力的理论并不产生冲突,有可能胃石至少具有这两种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