棒爪龙
棒爪龙是一种发现于意大利的小型兽脚类恐龙。目前,该属下只有一种,即模式种萨姆奈特棒爪龙。棒爪龙的化石于1981年被一位业余古生物学家发现,并于1998年正式命名。棒爪龙之所以引起科学界广泛的关注是因为它的化石保存了大量的软组织,使得古生物学家能够直接观察不同脏器结构的相对位置以及消化道的不同位置的食物残渣,同时甚至能直接在标本上观察到诸如血管这样的微观结构。也正是因为保存的非常完整,精美,这件化石被非常仔细的描述过。棒爪龙的标本是一件幼年个体,大多数古生物学家认为它属于美颌龙类,但也有少数人认为它属于鲨齿龙类。
命名由来
属名是为了纪念地质学家西庇隆·布雷斯拉克(Scipione Breislak),意为“Scipione Breislak的爪子”,种名则是用化石发现地贝内文托省的旧称萨莫奈(Samnium)。非常令人奇怪的一点是,“棒爪龙”这个译名与拉丁名的原意不符。类似的中译名与拉丁名原意不符的情况还存在于属于有鳞类的“沧龙”和“海王龙”。
基本信息和形态学
棒爪龙目前只有一件标本,即正型标本SBA-SA 163760,是一件几乎完整的标本,保存了近乎完整的骨骼,还有很多脏器结构,软组织,肌肉组织,血管,食物残渣等。
棒爪龙具有以下的特征组合可与其它兽脚类恐龙区分:前颌骨具有5颗牙齿。鳞骨降突的远端略呈方形。腕骨只有两块,桡侧腕骨和远端腕骨1+2。远端腕骨1+2呈透镜状,近端压扁,不具备半月形腕骨的形状。远端腕骨1+2愈合的非常彻底,看不到任何骨缝。手部第三指的长度大于第一指,约为1.23倍。坐骨闭孔突远端呈方形。肠骨前髋臼突的前凹陷发育较弱且朝向前方。鳞骨和方颧骨不接触。背椎神经棘较为低矮,且前后向延伸。第一手指的爪尖差不多达到第二手指第一指节骨的远端。第一手指第一指节骨的直径大于桡骨最细处的直径。手部的第二指和第三指的爪子曲率较小,比较短,宽。背椎椎体没有气孔。头部相对较大。吻端最靠前的牙齿没有锯齿。颈肋非常纤细。耻骨远端没有前突,但是有后突。
系统发育位置
菲利.森特2012年的系统发育分析支持棒爪龙属于美颌龙类,并于侏罗猎龙的亲缘关系最近,二者构成了一个姐妹群。另外一些基于大矩阵的分析没有加入棒爪龙。
骨组织
棒爪龙的头骨的一些骨块(如右侧鼻骨、右侧额骨)以及耻骨、坐骨和一些附肢骨还保存有骨外膜。
韧带和软骨
从第9节颈椎到背部,椎体之间的关节还保存有关节囊。神经棘之间还保存有韧带的痕迹。透明软骨在肱骨的近端和远端关节,尺骨远端关节,掌骨近端和远端关节,一些手部指节骨关节,肠骨耻骨柄,耻骨近端,股骨远端关节以及胫骨和腓骨的近端关节有所保存。
呼吸系统
棒爪龙的呼吸系统结构保存的比较少,没有任何证据显示肺部被保存下来,也没有保存任何气囊。唯一保存下来的呼吸系统结构是一小段气管,大约包括10个气管环。每个气管环的平均长度为0.33毫米。
肝脏和胸腺
在胸部靠前的位置有一团红色的结构,略微呈圆形,直径约为17毫米。在棒爪龙的定种描述文献中,这一结构被认为是腐烂的肝脏,而红色素则是来自于肝脏中的血液。2011年的一项研究使用扫描电镜发现这团结构中包含有褐铁矿,可能是由血红蛋白转化而来。同时研究还表明这团结构中可能存在胆绿素,是胆汁中常见的一种成分。另外一个可能保存下来的器官是胸腺,位于颈部的基部。
消化系统
棒爪龙的标本保存了消化道的一部分。在胸腺的位置处有一小团食物残渣,代表了食道。在第九节背椎的下方是胃,里面也有一些猎物的残骸。棒爪龙的胃可能分为两个部分,前胃负责分泌消化酶,后胃负责进行机械研磨。在胃靠后的位置保存的是它的十二指肠。十二指肠的依然保存了一些粘膜细胞和结缔组织,还有肠系膜血管。位于腰带的前腹侧保留了一小段空肠。盲肠部分没有保存。在腰带的后腹侧面还保留了一小段直肠。整体来讲,棒爪龙的消化系统比较短宽,能够高效的处理食物。除此之外在消化系统表面还保存了很多内脏肌。在颈部和腰带处还保存了一些体肌。
角质鞘
角质鞘在所有保存下来的手部指爪上都有发现。如果考虑角质鞘的话,指爪的长度还会多向前延伸40%。
表皮衍生物
棒状龙的标本没有保存任何的鳞片和羽毛,但是由于大多数美颌龙类都有羽毛保存,所以作者们认为它有原始的羽毛。
食性
棒爪龙的消化道内保存了一些小动物残骸有助于古生物学家研究它的食性。在食道内保存了一些小的鳞片和骨头。在尾部还保存的一些小骨头,包括两块跖骨,一节尾椎和一块尺骨的残骸。推测这些残骸属于一只小型的鳞龙类。十二指肠中还保存了一些小蜥蜴的鳞片和一节鱼的椎体。空肠部分则发现了好几节鱼的椎体。在直肠部分还发现了鱼鳞。整体来讲,棒爪龙的食性和其它同体型的美颌龙类比较接近,但是鱼体型更为巨大的中华丽羽龙有较大差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