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边龙舌兰
金边龙舌兰(学名:Agave americana var. marginata Trel.)是天门冬科龙舌兰属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叶丛生边缘有黄白色条带镶边,有紫褐色刺状锯齿;圆锥花序黄绿色,花药丁字形着生;蒴果长椭圆形;种子扁平黑色。10年开花,结实后即枯死。金边龙舌兰原产于美洲沙漠地带,在中国的华南、西南亚热带地区广为栽培。喜光喜温热气候;耐干旱瘠薄不耐涝,喜疏松透水的土壤。主要繁殖方式为分株和播种繁殖。
叶片坚挺美观、有色彩,是优良的观叶植物,可布置于花坛、公园、草坪等绿地,也可盆栽观赏。其叶纤维强韧、耐腐,还可编绳缆。它还能吸收二氧化碳、净化室内空气,对甲醛、苯和三氧乙烯等多种有害气体具有较强的吸收能力。
形态特征
金边龙舌兰形态与原种龙舌兰形态很相近,为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茎短、稍木质;叶丛,呈莲座状排列,肉质剑状,主要呈绿色,生边缘有黄白色条带镶边,有红或紫褐色顶刺,叶子厚,坚硬较松散,冠径约3米,底部叶子较软,匍匐在地,较大叶子经常向后反折,少数叶子会向内折。叶长1-1.8米,宽12.5-20厘米,叶基部表面凹,背面凸,至叶顶端形成明显的沟槽;叶顶端有1枚硬刺,长2-5厘米,叶缘具向下弯曲的疏刺。
大型圆锥花序高4.5-8米,黄绿色,上部多分枝;花簇生,有浓烈的臭味;花被基部合生成漏斗状,黄绿色;雄蕊长约花被的2倍,丁字形着生;蒴果长椭圆形,长约5厘米。种子扁平黑色。开花后花序上生成的珠芽极少。一般5-10年生植株可开花。结实后即枯死。
产地生境
金边龙舌兰原产于美洲沙漠地带, 在中国的华南、西南亚热带地区广为栽培。喜光喜温热气候;耐干旱瘠薄不耐涝,喜疏松透水的土壤。
繁殖方法
金边龙舌兰主要繁殖方式为分株和播种繁殖。
金边龙舌兰可以进行分株繁殖,但繁育速度较慢,采用组培法繁殖更佳。
采摘:采摘金边龙舌兰茎段时应避开阴雨天,尽量选择在晴天中午或下午,以降低其组织培养过程中的污染。
组培:金边龙舌兰组织培养的最佳消毒方法为0.1%氯化汞消毒10分钟,时间过短,外植体污染会较为严重,时间过长,外植体的褐化程度会加深;诱导分化的最佳培养基为MS+6-BA2毫克/升+NAA0.2毫克/升+KT1.0毫克/升,金边龙舌兰丛生芽分化率、增殖效率相对较高;诱导生根的最佳培养基为MS+0.4毫克/升NAA,其生根率为100%,且长出的根系健壮,数量适中,根长1.5厘米左右。
炼苗:在金边龙舌兰组织培养过程中,应注意培养瓶的相对温度,这是克服玻璃苗产生的重要措施。在炼苗、移栽时,应待组培苗根系发育完整且根长达到4-5厘米时再进行,先置于荫棚内利用散射光炼苗4-5天,以提高幼苗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炼苗结束,小心取出瓶内苗,洗去黏附在根系上的培养基,并使用杀菌剂对其进行消毒处理,再移植到土质疏松的基质上,最初10-15天应通过喷雾或罩上透明的塑料膜以保持较高的湿度,后把植株搬入温室遮阴栽培3周,并逐渐降低湿度并增加光强,最终确保小苗在正常的温室或田间条件下生长。
栽培技术
光照:生长期需要充足的阳光,光照不足会使植株徒长,植株松散、瘦长,叶片变薄,从而导致经济价值严重降低。
基质:对栽培基质或土壤要求严格,须有一定的颗粒度和有良好的排水透气性,常采用腐叶土、粗沙、炉渣、贝壳粉等材料配制基质,以增加排水透气性,防止根系受损。
水分:金边龙舌兰叶片若被水浇或雨淋易患褐斑病,破坏了植株的整体美。故需防止被雨淋。
主要价值
药用
据《南宁市药物志》记载,金边龙舌兰味苦、辛,性凉,可清肺止咳、凉血止血、清热解毒。含有甾体皂苷、呋甾醇糖苷、苷元有海柯皂苷元、替告皂苷元等化学成分;现代药理研究显示还有抗炎、轻泻、利尿等作用。且有一定的抗菌消炎作用,煎剂可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等。
观赏
金边龙舌兰叶片坚挺美观、有色彩,是优良的观叶植物,可布置于花坛、公园、草坪等绿地,也可盆栽观赏。
经济生态
金边龙舌兰其叶纤维强韧、耐腐,还可编绳缆。它还能吸收二氧化碳、净化室内空气,对甲醛、苯和三氧乙烯等多种有害气体具有较强的吸收能力。
金边龙舌兰能释放负离子,改善周围环境小气候,提高人体舒适度,增强人体的免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