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创建
11.7K
3028

南京云锦织造技艺

南京云锦织造技艺,是南京的传统技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同时属于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南京云锦织造技艺“通经断纬”等核心技术运用,在构造复杂的大型织机上,由上下两人手工操作,用蚕丝线、黄金线和孔雀羽线等材料织出华贵织物,如龙袍。南京云锦织造技艺有着完整的体系,是人类非凡创造力的见证。2006年5月20日,南京云锦织造技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9月30日,中国南京云锦织造技艺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批准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南京云锦的历史

南京气候湿润,盛产蚕丝、织染植物和金线,而秦淮河水非常适合漂洗。南京云锦的产生和发展,既与南京的建都史紧密结合,又与南京作为中国东南地区重镇的历史地位密切相关。417年,东晋大将刘裕(刘宋开国皇帝,363~422)在南京建立“斗场锦署”。根据文献记载,云锦之名最早出现于南朝,当时特指加饰金银箔的织金锦。 

 元明清三代是南京云锦的大发展时期。1280年,元朝政府在南京设立了东织染局和西织染局。1368年,明朝廷在南京设立了内织染局、神帛堂和供应机房。1663年,清政府在南京设立了江南织造局,专门负责织造宫廷和官用云锦。中华民国时期,因为新技术、新材料的发展和社会风尚的变化,南京云锦业止步不前,逐渐式微。 到1949年,南京云锦的许多技艺已经失传,许多优秀的传统纹样也零落散失。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地方政府的大力扶持下,南京云锦很快恢复生产和销售。

3028

免责声明:本站词条系由网友创建、编辑和维护,内容仅供参考。

以上内容均为商业内容展示,仅供参考,不具备专业问题解决服务,

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的专业人士。

如您发现词条内容涉嫌侵权,请通过 948026894@qq.com 与我们联系进行删除处理!

一秒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