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展人
具备研究和阐释展品的专业能力,具有同观众交流、选取展品、公共宣传、文物收藏与保护等多方面的综合能力,能够兼顾博物馆运营中涉及展览全方位过程的博物馆职业人员。
“策展人”一词译自英文curator,14世纪中叶被首次使用,指监督者、管理者和守护人。随着16世纪私人博物馆的兴起,curator成为一个代表职业的词汇,指在收藏机构负责藏品研究、保管和陈列的专职人员。由于博物馆理念和实践的发展,curator的角色和职责也相应改变。19世纪中叶后,curator指具备某一藏品领域的专业学术素养,并能对藏品研究进行阐释与传播的博物馆通才。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尤其是20世纪60年代后,curator指在自己看护的某一藏品领域有知识素养和受过专业训练,并对藏品的整体状态和范畴负责的人。21世纪以来,curator的含义又发生变化,其内涵又一次丰富起来,融合了制作人、行政人员、展览策划员、教育工作者和管理者以及组织者的职能。
中文中并没有与curator相对应的词汇。20世纪80年代初,台湾陆蓉之将curator译为“策展人”,这一概念最初由艺术界引入大陆地区,而后在博物馆界使用起来。博物馆学界对curator的翻译各有不同,包括研究馆员、研究员、业务主管、管理人、主任研究员、管理主任、负责人、馆长、学艺员、策展人等。对“策展人”这一译名,博物馆学界仍有相当争议。一种观点认为,“策展人”一词的运用在中国已经成为一种比较普遍的态势,因此该词是所有译本中最恰当的对应词;另一种观点则认为,中西方背景下的策展人在财政、管理等方面存在体制性差异,因此是否在中国推行策展人这一译名仍然有待商榷。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首都博物馆、广东省博物馆、湖南省博物馆、南京博物院等博物馆都开始践行策展人理念,制定并实行策展人制度。
国际博物馆协会给curator的定义为:博物馆收藏的看护人——保管、登录、文保记录与监督,发展人——向馆长提供建藏提议,研究者——课题与信息发布,优化者——策展、出版与公众项目,管理人——馆长监督下的藏品预算与人事。 优秀的策展人,需要熟悉博物馆的运营规律,对藏品有足够深入的了解和研究,并熟悉与展览主题和内容有关的各种专业知识,尽可能地掌握艺术、美学和现代化科技表现的手段和方法,同时还应具备总体协调能力,并且能够培养一支既能筹办展览,又能进行学术研究的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