傩
源于远古时代的驱镇巫术,根植于自然崇拜、神鬼崇拜等观念。
人们佩戴面具模拟凶神恶兽、伴以歌舞号咷,目的为驱鬼逐疫、求福禳灾,发端于夏商,形成于周。
类型
依据历史渊源、参与对象和活动场所等特征,可将其分为宫廷傩、军傩、寺院傩和乡傩四大类。宫廷傩在古代典籍中多有记载,如《礼记·月令》载,傩一年举行3次,即季春、仲秋与季冬,尤以冬季为甚,因上下同行,最具规模,故又称“大傩”。随着封建政权的瓦解,如今宫廷傩早已匿迹。军傩始自古代的军社,古人出征前必先举行祭社仪式,宣扬战争是神的意志,以鼓乐振奋军心。随着时代的推移,屯军的后裔把军社活动保存下来并与地方民俗相结合,流变为乡傩。寺院傩是巫傩与藏传佛教结合的产物,流行在西藏、青海、四川、内蒙古和北京。乡傩则根植于农耕文化,与久远的社祭息息相关,至今仍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乡傩可再分为师道傩、宗族傩、社火和行傩。其中,师道傩由分属不同民间巫道教派的师公、端公主持,以歌舞事神,替农户了愿、驱邪。宗族傩一般不需巫师主持,而是由宗族、自然村的族长或轮值香首承应,每年或数年定期举行,与社祭有密切关系,通常不帮人家举行坛醮法事。社火,亦称社赛、赛戏,是一种地域性的驱傩,像山西长子的队戏、河北固安的打黄鬼,参与者均达万人以上。行傩的特点则为走乡串户,如“打呀呵”(打夜胡)、“送傩神”“旱龙船”等。 这些绚丽多彩的巫傩活动,又分属巴蜀、荆楚、百越、中原、江淮、青藏、西域等文化圈,呈现出各自的面貌。从活动的规模来看,还可分为神会型和坛醮型两类。神会型如汉族的傩神会、藏族的雪顿节、京族的跳天灯等,均与民俗信仰相结合,成为定期的地域性聚戏。坛醮型则多由信奉者邀请,在还愿、禳灾、祝寿、荐亡时由法师主持,在农户举行。如湘、黔、川、渝、桂、鄂、苏一带的傩堂戏、师公戏、僮子戏等皆是。
活动
总括各地傩事活动,可分为傩仪、傩舞和傩戏3种形态。但各地并不一致,有的只行傩仪,有的兼有傩仪和傩舞,有的三者兼具。首先,傩仪为傩事活动贯彻始终的主要形式,宗族傩的程序比较简单,由请神、侑神(娱神)、送神3部分组成,每部分可分若干细节。师道傩则有较复杂的科仪。不同目的有不同名目的仪式,其科仪也不完全相同,比如逐疫便是傩仪的主要组成部分,汉代宫廷大傩的核心目的即为逐疫;社祭则是乡傩的主要内容,它反映了农耕社会对土地的崇拜。此外,还需视愿家的要求和经济能力,来决定举行全部或部分的仪式。第二,以歌舞事神的古巫,起初就把舞蹈与傩事相结合,可分为礼神型的巫舞和降神型的世俗舞,统称“傩舞”。巫舞常作为仪式的组成部分穿插于请神、礼神活动中,巫师戴法冠、穿法衣、手捏诀、脚踏罡,并执法器朝一定方位舞踊,唱各种神歌。因为古代巫与尸有严格的分工,巫是主持仪式、施展巫术的降神者,尸是神灵的依附者,故巫师请神的舞蹈不戴面具、不涂面。而世俗舞因在傩坛上被视为神灵或古人亡灵降临,兼及万物化生的神话普及和酬神乐舞的演述功能,故要穿着戏衣,并戴假面或涂面;现已与民间社赛民俗相融合,多具有地方特色。第三,脱胎自傩仪的傩戏,其戏剧观不同于供观赏的戏剧,演员也不称“扮”,而称“搬”“扛”或“打”,并视自己的演出为神灵的依附。故傩戏的演员有许多禁忌,如戴面具前必须沐浴更衣、焚香礼拜,仍保持着过去灵魂附体的民间信仰。从巫术演化而来的戏剧,目的是搬神降临,达到福佑包括参与者在内的一方群众。所以它的演出对象不是观众,而是仪式的参与者。有学者将此类戏剧称为“泛戏剧”“准戏剧”“前戏剧”或是“仪式性戏剧”,以与主流的“观赏性戏剧”相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