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1K
6899
林徽因
(1904-06-10~1955-04-01) 中国现代女作家、建筑学家。本名林徽音(1934年为避免同一位海派男作家林微音混淆,始改名徽因)。
福建闽侯人。生于杭州,卒于北京。1919年随父亲林长民到英国伦敦读中学,其间结识了正在英国求学的徐志摩。1921年回国后开始文学创作,写有诗和散文,成为新月派的一员。1923年赴美留学,在费城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系学习,毕业后又在耶鲁大学学习戏剧舞台布景。1928年3月,林徽因与梁思成结婚,同年9月,夫妇二人受聘东北大学,并为其创办建筑系。1930年,二人一起加入中国营造学社。1931年,林徽因患肺结核回京休养期间开始写诗,《“谁爱这不息的变幻”》《那一晚》等代表性作品都写于这个时期。
九一八事变后全家迁居北京,林徽因在与梁思成一起从事古建筑研究的同时,文学创作和文学活动也进入旺盛期。她在发表新诗、小说、散文、戏剧的同时,还参与了《大公报·文艺副刊》的编辑、评奖,加入由叶公超、闻一多等人创办的学文社,成为朱光潜主编的《文学杂志》编委会成员,是京派作家群中较为活跃的一员。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梁林夫妇举家南迁,途径天津、长沙,终抵昆明,1940年随中国营造学社迁至四川南溪县李庄,在离乱贫病之中始终坚持古建筑研究。
抗战胜利后,梁思成、林徽因任教于清华大学建筑系。1947年至1949年是林徽因第二次写作高潮期,在《大公报·文艺副刊》《文学杂志》等刊物上发表诗文多篇。1949年,林徽因参与了中华人共和国的国旗、国徽和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设计工作,并作为一位美术家参与了景泰蓝工艺改造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