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剧运动
1924年,在美国学习戏剧的余上沅、赵太侔与闻一多、张嘉铸等人组织了中华戏剧改进社,筹划回国以后发起一个爱尔兰文艺复兴式的“国剧运动”。1925年余上沅、赵太侔等回国后选择北京作为基地,试图建立北京艺术剧院,遭到失败后又乘重建国立北京艺术专门学校(国立北平艺术专科学校前身)之机,成功地增设了戏剧系,由赵太侔任系主任,余上沅任教授。他们以新月社部分成员和陆续回国的留美中华戏剧改进社社员为主,成立了旨在“研究戏剧艺术,建设中国新国剧”的中国戏剧社。该社因组织松散而终无作为,但是作为“国剧”建设的艺术理想却使得一群留学生回国后做起了“民族文化的国剧建设的梦”。 1926年6月,余上沅在胡适、徐志摩的支持下,在北京《晨报副刊》上开辟了《剧刊》周刊,他自任主编,主要撰稿人有赵太侔、闻一多、张嘉铸、熊佛西、顾一樵等。《剧刊》出了15期,发表有关戏剧理论、中外戏剧比较研究、舞台美术及表演技巧的各类文章约40篇,反映了国剧运动倡导者的艺术思想。后经余上沅选编成《国剧运动》出版。
作为一种戏剧思潮,国剧运动的基本理论主张有两个方面:其一,崇尚“为艺术而艺术”的唯美主义戏剧观,强调戏剧本体的意义和价值,并以此批评五四以来中国话剧中的社会问题剧是“艺术人生,因果倒置”;其二,以“纯形艺术”的观点,赞扬中国传统戏曲的程式美、写意美,进而提倡将传统写意戏剧与西方写实戏剧结合,实现“古今同梦的完美戏剧”的理想。国剧运动体现了一部分戏剧家对于五四之后戏剧艺术本体的深层思考,他们批评五四话剧的简单化、概念化弊病,重新评价传统戏曲的价值,特别是提出融合东西方艺术精华、创造富有民族个性特征的“国剧”的观念,这些理论思想至今都具有现实的启迪意义,对于五四运动中不理性、少分析地对待文化遗产的思潮,国剧运动是先觉者。可惜,他们的呐喊和努力,生不逢时,实用主义的文化思潮没有选择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