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4K
5643
《桂海虞衡志》
南宋范成大撰,共1卷。范成大(1126~1193),字至能,自号此山居士、石湖居士,平江府吴县(今江苏苏州)人。绍兴二十四年(1154)进士,历任户曹、监和剂局、著作佐郎、吏部郎官、处州知州、中书舍人、静江府知府、四川制置使、吏部尚书、参知政事等,曾以起居郎假资政殿大学士出使金朝。范成大素有文名,尤工于诗,曾任中书舍人,掌内制。宦游所至,注重风土民俗、地理物产等,著有《揽辔录》《骖鸾录》《桂海虞衡志》《吴船录》,并有别集《石湖集》行于世。
《桂海虞衡志》的内容为范成大在广西任静江府知府时所见所闻,此书是其从广西离任、赴四川制置使任途中所写,即其自序所称自桂林“半年达于成都。道中无事,时念昔游,因追记其登临之处与风物土宜,凡方志所未载者,萃为一书”。该书按类记述,有志岩洞、志金石、志香、志酒、志器、志禽、志兽、志鱼虫、志花、志果、志草木、志蛮、志山、杂志等篇,记载了宋代广西路,包括海南岛以及西南地区的少数民族、风土人情、地理气候、内外交通,特别是记载了广西地区的植物、动物、矿产、土产、器物等,还记载了安南的情况及其与宋朝的交往等,内容十分丰富,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桂海虞衡志》全本在明嘉靖以前已失,后流传各版本皆非足本。黄震《黄氏日抄》、马端临《文献通考》、明《永乐大典》《本草纲目》等都录入了《桂海虞衡志》部分内容。该书有多个辑校本,较为完善的有四川民族出版社出版的胡起望等辑校本(1986)、中华书局出版的孔凡礼辑校本(2002)、大象出版社出版的方健辑校本(2012)。这些整理者虽做了大量辑佚工作,但所得仍非足本。方健辑校本在明代以后所传“今本”1400字的基础上,补充了118条、22000余字,但认为仍只约为原书之半,而孔凡礼则推测原书足本约10万字,或略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