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创建
16.8K
6113

白垩纪末大灭绝

在该事件中,以恐龙为主的陆地生态系统和以水生爬行动物为主的海洋生态系统均遭受了毁灭性的打击。当时地球上超过75%的物种均未能免遭灭绝,特别是占领当时“海陆空”生态域的爬行动物(如恐龙、翼龙、鱼龙等)几乎全部遭受了灭顶之灾。 

因为称霸地球陆地生态系统达一亿多年的恐龙在这次事件中全部灭绝,使得人们一直高度关注这次宏演化事件及其对整个地球生态系统演化进程的意义,并成为关注度最高的科学问题之一,也是研究程度最高、争论最多的学术问题。重点在两个方面:①这次重大生物事件本身,它的起始时限、规模、过程、型式。②该事件的诱因、控制因素以及整个事件过程中生物与环境的共演化关系。 

关于白垩纪末大灭绝的起始时限,不同学者之间一直存在较大分歧,有学者认为早在晚白垩世早期地球陆地及海洋生态系统就已经表现出“衰败”的迹象,灭绝的进程已经开始“起步”;但是,另一些学者认为,这些所谓的“衰败”只是生物演化过程中正常的波折,小的低谷之后还出现了短时间的繁荣,直到接近白垩纪末,即距今约6500万年,才在“外力”的作用下,真正遭受了毁灭性打击。两种不同的观点,直接导致了对于这次大灭绝事件环境背景不同的认识:前者认为生物自身宏演化规律在这次重大生物事件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外界环境的影响只是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而持后一种观点的学者则基本将白垩纪末大灭绝归咎于地球环境的“瞬间”灾难性的变化。关于造成地球环境灾难性变化的事件也存在多种假说,最流行的就是小行星撞击或彗星雨所致,但尚未达成广泛共识,研究仍在继续。

6113

免责声明:本站词条系由网友创建、编辑和维护,内容仅供参考。

以上内容均为商业内容展示,仅供参考,不具备专业问题解决服务,

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的专业人士。

如您发现词条内容涉嫌侵权,请通过 948026894@qq.com 与我们联系进行删除处理!

上一篇:共生微生物
下一篇:成种作用
一秒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