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5K
2524
元宵
主要流行于汉族地区。元宵节的特色食品。宋代已有元宵节吃汤圆的习俗。明代称为“糖元”,并已有人称为元宵。清代又称为“乳糖元子”“圆子”等,做法与今天基本一样。北宋以前的元宵是不带馅的糯米实心丸子,在烧开的水中煮熟,配以酒酿、白糖、蜜枣、桂花等佐料食用。南宋开始包糖馅。此后衍生出其他各种馅料。元宵在演变中口味不断变化,其馅主要有甜咸之分。甜馅一般用糖、豆沙、枣泥、桂花、果仁等制作,咸馅则多为荤馅,以肉或肉蔬做成。
元宵的制作方法在中国有南北差异。以前一般称“南汤圆,北元宵”,今日称法几乎贯通。南方制作元宵主要是包,北方主要用摇。南方人做汤圆时,先将糯米粉用水调和成皮,然后包上馅揉成圆球状。北方人做元宵,是以馅为基础,先拌馅料,和匀后摊成大饼状,晾晒后再切成方形小块;然后把馅块放入箩筐、竹筛或其他容器内,倒上糯米粉,不停地摇晃,其间加入清水使糯米粉粘在馅上,当馅料表面变成小圆球状时元宵就摇成了。元宵大多以水煮食,也可蒸、炸、煎、炒。
元宵作为节令风俗食品,主要是在元宵节或春节期间食用,其外形、名称都与“团圆”相近,取团圆之意,象征全家人团圆和睦,寄托人们对圆满美好生活的期望。现今元宵在市场上常年可见,已转化为中国的一项传统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