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创建
16.2K
2508

利马文化

位于今秘鲁中部沿海地区。约存在于200~700年,核心区域位于奇利翁、里马克和卢林三条河谷。里马克河谷的马兰加遗址规模最大,占地150~200公顷,大部分位于今圣马科斯大学和天主教大学的校园内。考古学家已经在马兰加遗址发现了20多座金字塔,其中最大的金字塔塔基长300多米、宽180~250米,塔高约30米。金字塔用土坯建造而成,分为多层平台,有坡道直通塔顶。金字塔周围建有广场、房屋、仓库、贮水池、引水渠和墓地,表明马兰加不仅是宗教活动中心,还是聚集生产活动的经济中心。普克利亚纳金字塔是另一处重要的宗教中心,其遗址位于今利马最繁华的米拉弗洛雷斯区。这座金字塔高约25米,由7层大型平台组成,与之毗邻的建筑包括广场、庭院和房屋。金字塔由竖放的方形土坯层层垒叠而成,看起来像摆满书籍的多层书架一样,因此被称作书架式砌墙技术。一些祭祀平台的墙面和楼梯被涂成神圣的黄色,地面上布满直径约5厘米、深约15~20厘米的圆坑,供信徒投放鱼类、软体动物、农作物等祭品。

利马文化的陶器别具一格,其色彩绚丽、图案别致、造型多样。彩陶以黑、白、红三色为主,文化晚期则流行红、橙、灰三色,饰有几何形体组成的抽象图案。红底白彩陶器通常以红色为背景,再用白色绘制图形,或者先涂上白色,再用红色或黑色线条勾画图形。连锁型图案最为有名,表现为多条长着三角形脑袋、带状身体的蛇或鱼互相衔接在一起。利马文化还将连锁形构图法用于绘画,如奇利翁河谷的库莱布拉斯山遗址壁画所描绘的长着笑脸的怪兽。连锁形风格并非利马文化所独创,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000~前1000年普列塔神庙遗址的织物图案,与利马文化同时期的莫切文化也出现了连锁形壁画图案,但只有利马文化将这种艺术发挥到了极致,并广泛用于陶器图案装饰。陶器造型既有朴实的短颈圆腹形状,也有精致的人和动物塑像,“双嘴”和“桥形提梁”样式则受到同时期纳斯卡文化的影响。

2508

免责声明:本站词条系由网友创建、编辑和维护,内容仅供参考。

以上内容均为商业内容展示,仅供参考,不具备专业问题解决服务,

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的专业人士。

如您发现词条内容涉嫌侵权,请通过 948026894@qq.com 与我们联系进行删除处理!

上一篇:羽蛇神
下一篇:债役雇农制
一秒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