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创建
33.6K
7377

多业务传递平台

随着IP网络对数据、语音、图像和视频等多业务传输的支撑能力的提升,以及所催生的接入网和骨干网的大规模建设,以承载话音为主要业务的城域网在网络功能及容量能力方面难以满足多业务传输需求。1997年,美国思科(Cisco)公司提出多协议标签交换(multi-protocol label switching,MPLS)标准协议,有效地将第三层IP路由技术与第二层交换技术有机地结合起来,支持具有多种能力支撑的传输协议。MSTP利用以太网技术,针对MPLS进行技术扩展,实现灵活增加专线带宽的功能,成为同时支持TDM和ATM等多种传输协议的统一业务传送平台。

MSTP由基于SDH的多业务传送节点组成,除具有SDH标准化协议中规定的传送节点的所有功能外,还应具有以下重要功能特征:①TDM业务、ATM业务和以太网业务等不同业务的接入功能。②TDM业务、ATM业务和以太网业务等不同业务的点到点的透明传送功能。③ATM业务和以太网业务等业务传输体制中的带宽统计复用功能。④ATM业务和以太网业务等业务数据包映射到SDH虚容器的指配功能。

在以上基本业务传送功能特征之外,MSTP提供10/100/1000兆比特/秒系列接口实现业务的带宽灵活配置,通过VC的捆绑可以满足多样化用户的需求;可根据业务需要,以端口组方式和虚拟局域网方式工作,具备媒体访问控制协议地址自学习功能;通过设置端口的服务质量(quality of service,QoS)能力支撑灵活的QoS设置功能,进行带宽的按质量保证复用。

在国际上,MSTP是多样化技术与多种标准集成后的传输体制,其集成的传输体制包括TDM、ATM和MPLS等。在国内,2002年中国发布了首个MSTP行业标准《基于SDH的多业务传送节点技术要求》(YD/T 1238—2002)。工业和信息化部对MSTP设备颁发进网试用批文,MSTP设备使用SDH入网证。

基于SDH的MSTP网络节点和平台可根据网络需求在传送网的接入层、汇聚层进行业务接入。随着4G网络的广泛部署和5G网络的研究发展,城域网是电信运营商争夺的焦点。传统基于SDH结构的城域网、基于ATM结构的城域网、基于以太网结构的城域网和基于密集波分复用结构的城域网面临具体挑战,MSTP也因此面临发展困境。与SDH、ATM、以太网技术相结合,实现快速传输,满足多业务承载,是未来承载网、城域网发展的新趋势。

7377

免责声明:本站词条系由网友创建、编辑和维护,内容仅供参考。

以上内容均为商业内容展示,仅供参考,不具备专业问题解决服务,

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的专业人士。

如您发现词条内容涉嫌侵权,请通过 948026894@qq.com 与我们联系进行删除处理!

上一篇:数字家庭
一秒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