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迪基提腊机
最古老的机械式天文计算及演示装置。又称安提基瑟拉装置。
推测它制作于公元前205~前87年的古希腊,其发明者未知,但主要认为传承自阿基米德学派。该古文物实属罕有,公元1900~1901年于安提基瑟拉岛邻近海域水深42米处的沉船遗骸获得,至今除此出土实物外,并无其他同类装置现世,且亦未有任何明确的史料记载,仅以其出土位置命名。
安迪基提腊机现藏于雅典国家考古博物馆,出土文物共包含82块碎片,多数为多层结构压合而成,每层厚度介于1至2毫米,碎片最大者面积约为224平方厘米,重量约369克,部分碎片表面存在可见的刻盘和铭文。碎片中共检测到29个黄铜制齿轮,具三角状齿形,齿深平均约1.2毫米,于装置内部构成一齿轮系。此外,碎片更探查到一个插销滑槽接头,附随于两平行排列的齿轮组件上,可借此使齿轮系产生转速变化的功能。
经由现代科学仪器的检测和铭文解译,已可重新恢复安迪基提腊机的主要外型、机构和功能。此装置为一长方形木盒,尺寸约315×180×100毫米,正、反面各具不同功能之刻盘与指针,侧边应具备转盘或手柄以作为手动输入把手作用。机构正面为两个同心圆组成之刻盘,内圆刻盘不动表示黄道,划分为12等分以说明星体于天空的位置;外圆刻盘表示埃及历法,共分为365小刻度来表示日期,每30小刻度组成一大格以表示月份,12大格外剩余的5格小刻度即为不属于任何月份之节日,刻盘具可转动的设计使其可调整闰年造成之误差。此外,装置的正面具有太阳、月亮、五大行星与日期等指标,可于刻盘上展示星体运行与历法,另有一其黑白相间的小圆球可显示月亮的盈亏变化。装置背面上半部为历法运算,由一具5道螺旋之螺旋刻盘(235等分)和两个小圆刻盘组成(4等分),可分别表示默冬周期(metonic cycle)、卡利巴斯周期(callippic cycle)以及奥林匹克周期(olympiad cycle)。背面下半部为日月蚀预测,由一具4道螺旋之螺旋刻盘(223等分)和一个小圆刻盘(3等分)组成,可分别表示沙罗周期(saros cycle)和伊利默斯周期(exeligmos cycle)。
安迪基提腊机充分展现了古代高度发展的机械设计与工艺水平,其精巧与复杂程度足可比拟14世纪威尼斯人唐迪(Giovanni Dondi dell'Orologio,1330~1388)的天文钟;这一精密机械具有多项整合功能,将机构运动学和天体运动完美结合,使古代天文学学理和观测记录统一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