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浅地层测量仪
利用声波在水中和水下沉积物内传播和反射的特性来探测海底浅部地层剖面结构和构造的仪器设备。是在超宽频海底剖面仪基础上的改进,是研究海底各层形态构造和其厚度的有效工具。又称次海底剖面仪。
以声学剖面图形反映浅地层组织结构,具有很高的分辨率,能够经济高效地探测海底浅地层剖面结构和构造。
海洋浅地层剖面仪是在测深仪的基础上发展起来,其发射频率更低,声波信号通过水体穿透床底后继续向底床更深层穿透,结合地质解释,可以探测到海底以下浅部地层的结构和构造情况。20世纪40年代推出了最原始地海底剖面仪;20世纪60-70年代,美国Datasonics公司与罗得岛州州立大学的海军研究所及美国地质调查局联合开发了一种称为“Chirp”的压缩子波,并被广泛应用于海底浅层地层勘探中。其中GeoChirpII是采用线性调频脉冲(Chirp)声呐作为声源,来探测海底浅地层构造情况的一种浅地层剖面仪。随后,德国Innomar公司利用参量阵(非线性调频)原理,研制出了参量阵测深/浅地层剖面仪。同时,根据传统的电磁式剖面仪,研究人员在设计上进行重大改进,将震源输出的高压技术改为独特的低压技术,从而研发了新型浅地层剖面仪(C-Boom)。20世纪90年代以来,电子和计算机技术快速发展,数字信号处理(DSP)、海量数据存储和电子自动成图等技术得以实现,促进新型剖面测量系统的问世。
浅地层剖面仪由发射机、接收机、换能器、记录器、电源等组成。浅地层剖面探测工作原理是通过换能器将控制信号转换为不同(100赫~10千赫)的声波脉冲向海底发射,该声波在海水和沉积层传播过程中遇到声阻抗界面,经反射返回换能器转换为模拟或数字信号后记录下来,并输出为能够反映地层声学特征的浅地层声学记录剖面。
浅地层剖面仪根据发射声波类型可分为两种:一种是调频声波发射型,一种是大功率电脉冲发射型。浅地层剖面仪也可根据探头安装的方式可分为船载型和拖曳型两种,船载型又可细分为船底安装型和船舷安装型。船载型功率大,可构成窄波束多阵元发射的测深-剖面系统;拖曳型系统的工作接近海底,所需的发射能量、载体的噪声和声阵受船体摇摆的影响相对较小。浅地层剖面仪还可以按发射模式分为以线性调频脉冲(Chirp)技术的和以非线性调频(参量阵)为原理的新型浅地层剖面仪。采用线性调频脉冲技术的浅地层剖面仪,为了兼顾足够的穿透深度和较高的分辨率,其换能器往往大而重,而且发射的波束角大,影响了对地层的分辨率;采用非线性调频(参量阵)为原理的新型浅地层剖面仪,该设备由于声源体积小而轻,分辨率高,但穿透浅。此仪器在地层分辨率和地层穿透深度方面有较高的性能,并可以任意选择扫频信号组合。
免责声明:本站词条系由网友创建、编辑和维护,内容仅供参考。
以上内容均为商业内容展示,仅供参考,不具备专业问题解决服务,
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的专业人士。
如您发现词条内容涉嫌侵权,请通过 948026894@qq.com 与我们联系进行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