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K
5164
北京保卫战
正统十四年八月十五日,五十万明朝大军在北京西北的土木堡败于蒙古铁骑,宦官王振被杀,御驾亲征的明英宗朱祁镇被俘。消息传来,京中震惊,人心惶惶,皇太后孙氏与皇后钱氏乱作一团,她们一面搜集宫中的奇珍异宝绫罗细软装了整整八马车派太监送给也先,一面试图封锁消息、稳定人心。纸终究包不住火,前线战败的消息陆续传到京中军民耳中,八月十八日,明英宗母皇太后孙氏下诏命英宗异母弟郕王朱祁钰监国,并立明英宗庶长子朱见浚为皇太子。翰林侍讲徐有贞散布谣言蛊惑人心,提议迁都南京,时任兵部侍郎于谦坚决反对,他认为当此君俘国辱、前途未卜的危难之际,应同仇敌忾固守京师,以免重蹈南宋覆辙。于谦的建议得到了郕王和大多数官员的认同。八月二十日,于谦升任兵部尚书,总督军务。此时,明朝的精锐部队在前线溃败,北京守军多是老弱病残,粮马短缺严重,于谦一面将南京、北京和河南的备操军士,山东沿海的备倭军士,运河沿线的运粮军士调入北京,一面派官查核北京城的储备粮草,做好保卫北京城的前期准备工作。九月初六日,郕王朱祁钰即皇帝位,以次年为景泰元年,结束了明朝军民群龙无首的局面。
十月初一,蒙古王脱脱不花、也先率蒙古骑兵挟持明英宗过大同、紫荆关,一路过关斩将,目标直指北京城。其中一路蒙古骑兵连续破居庸关、白羊口,北京危在旦夕。于谦主张出城迎敌,调兵遣将,率师二十二万列阵于北京九门之外。于谦令兵部侍郎吴宁代理兵部常务,身先士卒,亲自披挂上阵,与总兵官石亨同守于德胜门外。守城士兵士气大振,军容整肃,誓与北京共存亡。蒙古骑兵连续组织了几次攻城战斗,皆被京城守军击退,锐气大挫。
十一月初,蒙古骑兵见一时间难以攻下北京城,随着天气转寒,又担心退路被明朝军队阻断,遂撤兵,危机解除,北京保卫战取得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