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创建
30.4K
5903

巴卡西半岛争端

巴卡西半岛位于尼日利亚和喀麦隆两国陆地边界的最南端,面积665平方千米,石油和天然气资源丰富。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尼日利亚和喀麦隆两国在巴卡西半岛主权归属问题上的争执不断升级。巴卡西半岛争端既受殖民主义遗留的影响,又与巴卡西半岛独特的地缘战略意义和经济重要性密切相关。

20世纪60年代,尼日利亚历届政府领导人在与喀麦隆的谈判中曾多次承认巴卡西半岛在喀麦隆境内。尼日利亚总统Y.戈翁和喀麦隆总统A.阿希乔在1975年签署的《马鲁阿宣言》中也确认巴卡西半岛属于喀麦隆。但尼日利亚和喀麦隆之间数十年的外交谈判始终未能正式解决巴卡西半岛争端。1965~1994年,尼日利亚和喀麦隆两国召开过边界联合委员会会议、联合技术委员会会议、永久咨询委员会会议以及边界事务专家联合会议,都未能就巴卡西半岛的归属达成协议。1991年8月29日,尼日利亚和喀麦隆两国外长发表联合公报,强调要共同致力于两国间的和平、团结和进步,加强两国间的关系和合作,由两国边界委员会的专家举行会议,审查边界问题的各个方面,为边界问题的和平解决提出适当建议。1994年1月,两国领导人进行互访,就边界问题进行深入交流。双方同意利用现有的双边框架机制巩固已有的睦邻友好关系,并采取措施解决两国间所有突出的有争议问题;喀麦隆还建议成立一个联合事实调查委员会来全盘处理包括巴卡西半岛在内的边界问题。双方决定于1994年2月8日或9日在卡拉巴尔或喀麦隆的布埃亚举行会议,以决定委员会的成立形式及其工作计划。

1994年3月29日,喀麦隆就有关巴卡西半岛的主权问题向国际法院提起诉讼,请求国际法院确认巴卡西半岛的主权归属,并对尼日利亚和喀麦隆两国间部分有争议的海洋边界予以确认,以避免日后的争议。由于此前尼日利亚和喀麦隆两国都宣布接受国际法院的强制管辖,法院受理了这一案件。在对双方提交的大量条约、协定、换文、地图以及各种档案等历史文件进行详细的审查后,国际法院于2002年10月10日作出裁决,以13票对3票的多数票裁定巴卡西半岛的主权由1913年3月11日《英德协定》确定;巴卡西半岛的主权属于喀麦隆。法院要求尼日利亚迅速无条件地撤走其在巴卡西半岛的行政、警察和军事力量。国际法院的判决反映了它对非洲边界不可变更原则的支持。但尼日利亚政府最初对法院的判决提出了异议,认为它没有考虑到巴卡西地区的尼日利亚居民的“基本情况”,将尼日利亚人“先祖的家园”划到喀麦隆的领土上。

联合国秘书长K.安南在判决当天呼吁两国尊重并执行国际法院就巴卡西半岛归属问题所作出的裁决。11月15日,安南又邀请尼日利亚和喀麦隆两国总统在日内瓦举行会晤,协调双方立场。其间,喀麦隆总统P.比亚和尼日利亚总统O.奥巴桑乔请秘书长设立一个由秘书长西非问题特别代表乌尔德·阿卜杜拉主持的喀麦隆和尼日利亚混合委员会(后续行动委员会),考虑对国际法院裁决采取后续行动,推进和平进程。该委员会的具体使命是讨论与研究国际法院关于巴卡西半岛争端裁决所产生的影响以及保护两国侨民的问题,负责两国陆地边境的划界,并就增强两国互信的措施提出具体建议,包括两国官员互访、边境合作、两国部队撤出陆地边境争议地区、巴卡西半岛非军事化等问题。在此后的几年中,安南与奥巴桑乔、比亚多次就尼日利亚和喀麦隆边界问题举行高峰会谈。2006年6月12日,尼日利亚和喀麦隆两国总统在安南的主持和斡旋下进行会谈,缔结了《格林特里协定》(又称《绿树协定》)。在协定中,两国重申和平执行国际法院判决的意愿,尼日利亚承认喀麦隆对巴卡西半岛的主权,并同意在协定签署后的60天内从巴卡西半岛撤走所有的武装部队;在尼日利亚移交权力后,喀麦隆保证居住在巴卡西半岛的尼日利亚人享有《国际人权法》和其他相关国际法条款规定的基本权利和自由。《格林特里协定》的签署表明尼日利亚和喀麦隆两国为彻底解决巴卡西半岛制定了时间表和具体的实施步骤,也表明争端以和平方式得到解决。2008年8月14日,尼日利亚将巴卡西半岛移交喀麦隆。

5903

免责声明:本站词条系由网友创建、编辑和维护,内容仅供参考。

以上内容均为商业内容展示,仅供参考,不具备专业问题解决服务,

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的专业人士。

如您发现词条内容涉嫌侵权,请通过 948026894@qq.com 与我们联系进行删除处理!

一秒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