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竖三民”
这3种报纸都以“民”字打头,报头竖排,创办时间前后衔接,风格彼此相同,并且基本上是同一套班底和人马,又都因宣传革命而相继被查封,因此被称为“竖三民”。 《民呼日报》于1909年5月15日创刊,日出对开两大张,于右任为社长,范光启(鸿仙)、徐天复、景耀月、王无生、戴天仇等襄理。内容包括广告、言论、纪事、丛谈四大部分,主要栏目包括“社说”“要件”“小说”“天声人语”“宫门钞”“电报”“文苑”等。敢于放言批评时政、抨击清政府官僚腐败。在清政府和租界当局联合镇压下,于右任入狱,该报于1909年8月14日出版第93期后被迫停刊。
于右任出狱后,随即着手筹办新报,《民吁日报》于1909年10月3日创刊,在法国驻沪领事署注册,在上海的日本邮局登记发行。该报日出对开3大张,附4开画页一张,对上海读者加送8开商情表一张。 图2 范光启(鸿仙) 受于右任之托,朱少屏任发行人,范光启任社长,景耀月任总编。主要撰稿人有李孟符、王允中、周锡三、谈善吾、杨千里。栏目设有“社说”“时论”“小说”“宫门钞”“专电”“译电”“时事要闻”“诗话”“文苑”等。1909年10月21日~11月19日,连续报道伊藤博文被安重根暗杀事件,先后发表文章62篇,总字数约5.2字,掀起了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宣传高潮。在日方压力下,上海地方当局联手租界会审公廨于1909年11月19日封禁该报,并判处永远停止出版,连机器也不准再做印刷报纸之用。前后共出版了48天,共48号。
《民吁日报》被封后不到一年,于右任在上海信成银行董事长沈缦云等江浙资本家的资助下,于1910年10月11日创立《民立报》。1911年7月,中国同盟会中部总会在上海成立后,成为该总会的机关报。于右任担任社长,吴忠信任总经理,宋教仁任总主笔,主要撰稿人有陈其美、马君武、邵力子、叶楚伧、李孟符、杨千里、徐血儿、王无生、王允中、范鸿仙、张季鸾等。章士钊、杨毓麟等任驻英通讯员。日出对开4张,内容分论说、批评、纪事、杂录、图画五 图3 《民立报》 部分。并出《民立画报》,随报附送。发行量一度超过2万份。所刊于右任(署名骚心)、宋教仁(署名渔父)等人的评论,传诵一时。随着革命形势的发展,新闻报道有所加强,在北京和全国各地派有通讯员,并运用小说、戏剧、诗词等文艺体裁进行宣传,很多南社成员为之撰稿。该报初期政治倾向较为隐晦,后转明朗。后期猛烈抨击清政府,广泛报道各地革命运动情况,报馆也成为革命党人的联络机关,为革命党人发动起义和光复上海,做了大量舆论和后勤的准备。1913年,孙中山发动征讨袁世凯的“二次革命”期间,该报积极支持孙中山,激烈反对袁世凯,因而被北洋政府下令停止邮寄。同年9月4日自动停刊。《民立报》的时评和新闻报道在读者中产生较大影响,是辛亥革命时期资产阶级革命派在国内的重要舆论阵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