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创建
21.9K
5907

吉迪恩,S.

生于捷克布拉格,卒于瑞士苏黎世。他是现代主义的先驱,20世纪最著名的建筑理论家、历史学家之一。先后执教于麻省理工学院、哈佛大学、苏黎世大学,曾任哈佛大学设计研究生院院长,并于瑞士苏黎世大学执教艺术史。编著的《空间·时间·建筑》(Space,Time and Architecture)一书被誉为学习建筑的学生必读之圣经。

吉迪恩早年在维也纳学习工程,1913年进入慕尼黑大学,专攻美术史,师从著名的美学家和美术史家、西方艺术科学的创始人之一H.沃尔夫林(Heinrich Wölfflin,1864~1945),在名家传授中获得自己对艺术史意义和价值的独到见解。1928年,国际现代派建筑师的国际组织(Congrès International d'Architecture Modern; CIAM)在瑞士成立,吉迪恩作为发起人之一,自第一次至第十次会议一直担任书记长职务,直到CIAM解散。在1933年雅典召开的CIAM会议中提及城市规划的基本问题,吉迪恩在辩论会中表现活跃,提出对都市问题的精辟看法。

1938年担任哈佛客座教授,他最为重要的著作《空间·时间·建筑》正是在诺顿(Charles Eliot Norton)的纪念讲座中,由讲稿和课堂讨论稿汇集而成。1941年,这部巨著正式由哈佛大学出版,内容上起文艺复兴下至当代,不止检讨建筑和规划各方面与工业技术的并行发展与相互影响,还呈现了它们与艺术结伴而行的情形,成为无可匹敌的英文现代建筑史和现代建筑思潮的里程碑。1948年担任瑞士联邦理工学院教授,同年出版《机械化支配一切:匿名的历史贡献》(Mechanization Takes Command:A Contribution to Anonymous History)一书,对人类活动机械化中历史和现代的共通现象进行详细探讨。这两部著作对于20世纪60年代在伦敦当代艺术中心成立的“独立团体”成员具有深远影响。

晚年的吉迪恩对原始艺术产生强烈的兴趣,尤其关注美术中的象征与空间概念的发生。对他而言仍未能完成的问题可能就是他晚年著作中所指出的:如何依人性中所潜在的能力,即对“原始”的顿悟与“机械化”的理解,将人类从现代思考与感情分裂的社会弊端中拯救出来。

5907

免责声明:本站词条系由网友创建、编辑和维护,内容仅供参考。

以上内容均为商业内容展示,仅供参考,不具备专业问题解决服务,

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的专业人士。

如您发现词条内容涉嫌侵权,请通过 948026894@qq.com 与我们联系进行删除处理!

一秒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