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创建
37.3K
7165

马六甲海峡

为沟通太平洋与印度洋的战略要道,亚、非、欧三洲的海上交通纽带,世界上最繁忙的航道之一。海峡呈漏斗状,西北—东南走向。从西部的韦岛至东部的皮艾角,长约1080千米,连同新加坡海峡,共长1185千米。西北口宽370千米,东南口宽37千米。一般水深25~113米。主航道靠近马来半岛一侧,宽2.7~3.6千米,一般水深25.6~73米。一㖊滩等近百处水深23米以下,不利于潜艇隐蔽和巨型油轮通行。新加坡岛和印尼的大卡里摩岛、巴淡岛、宾坦岛钳制海峡东南口,泰国南部的普吉岛和印尼苏门答腊北端的韦岛居海峡西北口,为扼控海峡的要地。勿拉尼岛、端士建有新加坡海军基地,新加坡岛上的巴耶利巴和丁加为空军基地。苏门答腊岛东岸的棉兰是印尼海、空军基地,宾坦岛上的丹戎槟榔和韦岛上的沙璜为印尼海军基地。马来半岛西岸的卢穆特为马来西亚海军基地和海军训练中心,北海、亚罗士打为马来西亚空军基地。

海峡通航历史悠久。16世纪起为殖民主义者争夺,相继被葡萄牙、荷兰、英国和日本控制。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马六甲海峡重归沿岸国家所有。1971年11月,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和新加坡发表联合声明,宣布三国共管海峡事务。2004年7月,三国签署了《马六甲海峡巡逻合作协议》,组成特混舰队,开始全天候巡逻,以遏制海盗,维护海峡安全。

海峡属巽他大陆架浅海,两岸地势低平。属于热带雨林气候,兼有季风气候特征。年平均气温26~28℃,年平均降水量1940~2565毫米。11月至次年3月多东北季风,5~9月多西南季风。4~11月的夜间常出现“苏门答腊飑”,风力达7~8级。全年都有影响航行的热带暴雨,在季风转换期尤其频繁。表层海流流向西北,流速1~2节。潮汐属半日潮,大部水域涨潮流向东南,落潮流向西北,流速3节。潮差在苏门答腊一侧2.5~5.8米,马来半岛一侧平均2.8米。年平均表层水温27~29℃。海底和沿岸富藏锡和石油。

7165

免责声明:本站词条系由网友创建、编辑和维护,内容仅供参考。

以上内容均为商业内容展示,仅供参考,不具备专业问题解决服务,

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的专业人士。

如您发现词条内容涉嫌侵权,请通过 948026894@qq.com 与我们联系进行删除处理!

上一篇:下龙湾
下一篇:汤加海沟
一秒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