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罗的海
四面几乎均为陆地环抱,仅西部通过厄勒海峡、卡特加特海峡和斯卡格拉克海峡等与北海相通。面积42.2万平方千米(包括卡特加特海峡)。海域中主要有博思霍尔姆岛、哥得兰岛、厄兰岛、萨雷马岛、奥兰群岛等,以及深入陆地的波的尼亚湾、芬兰湾。周围国家有芬兰、瑞典、丹麦、德国、波兰、俄罗斯、立陶宛、拉脱维亚和爱沙尼亚。
波罗的海是最后一次冰期结束,冰川大量融化后形成的。海水浅,平均深度仅86米;最深处在瑞典东南海岸和哥得兰岛之间,深为459米。总储水量2.3万立方千米。波罗的海与外海海水交换不大,又有维斯瓦河、奥得河等大小250条河流注入,这些河流占欧洲地面总径流量的1/5,流域总面积为波罗的海面积的4倍。加之气候寒冷,蒸发微弱,因而成为世界上含盐度最低的海,平均含盐量仅为大西洋的1/3。海水含盐度自出口处向海内逐渐减少,大、小贝尔特海峡海水含盐度15,默恩岛以东降至8,芬兰湾为6,波的尼亚湾北端仅2~3。波罗的海海水一般由厄勒海峡流出。外海海水从大贝尔特海峡流入,先沿南岸向东流,再沿东岸向北流,形成逆时针方向海流。波罗的海深层海水盐度较高,是由于含盐度较高的北海海水流入所致。
波罗的海位于北纬54°~65.5°之间,水温自北向南升高。8月表层水温介于9~20℃,2月0~2℃。由于海水浅而淡,冬季易结冰,波的尼亚湾冰封期达6个月,芬兰湾和斯德哥尔摩附近3~4个月,波兰、德国沿岸1个多月,瑞典和丹麦之间的海峡也有冰封。由于受地形阻隔,强烈的北海潮汐不能达到波罗的海,因而缺少潮流,潮波也很小。但水面却深受风暴影响。强烈的东北风导致南海岸高浪,促成了沿海高水位;而西南风有助于沿德国和波兰海岸的沙丘堆积,同时使波罗的海北部海岸水位高涨。因此,即使在通航期,船只航行仍较危险。
波罗的海是北欧重要的航道,除有多条天然海峡与外海相通外,还有数条人工水路与附近地区相连。其中有基尔运河与北海相连,有运河与白海相通,也有水路和伏尔加河相连。沿岸较大港口有斯德哥尔摩、哥本哈根、罗斯托克、什切青、格但斯克、里加、圣彼得堡和赫尔辛基等。
免责声明:本站词条系由网友创建、编辑和维护,内容仅供参考。
以上内容均为商业内容展示,仅供参考,不具备专业问题解决服务,
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的专业人士。
如您发现词条内容涉嫌侵权,请通过 948026894@qq.com 与我们联系进行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