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K
9303
地幔柱
地幔柱的概念,由美国学者摩根(W.J.Morgan)于1971年提出,并为板块运动机制建立了“地幔柱学说”(mantle plume theory,plume tectonics hypothesis):地幔柱由放射热积累导致地幔深部或核幔界面的物质升温上涌形成,上升到岩石圈底部后向四周扩散,从而推动板块运动。地幔柱深度达700千米,直径在150千米左右,上涌速率1~2厘米/年。地质时期,地幔柱的位置相对固定而长期活动,其热引发的火山活动常形成海山和海山链,它以高热流、15~20毫伽(1毫伽=10-3厘米/秒2)的重力正异常、喷发强烈、频繁的基性-超基性熔岩为特征。有些学者将地幔柱分为两类:冷地幔柱(cold mantle)和热地幔柱(hot mantle)。前者是由于地幔内板块俯冲消减和重力降落而成,后者是由核-幔边界物质上涌而成。冷、热地幔柱的运动是地幔物质运动的主要方式,它控制或驱动了板块运动,导致岩浆和火山活动、地震、磁极倒转、引起全球大地基准面变化、全球气候变化以及生物灭绝和繁衍。热地幔柱的上升可能导致大陆破裂、大洋张开;冷地幔柱的回流则引起洋壳俯冲和板块碰撞。还有学者预言:地幔柱构造正在发展成为一种超越板块构造的地球动力学新模式和大地构造新理论。然而由于存在众多难以用地幔柱构造加以解释的地质现象,这一新理论还有待进一步验证。
9303
免责声明:本站词条系由网友创建、编辑和维护,内容仅供参考。
以上内容均为商业内容展示,仅供参考,不具备专业问题解决服务,
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的专业人士。
如您发现词条内容涉嫌侵权,请通过 948026894@qq.com 与我们联系进行删除处理!
上一篇:莫霍面
下一篇:软文推广平台找一秒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