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白战争
“黑白战争”,纳西语称“董埃术埃”,即“董术战争”,是纳西族三大史诗中的英雄史诗之一。史诗中战争的年代,处于纳西族先民从蛮荒时代向文明时代过渡的社会转型阶段。史诗约三千行,记载于东巴经卷中,主要以当时居住于白界的董族、黑界的术族两个部落间为争夺日月星辰而发生的惊心动魄的战争为主线,讲述了纳西族先民对于宇宙的起源、天地的形成、人类的诞生、万物的繁衍、万象的生息等的理解,同时穿插了格拉茨姆和董若瓦璐这对青年男女动人的爱情故事。史诗详细地描述了事件的始末原委,包括战争的起因、发展、结果等,井然有序,其中着重描写了双方交战前的准备和交战中的生死搏斗,突出光明正义战胜黑暗邪恶的主题。史诗笼罩着浓郁的宗教色彩,描写了纳西族先民虔诚、神圣的宗教感情和宗教信仰。
《黑白战争》的主题深邃、意境深远,题材宏大、结构恢弘,叙事完整、故事奇异,表达了纳西族先民的宇宙观、世界观、人生观、名利观、善恶观、荣辱观以及审美观、道德观、价值观。既不失英雄史诗的魅力与光芒,又具有浓郁的神话色彩,对研究纳西族、藏族、白族、彝族以及阿尔泰语系民族等西部众多民族的人文、地理、历史以及社会政治环境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在民间,《黑白战争》往往用纳西族“谷气”调演唱,口耳相传。其调式抑扬婉转,情景丰富,唱词生动感人。
20世纪50年代至今,该史诗不断被纳西族作家翻译整理、创作发表。纳西族女作家赵海棠翻译整理的故事,发表在《边疆文艺》1957年第3期上,80年代,纳西族作家杨世光翻译整理成长诗发表在《玉龙山》1980年第1期上,1984年,丽江地区的歌舞团第一次以舞剧的形式将这首英雄史诗搬上了舞台,纳西族诗人戈阿干根据长诗创作的《格拉茨姆》荣获“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奖”。2014年,黑白战争入选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