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创建
27.7K
9948

吴桥杂技

吴桥县位于河北省东南部,是世界闻名的杂技之乡。河北省是中国杂技的发源地之一,战国时期中山国成王墓中已有演练杂技形象的银首人俑铜灯出现。吴桥很早就是冀州大地杂技密集的地区,晋代墓室中已有宴乐杂技表演的壁画出现。到了宋代,杂技走向民间,常在勾栏、瓦舍等演出场所表演。清代和中华民国时期,吴桥杂技达到鼎盛。

在2000多年的变迁过程中,吴桥杂技文化不断丰富发展。它供奉“吕祖”为自己的行业神,创造了行业“春典”(即行话),衍生了表演中的“说口”“锣歌”等口头文艺形式,形成了独特的表演、道具、管理以及传承等方面的规则,构成了完整的行业文化体系,受到全国杂技界的推崇,其影响远播五洲,素有“十方杂技九籍吴桥”“没有吴桥人,不成杂技班”之说。   吴桥杂技从业人员多,节目种类丰富,流传地区广。据统计,传统节目主要有肢体技巧、道具技巧、乔装仿生、驯兽、马术、传统魔术、滑稽7大类486个单项,集中体现了尚武好义、百折不挠的吴桥杂技精神,为人们所传颂。

20世纪50年代以来,由于社会政治经济条件、演出组织形式、活动形式的改变,从业者越来越少,行业规矩淡化,吴桥杂技文化有逐渐走向消亡的危险,亟待挖掘和抢救保护。2006年,吴桥杂技入选中国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是王保合、于金生。


9948

免责声明:本站词条系由网友创建、编辑和维护,内容仅供参考。

以上内容均为商业内容展示,仅供参考,不具备专业问题解决服务,

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的专业人士。

如您发现词条内容涉嫌侵权,请通过 948026894@qq.com 与我们联系进行删除处理!

一秒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