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流电池
摘要:通过反应活性物质的价态变化实现电能与化学能相互转换和能量储存的大规模高效电化学储能(电)装置。又称氧化还原液流电池、氧化还原液流蓄能系统。液流电池结构如下图所示,其正负极活性物质主要存在于电解液中,通过送液泵流过液流电池,电池内正负极则由离子交换膜隔开。由于电堆和电解液储存罐可分别放置,因此液流电池可因地制宜放置且适合大规模电储能需求。简史液流电池最早由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资助开发,1974... [阅读全文]
摘要:通过反应活性物质的价态变化实现电能与化学能相互转换和能量储存的大规模高效电化学储能(电)装置。又称氧化还原液流电池、氧化还原液流蓄能系统。液流电池结构如下图所示,其正负极活性物质主要存在于电解液中,通过送液泵流过液流电池,电池内正负极则由离子交换膜隔开。由于电堆和电解液储存罐可分别放置,因此液流电池可因地制宜放置且适合大规模电储能需求。简史液流电池最早由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资助开发,1974... [阅读全文]
摘要:由铅金属作为负极,二氧化铅作为正极,硫酸溶液作为电解液的可充电蓄电池。简史铅酸电池是1859年由法国人G.普兰特发明。早期的铅酸蓄电池主要为开口式铅酸蓄电池,主要存在两大缺点:①充电末期水会分解为氢气和氧气,因此需要经常加酸加水,维护工作繁重;②气体溢出时携带酸雾,腐蚀周围设备,并污染环境,限制了电池的应用。因此,20世纪以来,世界各国开始对密封铅酸电池进行研究。1912年T.A.爱迪生发表专利提... [阅读全文]
摘要:基于对不可再生资源节约利用理念而研发的环保电池用材料。具有比传统电池材料更为优异的性能。包括超导材料、太阳能电池材料、储氢材料、固体氧化物电池材料智能材料、磁性材料、纳米材料等。 [阅读全文]
摘要:为了达到某个特定的应用目的,根据原油的某种性质将不同的原油进行区别。原油的性质因产地而异。早期人们根据原油蒸馏残油的性状,把原油分为石蜡基、沥青基、混合基3类。随着对原油性质及组成认识的进一步加深,提出了许多以产品质量、组成或性质为基础的分类法,如以特性因数为指标的分类。但由于原油组成复杂,同一类别的原油在性质上仍可能有很大差别。21世纪初,原油分类尚未有统一的标准分类法。常用的原油分类法主要有美... [阅读全文]
摘要:用油页岩、煤等固体可燃矿物经过加工得到的类似于天然石油的液体燃料。人造石油主要成分为各种烃类,并含有氧、氮、硫等非烃化合物。主要加工方法有:①煤、油页岩的低温干馏法。把这些可燃矿物进行干馏,使其中的有机质热裂解生成轻质的燃料油。②煤间接液化法。先使煤与水蒸气在高温下反应生成含氢气、一氧化碳的合成气,再通过催化反应生成汽油、煤油、柴油等。如费托合成工艺。③煤直接液化法。在高的氢气压力下把煤进行直接的... [阅读全文]
摘要:制造合成树脂和塑料制品的高分子化工部门。也有把塑料加工机械和模具的制造工业包括在内的。塑料工业的生产量和品种,主要依赖于合成树脂的生产和开发,因此与石油化工关系密切。塑料又以其质轻、比强度高、耐腐蚀、生产效率高、能耗低等特点,在机械制造,建筑等部门的某些领域,可取代金属和木材;在电子、电器等部门,塑料已成为必需材料之一。塑料制品也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之中,尤其在包装方面,可以说没有塑料,几... [阅读全文]
摘要:位于加拿大安大略省多伦多市大学大道和皇后西街的东南角。2006年开业。首演剧目是德国作曲家R.瓦格纳[注]的歌剧《尼伯龙根的指环》。剧院由四季酒店集团冠名赞助,由加拿大歌剧团营运,并是该剧团和加拿大国家芭蕾舞团的主要表演场馆。多伦多四季演艺中心拥有2000个座位和专为歌剧表演设计的一流音响,其欧洲歌剧院样式的分层马蹄形包厢,使得观众区域得以尽可能近地接近舞台以获得最佳观剧效果。剧场拥有大型的、可变... [阅读全文]
摘要:位于罗马。剧场最初形态始建于1607年初,是罗马教皇的监狱。1655年成为剧院。1663年,因安全因素,剧场进行了第一次转型,但当时由于宗教因素,教皇敌对舞台艺术,还没有完全展现剧院价值。之后建筑师C.范塔纳(Carlo Fantana)负责剧院内部设计,设计出当时意大利鲜见的U型结构的六层观台和全木制剧院。画家马格诺负责剧场内部装饰设计。1670年春天,剧院正式投入使用,不过因为教会的干涉,于1... [阅读全文]
摘要:建于2008年。位于北京市西城区平安里西大街32号。以中国京剧演员梅兰芳命名,隶属于国家京剧院。建筑面积13000余平方米,地上五层,地下两层,有观众席位980座。观众厅的设计分为上中下三层。一层池座有300多个席位;二层设置5个豪华包厢,每个包厢配有休息室和卫生间,有专门的疏散通道和电梯;三层楼座500多个。座位的设计符合人体生理结构,观众落座观看演出,舒适惬意。舞台上配备6块升降台、3台活动升... [阅读全文]
摘要:中国现代剧场。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昌吉回族自治州昌吉市乌伊东路999号。2014年建成。建筑面积7.9万平方米,建筑高度78.8米。剧院主体建筑台基以盛开的天山雪莲为造型原型,形成里外套层的穹顶造型的主体形象。外饰面为黄褐色金属光泽的铝板材质,内部金色砖纹肌理表现出浓烈的新疆地域文化特征和造型风格。剧院由主剧场和若干个超大型展示厅、音乐厅、多功能厅和数字影院组成。主剧场可容纳2000名观众,是国内... [阅读全文]
摘要:中国当代戏剧创作理论专著。胡可著。1962年完稿,共计6.6万余字。1962年由解放军文艺出版社出版,共收入作者已经公开发表的论文8篇。1983年修订再版,再版时增加两篇作者论文。作者通过自己的创作实践和读书、观摩体验,对戏剧题材、戏剧冲突、人物性格、戏剧语言、戏剧情节与结构等戏剧创作中非常重要的问题,作了切实而深入的探讨。这部著作对于中国当代戏剧创作理论的重要贡献在于三个方面。第一,较为全面地探... [阅读全文]
摘要:导演依据文学剧本创造出的戏剧演出。又称演出本文。一般认为戏剧文本存在剧作文本和演出文本两种形态。剧作文本是剧作家创作的由台词、舞台提示等语言信息构成的文学剧本;演出文本则是导演在剧作文本的基础上融入创造,通过场面调度将剧作文本转化为舞台演出。因此,演出文本是剧作文本在剧场的延伸。演出文本是包括剧作在内的所有舞台系统的总和,包括台词、动作、布景、道具、灯光、服装、音乐等演出成分。导演是演出文本的作者... [阅读全文]
摘要:对戏剧文本独特的情节、结构、人物的形象概括,是剧情发展的基本动力和关键所在。戏核是对戏剧作品中的核心情节高度凝练的形象化概括。它是最简约、最具张力的情节单位,更是一出戏的关键部分。它为剧本诸多元素提供了最基本的发展动力,因此,寻找戏核是剧本创作的主要任务。戏核是一个形象的说法,包含主客观诸多因素。戏剧学者对其有各种不同的阐述:有人认为李渔提出的“立主脑”即戏核;有人认为冲突和两难困境即戏核;有人认... [阅读全文]
摘要:剧情在两幕及以上幕内完成的戏剧。与独幕剧相对应。古希腊戏剧及W.莎士比亚时期的戏剧演出分场而不分幕。欧洲文艺复兴以后,戏剧开始分幕又分场。中国古典戏曲剧目分本、折或出而不分幕,本、折、出虽都表示段落,但并不等于“幕”。五四新文化运动前后,随着西方话剧的传入,中国才有了“幕”的概念,独幕剧、多幕剧的名称也开始被接受和运用。现代戏剧中所说的“幕”是指启闭舞台大幕一次,一般是根据情节的发展、时间和场地的... [阅读全文]
摘要:土耳其东南部城市,加济安泰普省首府。临萨吉尔河(幼发拉底河右岸支流),海拔856米。西北距首都安卡拉510千米,东南距叙利亚边境40千米。原称安泰普,阿拉伯语意为“良泉”。全市面积7642平方千米。人口155.64万(2014),是土耳其东南地区六省最大的城市。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被法国占领,土耳其人奋起抵抗,于1922年收复。共和国总统、新土耳其的创建者凯末尔下令在原来的城名前面加“gazi”一...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