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创建
25.4K
9799

渔鸥

渔鸥:别名,为鸥形目、鸥科、渔鸥属鸟类,原产于亚洲中西部,及欧洲部分地区。繁殖地从黑海至蒙古、中国,越冬在地中海东部、红海至缅甸沿海及泰国西部。我国境内繁殖于青海东部的青海湖和扎陵湖及内蒙古西部的乌梁素海,香港偶见少量冬候鸟。野生于海岸、海岛、大的咸水湖,有时也到大的淡水湖和河流。1773年命名。

海鸥家族形体较大的品种,与银鸥体型相仿,甚至略大。我国境内为夏候鸟和旅鸟,春季3-4月迁来,秋季9-11月迁离。叫声粗哑,声音似鸦。喜群居,常单独或成小群活动。

科目分类:鸥形

生存环境:海岸

颜色分类:黑色_灰色

性情分类:游禽

最大体型:72cm

迁徙类型:候鸟

寿命年限:30年

适宜温度:20℃±8℃

食物饲料:杂食

渔鸥形态特征

体长63-72cm。夏羽头黑色,眼上下具白色斑。后颈、腰、尾上覆羽和尾白色。背、肩、翅上覆羽淡灰色,肩羽具白色尖端。初级飞羽白色,具黑色亚端斑。第1-2枚初级飞羽外侧黑色。次级飞羽灰色,具白色端斑,下体白色。冬羽头白色,具暗色纵纹,眼上眼下有星月形暗色斑。其余似夏羽。虹膜暗褐色,嘴粗状。黄色,具黑色亚端斑和红色尖端。脚和趾黄绿色。

渔鸥生活习性

常成群营巢于海岸、湖边和岛屿上。也常常与其它水鸟在一起营巢。巢多置于水边悬岩或平地和沙地上。巢主要由水生植物、枯草和草根构成,内垫有羽毛。巢间距有时最近还不到20cm。

渔鸥饲养方法

主要以鱼为食,也吃鸟卵,雏鸟、蜥蜴、昆虫、甲壳类,以及鱼和其它动物内脏等废弃物。

渔鸥雌雄分辨

幼鸟上体呈暗褐色和白色斑杂状,腰和下体白色,尾白色,具黑色亚端斑,嘴黑色,脚和趾褐色。

渔鸥繁殖方式

繁殖期4-6月。4月互相追逐开始交尾,每次交尾时间为3-6分钟。5-6月产卵,每产1个卵需隔48-72h,多数在清晨产卵。年产1窝,每窝1-5枚卵。卵呈椭圆形,表面具浅灰、浅绿和浅褐3种,上布茶褐色斑点,钝部密集。多数在产一枚卵后就开始孵化。雌雄轮孵,每天交换2-3次。孵化期28-30天。雏鸟从破壳到完全出壳需24-30h。雏鸟为早成鸟。出壳后1周内由亲鸟抱暖。出壳第2天开始索食。育雏由雌雄亲鸟共同承担。出壳7天后卵齿脱落,可啄食地上食物。

9799

免责声明:本站词条系由网友创建、编辑和维护,内容仅供参考。

以上内容均为商业内容展示,仅供参考,不具备专业问题解决服务,

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的专业人士。

如您发现词条内容涉嫌侵权,请通过 948026894@qq.com 与我们联系进行删除处理!

一秒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