簇羽海鹦
簇羽海鹦:别名海鸭、花魁鸟、善知鸟、海鹦鹉、酒糟鼻,为鸥形目、海雀科、海鹦属鸟类,原产于太平洋北部、大西洋北部,包括俄罗斯、加拿大、美国、日本附近沿岸地区。巢筑于岛屿和沿海地区的悬崖峭壁上。1769年命名。可在水下挥动翅膀游泳,可潜水20-30秒。它一直是当地居民的食材,皮毛被用来制作羽毛大衣。
高度社会化的鸟类,集大群生活,常10-25只的群体合作捕鱼。它体态优美,是非常稀有的观赏鸟类。它的繁殖地已被开辟为旅游景点,游客可近距离观赏这种美丽的海鸟。喜欢从高处俯冲起飞,因为它粗短的翅膀很难从水中或陆地上起飞。
科目分类:海雀
生存环境:海岸
颜色分类:白色_黑色
性情分类:游禽
最大体型:42cm
迁徙类型:留鸟
寿命年限:25年
适宜温度:20℃±8℃
食物饲料:鱼类
簇羽海鹦形态特征
体长36-42cm,重700-840g。短粗的身材,大大的脑袋,头凤羽呈金黄色,脊羽淡灰色,从侧面看呈扁平的红、蓝、黄三色。翅羽呈黑色,腿和脚为红色或橙红色。体型大小与乌鸦相仿,在不同的地区体型大小有所不同。西太平洋的海鹦往往比东部地区的体型要大一些。
簇羽海鹦生活习性
在陆地繁殖时,领地意识很强,当面对入侵者靠近自己的洞穴,会与敌人博斗,用嘴啄或用脚爪踢。在海洋上越冬。羽毛具有防水功能,也能力喝淡盐水,这使它们能在捕鱼过程中长时间的停留在海上。虽在海上分散分布,但都能回到自己出生地点,找到相同的伴侣,进行繁殖。科学家推测,它们是利用来自天空或大海的声音、气味或视觉线索找到回家的路。
簇羽海鹦饲养方法
栖息于沿海岛屿和海边。喜欢群栖,飞行迅速。主要以各种海洋生物为食,特别喜欢食鲱和沙丁鱼等,也吃乌贼、章鱼、螃蟹、浮游动物和水母。通常能用自己的嘴叼约10鱼返回巢穴,在它们的食谱中发现有多达60种鱼类。有3个主要天敌:雪鸮、秃鹫、北极狐。它会选择狐狸难以攀登的栖息地,并将卵产在洞穴使捕食者无法进入。
簇羽海鹦雌雄分辨
雄鸟体型略大于雌鸟。春季繁殖季节,雄鸟为了吸引异性,颜色会变得更具有装饰性,三色鲜艳。在此期间,它们展示出棕黑色的身体,与下体和翅膀的羽毛的白色形成鲜明的对比,脸白有光泽,眼睛上方和背后有黄色羽毛。鸟喙主要是鲜红色和黄色,有时有绿色标记。当繁殖初夏结束,会褪去鲜艳的羽毛,变成沉闷的红褐色,肚腹上点缀一些浅棕色斑点。幼鸟冬羽与成鸟相似,但有灰褐色的胸部和白色腹部,鸟喙浅棕色。
簇羽海鹦繁殖方式
3年性成熟,4年后开始交配。初夏进入繁殖期。3-4月交配。虽全年在广阔的海洋生活,但在海岸上建立巢穴。巢很简陋,通常挖1-2m深的洞穴。每窝产卵1枚,卵白色,上面布有微弱的蓝色和褐色斑纹。孵化期18-20天,由雌雄鸟共同育雏,孵化后养育45-55天,然后雌雄鸟离雏而去,小鸟便独立谋生。刚起步的幼鸟没有父母照顾,第一次离开巢进入公海,都是独自在夜间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