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创建
16.7K
2942

长尾夜鹰(斑尾长尾夜鹰、双斑长尾夜鹰)

长尾夜鹰:别名斑尾长尾夜鹰、双斑长尾夜鹰,为夜鹰目、夜鹰科、夜鹰属鸟类,原产于大洋洲、亚洲南部。野生于热带及亚热带,海拔2700m以下的山地森林、灌丛、红树林、稀树草原、湿地。1821年命名,共6个亚种。晨昏时,常在栖木上或于飞行中鸣叫约半小时,叫声类似于连续的Tok-Tok-Tok。

夜行性,白天多蹲伏于密林或草地上,有时也见站于路边岩石上。在树上栖息时,身体常与树干平行,蹲伏于树干上,由于体色和树干颜色很相似,隐蔽性很强,很难被发现。爪很小,地面常以跳跃的方式行进。

科目分类:隼形

生存环境:丛林

颜色分类:褐色_棕色

性情分类:猛禽

最大体型:30cm

迁徙类型:留鸟

寿命年限:18年

适宜温度:22℃±8℃

食物饲料:杂食

长尾夜鹰形态特征

体长25-30cm,重60-93g。初级飞羽黑色,最外侧一对初级飞羽在内侧具圆形白斑。尾灰褐色,中央尾羽杂以棕灰色虫蠹斑和5道不完整的黑褐色横斑。外侧尾羽黑褐色,具云石状棕红色斑。最外侧两对尾羽具宽阔的白色尖端。颏和上喉红棕色,具细的黑色横斑。下喉白色,形成一大的白色喉斑。胸沙褐色,具黑色虫蠹斑,其余下体皮黄色或淡棕黄色,具黑褐色横斑。虹膜暗褐色,嘴褐色,基部黄褐色。跗跖和趾肉色。

长尾夜鹰生活习性

多在黄昏、清晨、夜间活动和猎食。在求爱期间,两只鸟会互相靠近,发出低沉的呱呱叫声,同时雄鸟会展示其膨胀的咽喉处的白色新月形图案。当鸟穴遭到攻击时,雌鸟会假装自己的翅膀断掉,移出巢穴以分散捕食者的注意力。幼鸟们也会张开羽毛和嘴巴,尽可能将自己撑大,并猛地向前跳去,对捕食者一起发动攻击。

长尾夜鹰饲养方法

捕食飞蛾、蟋蟀、蚊子、白蚁等夜间活动的昆虫、金龟子等鞘翅目昆虫,还吃黄蜂及其他小形动物。捕食时静静的等待,发现猎物迅俯冲抓住猎物。身体十分灵巧,捕食贴近地面快速飞行,并且左右漂移。其下颌骨上有一特殊关节,可以使其的喙在捕食过程中降得更低,这样的喙对于昆虫而言就像一把宽铲斗一样。它的喙周围还缀有一周猪鬃样的羽毛,可以像刷子一样将昆虫送入口中,既防止昆虫触碰到鸟的眼睛,又可以提醒喙的闭合。

长尾夜鹰繁殖方式

繁殖期3-6月。不会筑巢,雌鸟在地面找较浅的凹陷处产蛋。卵的颜色为粉红色、乳黄色或深橙红色,被有淡红褐色斑。产蛋处通常隐蔽在树木或灌丛下方的阴影里,鸟卵隐蔽性很强,就像小鹅卵石一般。父母均参与孵卵,雌多在白天孵,夜间则轮换到雄性。鸟蛋孵化完毕1-2天后,父母带雏鸟离开孵化地点。雏鸟破壳约3周后羽毛长成,具备飞行能力。

2942

免责声明:本站词条系由网友创建、编辑和维护,内容仅供参考。

以上内容均为商业内容展示,仅供参考,不具备专业问题解决服务,

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的专业人士。

如您发现词条内容涉嫌侵权,请通过 948026894@qq.com 与我们联系进行删除处理!

一秒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