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8K
7913
棕面莺
棕面莺:别名棕脸鹟莺,为雀形目、鹟科、鹟莺属鸟类,原产于亚洲南部,中国(华中、华南、云南)、孟加拉、不丹、印度、老挝、缅甸、尼泊尔、泰国、越南等地。野生于海拔2500米以下的常绿林及竹林密丛,常在树林和竹林上层,也在林下灌木和林缘疏林中活动。1854年命名,共3个亚种。
我国较为常见的留鸟。其色彩亮丽,很有特色。频繁在树枝间飞来飞去,多在空中飞翔捕食。繁殖期多单独或成对活动,其他季节亦成群,有时也和其他种类的小鸟混群。鸣声单独清脆,声似“铃-铃-铃”。
科目分类:鹟科
生存环境:丛林
颜色分类:黄色、绿色
性情分类:鸣禽
最大体型:10cm
迁徙类型:留鸟
寿命年限:14年
适宜温度:20℃±10℃
食物饲料:杂食
棕面莺形态特征
体长10cm。前额、头侧、颈侧淡茶黄栗色,头顶和枕淡赭橄榄色或棕褐色,头顶两侧各有一长的黑色纵纹从前额一直延伸到枕侧。背、肩和翅上黄橄榄绿色,腰淡黄白色。飞羽褐色或黑褐色,外翈羽缘亮黄绿色。尾淡褐色或淡棕褐色,羽缘淡绿色。上胸黄色,常常形成一条窄的黄色胸带,横跨于上胸。华南亚种较其他二个亚种脸部棕红色较重,上体色较深。虹膜栗褐色,上嘴褐色或淡褐色,下嘴黄色,脚绿灰色。
棕面莺饲养方法
主要以毛虫、蚱蜢等鞘翅目、鳞翅目、直翅目等昆虫和昆虫的幼虫为食,也吃蝗虫、甲虫、蜘蛛等其他无脊椎动物性食物。
棕面莺雌雄分辨
雌雄羽色相似。
棕面莺繁殖方式
繁殖期4-6月,营巢于海拔2000米以下的竹林和稀疏的常绿阔叶林中,巢多置于枯死的竹子洞中,内垫月竹叶苔藓和纤维。每窝产卵3-6枚,卵淡粉红色、被有朱红色或紫灰色斑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