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创建
29.6K
5728

岩鹭(太平洋礁鹭、东方礁白鹭)

岩鹭别名太平洋礁鹭、东方礁白鹭,为鹳形目、鹭科、白鹭属鸟类,原产于亚洲南部至大洋洲大部分地区的海岸和岛屿均有分布。我国南部海域沿岸也有分布。野生于多岩礁的海岛和海岸岩石上,常出现于海岸边的红树林内、海滩、潮汐河流及小溪附近。1789年命名,共2个亚种。多在沿海边的岩礁上静静地觅食或者缓慢地走动,有时也伫立在较为隐蔽的水边岩礁上,长时间站着不动。活动时通常极为小心谨慎,常常轻轻的、无声无响地移动和觅食。2021年被列为我国2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属留鸟,中型涉禽,典型的海岸鸟类。虽为沿海物种,但有时会稍微向内陆方向发展,在内陆会栖息于浅滩地、湖边和远离海岸的田野。性情羞怯,孤独好静,不易接近,除了繁殖期外,常常单独活动。

科目分类:鹳形

生存环境:海岸

颜色分类:白色_黑色

性情分类:涉禽

最大体型:75cm

迁徙类型:留鸟

寿命年限:25年

适宜温度:20℃±10℃

食物饲料:鱼类

岩鹭形态特征

体长60-75cm,重330-700克。嘴较长而粗钝,颈长,脚较粗短,繁殖期头后部和前颈下部生有长的饰羽,背部有长蓑羽。体色有白色和黑色两种色型,黑色型较为常见。白色型全身的羽毛洁白无瑕,脸部裸露的皮肤为黄绿色,眼睛和嘴通常为黄色,脚为黄绿色,趾为黄色。黑色型全身羽毛呈暗石板灰或蓝灰色,颏和喉部有白色纵纹,眼黄色,嘴灰褐色或灰,上嘴通常较下嘴暗,脚黄绿色或灰色,趾黄色。

岩鹭生活习性

大多在白天活动,但以黄昏时分活动更为频繁。有高度领地意识,大多单独活动,有时成对或以家族为单位聚小群活动,占领一小片礁或海岸。通常只在岩岸出现,常停立于海边岩石上或飞跃于浪花间,贴近海面飞行。只有非繁殖期才偶尔四处游荡,这也是它与其他鹭类在习性上的区别之一。飞行时颈部也缩成“S”形,两翅鼓动缓慢,从容不迫,不慌不忙。但当它受到威胁时,也能飞得相当快。

岩鹭饲养方法

狩猎时脚步轻盈缓慢,有独特的深度蹲伏姿势,周期性地站立和直立以扫描猎物,或者快速追赶猎物。它们也会用脚搅动水来打扰潜在的猎物,有时还会在岸边的树叶下搜寻或搜索。两种色形的岩鹭在其栖息地选择和摄食行为上略有不同。白天和夜晚都会进食,其摄食时间取决于潮汐。食物充足时,会以群体的形式进食,并且在夜间也可能以小群居住,有时与其他物种混群栖息。食物有小鱼、小蟹组成,也吃昆虫、软体动物甚至蜥蜴,也吃鸟卵。

岩鹭雌雄分辨

与白鹭、黄嘴白鹭等难以区别,有两点主要的不同:1.岩鹭的脚较为粗短,胫下部裸露的部分少,飞行时脚超出尾羽的部分也少,而白鹭和黄嘴白鹭的脚较为细长,胫下部裸露得多,飞翔时脚远远超出尾羽的外面;2.白鹭和黄嘴白鹭背部蓑羽均超过了尾羽的端部,而岩鹭则仅达到尾羽的基部。

岩鹭繁殖方式

繁殖期4-6月。营巢于海岛岩壁缝隙和平台上,或树上或低矮的灌木上。通常成群而又较为分散的在海岛岩石上营巢。巢较简陋,由枯枝和草茎构成呈盘状。每窝产卵25枚,卵为淡青色或淡绿色。

5728

免责声明:本站词条系由网友创建、编辑和维护,内容仅供参考。

以上内容均为商业内容展示,仅供参考,不具备专业问题解决服务,

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的专业人士。

如您发现词条内容涉嫌侵权,请通过 948026894@qq.com 与我们联系进行删除处理!

一秒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