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沙雀
蒙古沙雀为雀形目、雀科、沙雀属鸟类,原产于亚洲中部,中国、蒙古、阿富汗、亚美尼亚、阿塞拜疆、印度、伊朗、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尼泊尔、俄罗斯、塔吉克斯坦、土耳其和乌兹别克斯坦。野生于海拔500-4000m的荒漠、半荒漠等开阔地区,及裸露的岩石山坡、悬崖、有零星草丛和灌木生长的岩石平原,尤以山边悬崖和岩石坡以及铺满砾石的宽阔的沟谷和洼地较为常见。1870年命名。鸣声为缓慢的Do-Mi-Sol-Mi,多带重复的短句和唧唧声。
性较温顺,不甚怕人,有时人可以靠的很近。不甚爱叫,冬天也很安静,即使大群活动也很少出声,仅飞翔时发出“嗞-嗞”的叫声。群体彼此保持的很紧,成紧密的一团飞翔。繁殖期雄鸟粉红色较深,大覆羽多绯红,腰、胸及眼周沾粉红。
科目分类:雀形
生存环境:灌丛
颜色分类:粉色_褐色
性情分类:鸣禽
最大体型:15cm
迁徙类型:留鸟
寿命年限:12年
适宜温度:20℃±10℃
食物饲料:杂食
蒙古沙雀形态特征
体长11-15cm,重15-23g。雄鸟上体沙褐色或皮黄褐色,头顶、背、肩具暗色纵纹,其中头顶纵纹较窄,有一窄的粉红色眉纹,亦沾玫瑰红色,腰和尾上覆羽玫瑰红色尾黑褐色或黑色。翅上小覆羽和和中覆羽同背,大覆羽黑色,基部白色,羽缘淡玫瑰红色,初级覆羽淡褐色。颏、喉、胸和上腹灰粉红色,两胁淡黄褐色,腹至尾下覆羽白色。冬羽上体概为沙褐色,上下体粉红色较淡,颊亦无红色沾染。虹膜暗褐色或茶褐色,嘴黄褐色或肉黄色,脚黄褐色或肉色。
蒙古沙雀生活习性
留鸟,秋冬季游荡。成群活动,通常成几只或十几只的小群,有时也见有数十只的大群。主要在地上生活。即使附近有树和灌木,也不在树上或灌木上栖息,有时虽然降落到灌木上,但很快就下到地上觅食,决不长时间的停留在灌木上。当它站在岩石或地上无论休息还是觅食时,都蹲着脚,这或许是为了降低身体高度以适应荒漠风的吹打和减少被天敌发现的机会。
蒙古沙雀饲养方法
有时也进到零星的农田地区,不喜欢森林要、茂密的灌丛和荒漠。主要以各种野生植物的种子为食,也吃嫩叶、芽苞、花蕾和果实,还吃麦粒等农作物。
蒙古沙雀雌雄分辨
雌鸟和雄鸟冬羽相似。额至头顶、后颈、眼先、耳羽和头侧沙棕色具棕褐色羽干纹,其余上体沙褐色。背、肩具不甚显著的褐色羽干纹,尾上覆羽淡沙褐色沾玫瑰红色,翅上无玫瑰红色,仅大覆羽羽缘棕红色。下体颏至上腹和两胁淡棕色微沾褐色并缀有玫瑰红色,其余同雄鸟。
蒙古沙雀繁殖方式
繁殖期5-6月。5月雄鸟开始求偶鸣叫,同群的其他雄鸟在叫声的刺激下,也一边寻食一边跟着鸣叫。营巢在石头和岩壁缝隙中或洞中,也常在土崖上或石头与灌木旁地上自己用嘴掘洞作巢。巢用细枝、草叶、草茎等材料构成,内垫有羊毛、马毛或鸟类羽毛。巢呈杯状,每窝产卵3-5枚。卵淡蓝色或绿白色,钝端有少许黑色斑纹,雏鸟晚成性。
免责声明:本站词条系由网友创建、编辑和维护,内容仅供参考。
以上内容均为商业内容展示,仅供参考,不具备专业问题解决服务,
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的专业人士。
如您发现词条内容涉嫌侵权,请通过 948026894@qq.com 与我们联系进行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