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孔雀
蓝孔雀别名白孔雀、黑孔雀、印度孔雀,为鸡形目、雉科、孔雀属鸟类,原产于亚洲孟加拉、不丹、印度、尼泊尔、巴基斯坦和斯里兰卡,栖息于海拔2000m以下,靠近水源或溪流处的开阔稀疏草原、灌木丛、竹丛的开阔地带。一雄多雌集小群活动,清晨和傍晚随群到田地里觅食,在地面筑巢,晚上则栖息在高枝上。世界多地都有引进饲养。1758年命名,无亚种。
印度、伊朗国鸟,具羽冠,眼睛的上方和下方各有一条白色的斑纹。与绿孔雀差别在于,其头部、颈部及胸前羽毛为蓝色,且雌雄都有闪烁的金属光泽,腿、颈和翎羽较长,缺乏鞍羽,叫声略低于绿孔雀。大名鼎鼎的白孔雀,是其白化品种。黑孔雀是其黑化品种。
科目分类:鸡形
生存环境:灌丛
颜色分类:蓝色_绿色
性情分类:陆禽
最大体型:230cm
迁徙类型:留鸟
寿命年限:25年
适宜温度:20℃±10℃
食物饲料:杂食
蓝孔雀形态特征
头体长90-230cm,翼展130-160cm,重4-6kg。雄性体的颈部、胸部和腹部呈灿烂的蓝色,羽光彩熠熠,身披翠绿色,下背闪耀紫铜色光泽,覆尾羽20枚,长1米以上,可以竖起来像一把扇子一样开屏。蓝孔雀羽片上缀有眼状斑,这种眼状斑是由紫、蓝、黄、红等构成。开屏时光彩夺目,抖动时能发出沙沙声。尾羽上反光的蓝色“眼睛”可用来吓退天敌。雌性也容易受“眼睛”多的雄鸟的吸引。
蓝孔雀生活习性
性机警,鸣叫声非常洪亮。不善远距离飞翔,双腿却十分强健,奔走如驰。集群性强,在野生或家养下,自然选择配偶,即一雄多雌(1:3-5),家庭式活动,在一定活动范围内,集体采食与栖息,极少个别活动者,一旦丢失一只会吵闹不休,对另群的个体不予采纳。
蓝孔雀饲养方法
以植物性饲料为主,主要以种子、芽苗、昆虫、水果和小型爬行类动物为食。在圈养情况下以玉米、小麦、糠麸、高梁、大豆及大豆饼和种青草为主,再加上鱼粉、骨粉、食盐、砂砾、多维素、微量元素、氨基酸、添加剂等可根据饲养情况。喜欢吃梨、黄泡等果实,也吃稻谷、芽苗、草籽等食物,此外还食用一些昆虫如白蚁、蟋蟀、蝗虫等。寿命长,寿命长约20-25年。
蓝孔雀雌雄分辨
蓝孔雀同种异性差异很大,雌鸟较小,身长仅约1m,重2.7-4kg。花色较为暗淡,羽色灰褐,无尾屏。头顶、颈的上部为栗褐色,羽缘带有绿色。幼孔雀的羽冠簇为棕色,颈部背面为深蓝绿色,羽毛松软,有时出现棕黄色。
蓝孔雀繁殖方式
性成熟迟,22周龄开始性成熟。繁殖期为6-12月。营巢于灌丛中的地面凹坑上。此时雄鸟的羽毛特别绮丽。雄鸟为争雌还发生格斗。巢营于郁密的灌木丛、竹薮等的高草丛间。雌鸟每隔一日产一卵,多在黎明产下,可产4-8枚。卵呈钝卵圆形,壳厚而坚实,并微有光泽。呈乳白,棕或乳黄色,不具斑点。孵卵由雌鸟承担,经28-30日才孵出雏鸟,雏鸟有隐蔽于雌鸟尾下的习性。生长缓慢,第一年的幼鸟与雌鸟略同,而雄性幼鸟的颈部则色彩较鲜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