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创建
26K
6950

博比特虫

博比特虫是环节动物门多毛纲动物。博比特虫的身体具有环节,平均身长为1米左右,长有5个触须, 体色从暗褐色到金红色都有,身上有一条彩虹。博比特虫的学名叫矶沙蚕,但更常见的名字是“真正的地狱虫”。

博比特虫分布于全世界的温暖海域中,主要生活在10-40米深的海底。博比特虫常在夜间活动,大部分时间都将自己埋在海底的沙子里面,仅把身体的一小部分伸在水里,能灵敏地感知猎物,有很强的攻击性较快的速度,能将鱼类瞬间撕成两半。博比特虫为杂食性,鱼类或海底生物都是它的猎物,如果猎物稀少,也会取食海草和藻类。博比特虫的寿命很长。

博比特虫在中国东南沿海一带是一道菜。在这里它的名字叫矶沙蚕。

简介

博比特虫具有漂亮的彩虹色,常在夜间活动,它们寿命很长,主要生活在10~40米深的海底。博比特虫大部分时间都将自己埋在海底的沙子里面,仅把身体的一小部分伸到水里;这些美丽的虫子伸出来的部位上长有5个触须,能够灵敏地感知猎物,通常是小型的蠕虫和鱼类。

博比特虫的身体上具有环节,平均身长为1米左右,发现的最长纪录为3米左右,但科学家们相信,如果生存环境适宜,并且没有天敌的干扰,博比特虫有可能长到5米长。2009年,在濑户渔港发现了一条巨大的博比特虫,这条虫子躲藏在一艘系泊筏的漂浮物中。被发现的时候虫子已经长到了3米,体重近0.5千克,拥有673个环节,这是发现的最大的博比特虫 。

分布

博比特虫早在19世纪,海洋学家就已经认识到它们是体型最长的多毛类动物。多毛类主要生活于海洋,具有环节。博比特虫的平均长度约1米,但最长记录可达3米。主要分布印度洋、太平洋和大西洋的温暖地区。

捕食

博比特虫博比特虫的进食器官十分复杂,被称为“咽头”,能由内向外翻转。在其末端具有锋利的下颚,一旦猎物被抓住,博比特虫往往能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其斩为两段。有时候人无意中接近,也可能遭其“毒口”。捕到猎物之后,博比特虫便立即躲进自己的洞中进食。博比特虫利用5根触角探测途经的猎物,使用名为咽腔的无上肌肉口器捕捉它们。博比特虫具有很强的攻击性,超快的速度和超强的攻击能力能够将鱼类瞬间撕成两半。这对猎物来说,或许是最痛快的结局,如果最初仅仅是被咬伤,它们会被拖入博比特虫的洞穴里,遭受噩梦般的折磨。虽然捕食凶猛,但博比特虫其实是杂食性的。如果猎物稀少,它们会取食海草或其他海洋植物,也会清除藏身处周围的少量腐烂食物 。

发现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一名美国男子在自家鱼缸中发现一只隐藏两年、长达3英尺(约1米)的巨型博比特虫,视频一经上传,点击率迅速超过17.3万次。

据该男子讲述,博比特虫应该在鱼缸中隐藏了两年,但由于它一直藏在岩石里,只有晚上才出来捕食,再加上行为比较隐秘,所以一直未被发觉。直到后来,他突然注意到鱼缸中珊瑚虫一夜间全部消失,鱼的数量也不断减少,才花费时间监测鱼缸的变化,最终找到罪魁祸首。

日本串本海中公园的副经理在一份报告中描述了2009年,在濑户渔港发现的一条巨大的博比特虫。这条虫子躲藏在一艘系泊筏的漂浮物中。它是什么时候躲到漂浮物中,来的时候是幼虫还是半成虫,都不得而知。但可以肯定的是,它在渔港里的生活很不赖。被发现的时候,虫子已经长到了3米,体重近0.5公斤,拥有673个环节。这是发现的最大的博比特虫。

同一年,英国每日邮报的报道称,在纽基的康沃尔水族馆内发现了一条1.2米长的博比特虫。一开始,工人们对水族缸里珊瑚和鱼类被破坏,甚至被切为两半的情况百思不得其解。最后通过彻底的检查,人们发现罪魁祸首是一条硕大的博比特虫。水族馆的管理者马特·斯莱特说:“有东西在大肆吞噬珊瑚,但我们对其一无所知,我们还发现了一条受伤的刺尾鱼,于是我们设了陷阱,但到了晚上就被撕开了。虫子显然把陷阱搞坏了,诱饵里放满了钩子,估计也在它肚子里了。

”工作人员认为“巴里”——那条博比特虫的外号——是躲在珊瑚中被运到水族馆的,并在其中生活了数年,越长越大。


6950

免责声明:本站词条系由网友创建、编辑和维护,内容仅供参考。

以上内容均为商业内容展示,仅供参考,不具备专业问题解决服务,

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的专业人士。

如您发现词条内容涉嫌侵权,请通过 948026894@qq.com 与我们联系进行删除处理!

上一篇:北太平洋雪蟹
下一篇:裸鼹鼠
一秒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