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颈雉
环颈雉(学名:Phasianus colchicus)是雉科、雉属的一种走禽,共有30个亚种。体重880-1650克,体长590-868毫米。体形较家鸡略小,但尾巴却长得多。雄鸟和雌鸟羽色不同,雄鸟羽色华丽,多具金属反光,头顶两侧各具有一束能耸立起而羽端呈方形的耳羽簇,下背和腰的羽毛边缘披散如发状;翅稍短圆;尾羽18枚,尾长而逐渐变尖,中央尾羽比外侧尾羽长得多,雄鸟尾羽羽缘分离如发状;雄鸟跗跖上有短而锐利的距,为格斗攻击的武器,近年来还发现距的长度与其所拥有的配偶数量明显相关,是雌鸟选择配偶的一个重要标准。
分布在中国东部的几个亚种,颈部都有白色颈圈,与金属绿色的颈部,形成显著的对比;尾羽长而有横斑。雌鸟的羽色暗淡,大都为褐和棕黄色,而杂以黑斑;尾羽也较短。
栖息于低山丘陵、农田、地边、沼泽草地,以及林缘灌丛和公路两边的灌丛与草地中,在其自然范围内,该物种以水果、种子、叶子、芽等植物物质和少量动物物质(例如昆虫)为食。 在它的引入地,它是一种机会主义的杂食动物,以多种食物为食,更喜欢大型、能量丰富的食物,如栽培谷物、桅杆和水果。
分布于欧洲东南部、小亚细亚、中亚、中国、蒙古、朝鲜、俄罗斯西伯利亚东南部以及越南北部和缅甸东北部。
动物学史
命名
学名“Colchis"在拉丁语中是“野鸡”的意思,“colchicus”指的是现代美国乔治亚州的西部;古希腊语中与英语“chicke”相对应的术语是“Phasianos ornis”(Φασιαὸς ὂρις),“Phasis河之鸟”。尽管林奈将许多“鸡形目”的物种归入他的Phasianius属,例如家鸡及其野生祖先红原鸡,即现在的原鸡,但今天只有环颈雉和绿雉被归入该属。由于林奈在1758年还不知道后者,环颈雉自然是Phasianus的模式种。
在美国,常见的野鸡被广泛称为“环颈雉”。更口语化的北美名字包括“chinks”,或者在蒙大拿州,“phezzens”。同时,在中国,这种物种被恰当地称为“环颈雉”——“野鸡”,其本质上意味着与英文名称“common chicke”相同。和其他地方一样,环颈雉在中国是一种非常熟悉的鸟类,它通常被称为山鸡,是中国对野鸡的统称。
卡尔·林奈在1758年出版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第10版《自然系统》(Systema Naturae)中以其当前的科学名称首次对该物种进行了科学描述。环颈雉与林奈所知的任何其他物种都有足够的区别,可以用一种简洁的【Phasianus】rufus,capîte caeruleo——“一种蓝头的红鸡”——作为完全充分的描述。此外,在林奈建立二项式命名法之前,人们已经对这种鸟进行了广泛的研究。林奈的资料来源于乌利塞·阿尔德罗万迪(Ulisse Aldrovandi)的《鸟类学》,乔瓦尼·彼得罗·奥利纳(Giovanni Pietro Olina)的《鸟舍》,约翰·雷(John Ray)的《鸟类与鱼类概要》和埃利亚撒·阿尔宾(Eleazar Albin)的《鸟类自然史》。在林奈那个时代的大部分鸟类学教科书中,该物种在书中各自的语言中被简单地命名为“野鸡”。而在其他物种中,如东美草地鹨(Sturnella magna),林奈认为有必要引用其来源的羽毛细节,而在环颈雉的案例中,他只是提到了这种鸟出名的原因:雄性原则。
引进
环颈雉并没有出现在非洲,也许除了林奈时代的地中海沿海地区,它们可能是在罗马帝国时期引入的。该地区后来被固定在格鲁吉亚西部的里奥尼河上,古希腊人称之为"Phasis"。直到现代,这些鸟类才构成了欧洲部分地区引入的大部分鸟类,而这些鸟类还没有出现;林奈的资料来源所描述的鸟类,虽然通常属于这种早期引入的鸟类,但与其他鸟类相比,在外高加索种群中肯定有更多的共同等位基因。
作为狩猎鸟,被人为引入欧洲、北美洲、夏威夷、智利、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等地。如指名亚种最晚是由罗马人引入欧洲。环颈雉在10世纪左右被带入英国,但在17世纪左右绝迹,1830年左右重新引入。环颈雉约在1857年引入北美。其中主要是华东亚种P. c. torquatus。主要分布于北美的草原地区,是美国南达科他州的州鸟。
形态特征
雄雉羽色鲜艳华丽,有较宽的白色环颈,故名环颈雉。环颈雉亚种甚多,个体大小和羽色变化亦大,但基本特征相同,现仅以环颈雉东北亚种为例描述如下:雄鸟前额和上嘴基部黑色,富有蓝绿色光泽。头顶棕褐色,眉纹白色,眼先和眼周裸出皮肤绯红色。在眼后裸皮上方,白色眉纹下还有一小块蓝黑色短羽,在相对应的眼下亦有一块更大些的蓝黑色短羽。耳羽丛亦为蓝黑色。颈部有一黑色横带,一直延伸到颈侧与喉部的黑色相连,且具绿色金属光泽。在此黑环下有一比黑环更窄些的白色环带,一直延伸到前颈,形成一完整的白色颈环,其中前颈比后颈白带更为宽阔。上背羽毛基部紫褐色,具白色羽干纹,端部羽干纹黑色,两侧为金黄色。背和肩栗红色。下背和腰两侧蓝灰色,中部灰绿色,且具黄黑相间排列的波浪形横斑;尾上覆羽黄绿色,部分末梢沾有土红色。小覆羽、中覆羽灰色,大覆羽灰褐色,具栗色羽缘。飞羽褐色,初级飞羽具锯齿形白色横斑,次级飞羽外翈具白色虫蠢斑和横斑。三级飞羽棕褐色,具波浪形白色横斑,外翈羽缘栗色,内翈羽缘棕红色。尾羽黄灰色,除最外侧两对外,均具一系列交错排列的黑色横斑;黑色横斑两端又联结栗色横斑。颏、喉黑色,具蓝绿色金属光泽。胸部呈带紫的铜红色,亦具金属光泽,羽端具有倒置的锚状黑斑或羽干纹。两胁淡黄色,近腹部栗红色,羽端具一大型黑斑。腹黑色。尾下腹羽棕栗色。
雄鸡头部具黑色光泽,有显眼的耳羽簇;眼周宽大,裸皮鲜红色;满身点缀着发光羽毛,多为墨绿色至铜色至金色;两翼灰色;尾长而尖,褐色并带黑色横纹。
雌鸟形小而色暗淡,周身密布浅褐色斑纹,羽色亦不如雄鸟艳丽,头顶和后颈棕白色,具黑色横斑。肩和背栗色,杂有粗著的黑纹和宽的淡红白色羽缘;下背、腰和尾上覆羽羽色逐渐变淡,呈棕红色和淡棕色,且具黑色中央纹和窄的灰白色羽缘,尾亦较雄鸟为短,呈灰棕褐色。颏、喉棕白色,下体余部沙黄色,胸和两胁具黑色沾棕的斑纹。
虹膜栗红色(♂)或淡红褐色(♀),嘴暗白色,基部灰色(♂)或端部绿黄色,基部灰褐色(♂),跗蹠黄绿色,其上有短距(♂),跗蹠红绿色,无距(♀)。
大小量度:体重♂1264-1650克,♀880-990克;体长♂730-868毫米,♀590-612毫米;嘴峰♂33-36毫米,♀29-30毫米;翅♂213-245毫米,♀210-220毫米;尾♂435-528毫米,♀225-286毫米;跗蹠♂61-79.5毫米,♀57-60毫米。(注:♂雄性;♀雌性)
栖息环境
栖息于低山丘陵、农田、地边、沼泽草地,以及林缘灌丛和公路两边的灌丛与草地中,分布高度多在海拔1200米以下,但在秦岭和中国四川,有时亦见上到海拔2000-3000米的高度。主要产于杂草丛生的河流边缘、靠近耕种的丘陵地区以及正在耕种的平地。
生活习性
迁徙
在其原生范围内可能会发生大规模迁徙,但在其引入地区范围内,环颈雉是定居的留鸟。
行为
环颈雉单独或成小群活动,善奔跑,特别是在灌丛中奔走极快,也善于藏匿。见人后一般在地上疾速奔跑,很快进入附近丛林或灌丛,有时奔跑一阵还停下来看看再走。在迫不得已时才起飞,边飞边发出“咯咯咯”的叫声和两翅“扑扑扑……”的鼓动声。飞行速度较快,也很有力,但一般飞行不持久,飞行距离不大,常成抛物线式的飞行,落地前滑翔。落地后又急速在灌丛和草丛中奔跑窜行和藏匿,轻易不再起飞,有时人走至眼前才又突然飞起。秋季常集成几只至10多只的小群进到农田、林缘和村庄附近活动和觅食。
食性
杂食性。随季节变化而吃不同的植物性食物和小型无脊椎动物:秋季主要以各种植物的果实、种子、植物叶、芽、草籽和部分昆虫为食,冬季主要以各种植物的嫩芽、嫩枝、草茎、果实、种子和谷物为食,夏季主要以各种昆虫和其他小型无脊椎动物以及部分植物的嫩芽、浆果和草子为食,春季则啄食刚发芽的嫩草茎和草叶,也常到耕地扒食种下的谷籽与禾苗。
分布范围
世界
留鸟:阿富汗、亚美尼亚、阿塞拜疆、中国、格鲁吉亚、伊朗、哈萨克斯坦、朝鲜、韩国、吉尔吉斯斯坦、老挝、蒙古、缅甸、俄罗斯(东亚区)、塔吉克斯坦、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和越南;
引进(留鸟):阿尔巴尼亚、安道尔、澳大利亚、奥地利、巴哈马、白俄罗斯、比利时、波黑、保加利亚、加拿大、克罗地亚、古巴、捷克、丹麦、芬兰、法国、德国、希腊、匈牙利、爱尔兰、意大利、拉脱维亚、列支敦士登、立陶宛、卢森堡、摩尔多瓦、黑山、摩洛哥、荷兰、新西兰、北马其顿、挪威、波兰、葡萄牙、罗马尼亚、俄罗斯(欧洲区)、圣赫勒拿岛、阿森松岛和特里斯坦达库尼亚、塞尔维亚、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亚、西班牙、瑞典、瑞士、土耳其、乌克兰、英国、美国(夏威夷群岛);
中国
环颈雉在中国分布范围很广,除海南岛和西藏的羌塘高原外遍及全国。
繁殖方式
繁殖期在3-7月,中国南方较北方早些。繁殖期间雄鸟常发出“咯-咯咯咯”的鸣叫,特别是清晨最为频繁。叫声清脆响亮,500米外即可能听见。每次鸣叫后,多要扇动几下翅膀。发情期间雄鸟各占据一定领域,并不时在自己领域内鸣叫。如有别的雄雉侵入,则发生激烈的殴斗,直到赶走为止。
一雄多雌制,发情时雄鸟环在雌鸟旁,边走边叫,有时猛跑几步,当接近雌鸟头侧时,则将靠近雌鸟一侧的翅下垂,另一侧向上伸,尾羽竖直,头部冠羽竖起,为典型的侧面型炫耀。
营巢于草丛、芦苇丛或灌丛中地上,也在隐蔽的树根旁或麦地里营巢。巢呈碗状或盘状,较为简陋,多系亲鸟在地面刨弄一浅坑,内再垫以枯草、树叶和羽毛即成。巢的大小约为23厘米×21厘米,深6-10厘米。产卵期在中国东北最早为4月末,而在贵阳4月末即见有雏鸟。 [4]1年繁殖1窝,南方可到2窝。每窝产卵6-22枚,南方窝卵数较少,多为4-8枚。卵橄榄黄色、土黄色、黄褐色、青灰色、灰白色等不同类型。卵的大小在南北不同地方亦有较大变化。
在阿塞拜疆,产卵发生在4-5月。 巢穴是地面上的一个浅洼地,上面铺有来自巢穴附近的植物材料,或者没有衬里。 每窝有9-14枚卵。
亚种分化
中文名称 | 学名 | 命名者及年代 | |
---|---|---|---|
1 | 环颈雉贺兰山亚种 | Phasianus colchicus alaschanicus | Alphéraky & Bianchi, 1908 |
2 | 环颈雉阿姆河亚种 | Phasianus colchicus bianchii | Zarudny, 1914 |
3 | 环颈雉土库曼亚种 | Phasianus colchicus chrysomelas | Severtzov, 1875 |
4 | 环颈雉高加索亚种 | Phasianus colchicus colchicus | Linnaeus, 1758 |
5 | 环颈雉贵州亚种 | Phasianus colchicus decollatus | Swinhoe, 1870 |
6 | 环颈雉弱水亚种 | Phasianus colchicus edzinensis | Sushkin, 1926 |
7 | 环颈雉川南亚种 | Phasianus colchicus elegans | Elliot, 1870 |
8 | 环颈雉台湾亚种 | Phasianus colchicus formosanus | Elliot, 1870 |
9 | 环颈雉科布多亚种 | Phasianus colchicus hagenbecki | Rothschild, 1901 |
10 | 环颈雉河北亚种 | Phasianus colchicus karpowi | Buturlin, 1904 |
11 | 环颈雉内蒙亚种 | Phasianus colchicus kiangsuensis | Buturlin, 1904 |
12 | 环颈雉准葛尔亚种 | Phasianus colchicus mongolicus | Brandt, 1844 |
13 | 环颈雉东北亚种 | Phasianus colchicus pallasi | Rothschild, 1903 |
14 | 环颈雉波斯亚种 | Phasianuscolchicuspersicus | Severtzov, 1875 |
15 | 环颈雉阿富汗亚种 | Phasianus colchicus principalis | P. L. Sclater, 1885 |
16 | 环颈雉滇南亚种 | Phasianus colchicus rothschildi | La Touche, 1922 |
17 | 环颈雉祁连山亚种 | Phasianus colchicus satscheuensis | Pleske, 1892 |
18 | 环颈雉北高加索亚种 | Phasianus colchicus septentrionalis | Lorenz, 1888 |
19 | 环颈雉莎车亚种 | Phasianus colchicus shawii | Elliot, 1870 |
20 | 环颈雉阿拉善亚种 | Phasianus colchicus sohokhotensis | Buturlin, 1908 |
21 | 环颈雉甘肃亚种 | Phasianus colchicus strauchi | Przevalski, 1876 |
22 | 环颈雉四川亚种 | Phasianus colchicus suehschanensis | Bianchi, 1906 |
23 | 环颈雉广西亚种 | Phasianus colchicus takatsukasae | Delacour, 1927 |
24 | 环颈雉高加索亚种 | Phasianus colchicus talischensis | Lorenz, 1888 |
25 | 环颈雉塔里木亚种 | Phasianus colchicus tarimensis | Pleske, 1889 |
26 | 环颈雉华东亚种 | Phasianus colchicus torquatus | Gmelin, 1789 |
27 | 环颈雉锡尔河亚种 | Phasianus colchicus turcestanicus | Lorenz, 1896 |
28 | 环颈雉青海亚种 | Phasianus colchicus vlangalii | Prjevalsky, 1876 |
29 | 环颈雉河谷中部亚种 | Phasianus colchicus zarudnyi | Buturlin, 1904 |
30 | 环颈雉撒马尔罕亚种 | Phasianus colchicus zerafschanicus | Tarnovski, 1893 |
保护现状
保护级别
中国亚种全部已被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2016年10月1日——无危(LC)。
种群现状
环颈雉的欧洲种群估计有4,140,000-5,370,000对,相当于8,290,000-10,700,000只成鸟(BirdLife International 2015年)。欧洲占全球范围的不到5%,因此对全球种群规模的初步估计为165,800,000-214,000,000只成鸟,尽管需要进一步验证这一估计。因此,全球物种数量处于160,000,000-219,999,999只成熟个体之间。
趋势理由:种群分布广泛,在大部分地区都很常见,但由于栖息地丧失和过度捕猎,局部种群数量正在下降。 在欧洲,种群数量估计正在增加(国际鸟盟 2015年)。塔里木亚种被认为非常稀有,可能仅有200-300只个体(del Hoyo 等,1994年)。
动物文化
环颈雉在中国,自古就被视为“吉祥鸟”,在中国明清瓷器中,无论筒瓶、棒槌瓶、花觚还是将军罐上,环颈雉和牡丹都经常被画在一起,寓意着吉祥和富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