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创建
7.6K
1243

桑毛虫

桑毛虫是一种食害桑叶的重要害虫,学名为Porthesia xanthocampa D ,鳞翅目毒蛾科盗毒蛾属的一种昆虫,别名黄尾白毒蛾、桑褐斑盗毒蛾、桑金毛虫、狗毛虫等。桑毛虫在江苏、浙江一年发生3代,间有不完全的4代;内蒙古大兴安岭一年发生1代;辽宁2代;山东3代;四川、江西4代;广东6代,均以幼虫越冬。自2龄开始体上长出毒毛,随龄期增长,毒毛增多。幼虫老熟后,一般在叶背、树干裂隙处近主干地面结茧化蛹。初结的茧疏松,随气温下降,不断吐丝加厚,并把体毛脱下加在茧上。

发生特点

初孵幼虫群集在桑叶背面取食叶肉,叶面呈现成块透明斑。三次脱皮后分散取食成大缺刻,仅留叶脉。为害春芽时,多由外层向内层剥食,造成冬芽凋枯,影响春蚕饲养。幼虫体上有毒毛,触及人体会引起红肿疼痛,大发生时,可导致桑毛虫皮炎流行;触及蚕体,能使家蚕中毒患黑斑病,结薄茧,产量下降。桑毛虫年发生代次由北而南递增,辽宁2代,珠江三角洲6代。以3、4龄幼虫潜伏在树干隙缝、落叶、草丛中结茧越冬。茧层初期很薄,随气温降低逐渐加厚。次年干均气温12℃时大量出蛰。成虫白天潜伏阴处,羽化傍晚为多,有弱趋光性。一雌产卵400粒左右,卵期4~7天。卵排不规则,初产时白色,后变黄色,卵块表面覆有一层腹毛。幼虫脱皮5、7次后化蛹,蜕皮上的毒毛仍有毒。幼虫有群集为害习性,振荡受惊后吐丝下垂,三龄后分散,喜食嫩叶,老熟幼虫沿主干下爬,在树干近土缝中或树干隙缝中结茧化蛹。桑园附近有榆、杨、椰、梅等林木的地方发生量增多。桑毛虫抗寒耐饥,在5℃下半个月不食不动不死。秋蚕用叶量大的蚕区桑毛虫发生轻 。 

形态特征

成虫 体长12一18毫米,前后翅白色。雌蛾尾部有黄毛,前翅后缘有一茶褐色斑;雄蛾腹面从第三腹节起有黄毛,前翅有二个茶褐色斑。后翅均无纹,缘毛很长。卵扁球形灰黄色,卵块排列不规则,上盖雌蛾尾部黄毛。成长幼虫体长26毫米,黄色,有一条红色背线,头部黑褐色。各节体上有很多红、黑色毛疣,上生黑色及黄褐色长毛和松枝状白毛。在腹部6、7两节背面中央有一圆形突出黄色孔。蛹 长9一11毫米,圆筒形棕褐色,臀棘较长,末端生细刺一撮。茧土黄色,长椭圆形,茧层薄,有毒毛。

生活史

生活史及习性

桑毛虫以幼虫吐丝结茧在桑树或其它树木枝干裂缝、蛀孔等处越冬,并将体毛附着茧上。初结茧较薄,随着气温下降,幼虫吐丝加厚。进入越冬的时间一般在10月中、下旬至11月上旬。次年3月下旬至4月上旬越冬幼虫破茧而出,危害新芽,幼虫破茧期与桑树冬芽萌发期相吻合。而冬芽的萌发时间在不同年份由于气候条件的影响也存在差异,越冬幼虫对冬芽的危害最大。幼虫蜕皮5~7次,经20~37天老熟化蛹,越冬幼虫期可达250多天。成虫夜间活动,有趋光性,日间常停伏桑叶丛中,夜间产卵于桑叶背面,成卵块,上覆黄毛,产卵期4~8天。初孵幼虫群集在叶背取食表皮和叶肉,4龄后分散取食且食量逐渐增大。幼虫有假死性,受到惊吓即吐丝下垂,转移到其它植株上危害。幼虫自2龄后长出毒毛,随着龄期增大,毒毛增多。幼虫老熟后在桑叶背面,树干裂缝或树干的地面结茧化蛹。

危害与防治

危害:桑毛虫是世界性害虫。在中国,北起黑龙江伊春,南至广东、台湾,均有分布。越冬幼虫剥食桑枝冬芽,常整株吃光,影响春蚕饲料。其毒毛接触蚕体,引起桑毛虫螯伤症;接触人体,引起桑毛虫皮炎。除桑以外,也食害桃、李、苹果、梨、梅、杏、枫杨、白杨等我种果树和林木。

防治方法:

(1)人工摘除"窝头毛虫",即在低龄幼虫集中一叶为害期.摘除2~3次,有明显的降低为害效果。

(2)加强桑园管理,清除桑树害虫孽生地,尽可能在桑园围不种植榆、槐、杨、梅、椰等林木。

(3)生物防治:利用桑毛虫核型多角体病毒防治幼虫,桑毒蛾绒茧蜂、桑毛虫黑卵蜂都是有效天敌。

(4)药剂防治 第一、打好"关门虫"。中、晚秋蚕结束,及时用20%氰戊菊酯6000一8000倍液喷洒,还可兼治桑螟灯蛾等其他害虫。第二、白条治虫。未打"关门虫",次年春桑毛虫严重桑园 ,可在害虫出蜇完毕时用50%甲胺磷乳油。1000-1500倍防治,或用25%喹硫磷乳油1500倍液喷治。第三、采叶期防治。先留出稚蚕专用桑园,然后施用短效性农药。如用80%敌敌畏乳油l000倍液;或50%辛硫磷1500倍液;或60%双效磷1500倍液喷雾。如桑园边上有桑毛虫取食的树种,亦应同时用药防治。


1243

免责声明:本站词条系由网友创建、编辑和维护,内容仅供参考。

以上内容均为商业内容展示,仅供参考,不具备专业问题解决服务,

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的专业人士。

如您发现词条内容涉嫌侵权,请通过 948026894@qq.com 与我们联系进行删除处理!

上一篇:箭毒蛙
下一篇:大菜粉蝶
一秒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