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创建
45.7K
9950

黑白兀鹫

黑白兀鹫(学名:Gyps rueppellii):是鹰科、兀鹫属的一种大型非洲秃鹫,体长85-107厘米,翼展220-255厘米,体重5.5-9千克。雄鸟及雌鸟很相似,具有宽大的翅膀,一个短方形的尾巴。头部凸裸,长长的脖子会折叠并卷入其身体。黑棕色羽毛具有白色的滚边羽缘,呈现出一种缩小的外观。头部及颈部有白色绒毛覆盖。颈的底部有白领,全身都有褐色或黑色的斑点,下身呈白褐色。眼睛呈黄色。强壮的喙适合撕裂肉体和骨骼。舌头上有向后的刺,可以帮助从骨上撕开肉质。

能在11000米的高空飞行,是人类已知的最高空发现的鸟类没有之一。这种生活在非洲中南部的巨型鸟类,借助地面的热气流普遍盘旋在6000米左右高空觅食,黑白兀鹫打破飞行高度记录是因为在1973年,一架飞行在11000米高空的飞机就撞上了一只黑白兀鹫。以腐肉为。通常吃非洲的各种有蹄类动物,偶尔会在靠近人类时吃牲畜。主要分布于塞内加尔、冈比亚到埃塞俄比亚的非洲大陆地带,其中一小部分从埃塞俄比亚南部到坦桑尼亚。

动物学史

黑白兀鹫学名是为纪念19世纪德国动物学家爱德华·吕佩尔(Eduard Rüppell)。在埃塞俄比亚生物地理区域的部分地区被发现。该物种占据了从塞内冈比亚到厄立特里亚的地区,一些原生地向东南延伸。它们的原生范围从西北部延伸到非洲东北部,大约在南纬5°和北纬20°之间。

形态特征

黑白兀鹫是一种大型非洲秃鹫,体长85-107厘米,翼展220-255厘米,体重5.5-9千克。雄鸟及雌鸟很相似,和其他秃鹰一样,在飞行中切割出一个独特的轮廓,它们具有宽大的翅膀,一个短方形的尾巴。头部凸裸,长长的脖子会折叠并卷入其身体。黑棕色羽毛具有白色的滚边羽缘,呈现出一种缩小的外观。头部及颈部有白色绒毛覆盖。颈的底部有白领,眼睛呈黄色。强大而有点钩状的鸟喙是橙黄色的,适合撕裂肉体和骨骼。舌头上有向后的刺,可以帮助从骨上撕开肉质。 

成鸟和亚成鸟有不同的外表,成鸟没有表现出性别二态性。幼鸟通常比成鸟的颜色更深,翅膀下侧的条纹不太清晰,脖子上的颜色更粉红色。成鸟的头部和颈部皮肤黝黑,稀疏地覆盖着羽绒,颈部底部有一圈白色的羽毛。成鸟的身体颜色为深棕色,翅膀下面有白色条纹,腹部和翅膀背面有一些纯白色或白色尖端的羽毛。这些秃鹰每年都会换毛,但在繁殖时不会换毛。当它们换毛时,不同年龄段的羽毛不同,可能会显得有些蓬乱。与黑白兀鹫最密切相关的秃鹫物种是白背秃鹫。区分黑白兀鹫和白背秃鹫的最简单方法是通过黑白兀鹫的白色喙和白背秃鹫的黑色喙。黑白兀有一个亚种“埃塞俄比亚亚种”(G. r. erlangeri)与其他黑白兀鹫成员的区别在于它们的羽毛是灰色的。 

近种区别


黑白兀鹫 兀鹫
体量 体长85-107厘米,翼展220-255厘米,体重5.5-9千克 体长95-105厘米,身高110厘米
特征 雄鸟及雌鸟很相似,具有宽大的翅膀,一个短方形的尾巴 其颈基部具松软的近白色翎颌,头及颈黄白;亚成鸟具褐色翎颌;甚似高山兀鹫,区别在于飞行时上体黄褐而非浅土黄色,胸部浅色羽轴纹较细



栖息环境

黑白兀鹫生活在非洲较为干旱的山区地方,如半沙漠及沙漠边缘。常出没于金合欢林地、草原和山地的开阔地带。在开阔的稀树草原和半干旱地区觅食,并在邻近的山地地区和深峡谷中筑巢。一般栖息于悬崖峭壁上,也有少数地区的大树上。因此,黑白兀鹫能够在高海拔地区生存,这使得它们非常适合生活在山坡上。在寻找食物时,有时会在稀树草原和沙漠地区筑巢,但通常会躲在难以到达的地方进行保护。

生活习性

黑白兀鹫是高度社交的鸟类,并会组成大群生活。它们成群繁殖、筑巢和觅食。该物种不会迁徙,但季节性的跟随猎物群移动,会远离巢穴寻找食物,通常会返回巢穴。年轻的非繁殖鸟类会四处寻找配偶和筑巢地点,但它们仍然不被认为是迁徙的。

该物种通常是安静的鸟类,但在喂食时会与其他鸟类交流以保持优势。它们在筑巢时有时会发出刺耳的声音以保护自己的领地。潜在的伴侣通过一起飞行进行交流,尽管它们通常不会口头交流。 在大多数情况下,黑白兀鹫不会发出声音,但在进食时,会通过发出声音,包括嘶嘶声、喋喋不休和尖叫声来宣称对其他个体的支配地位。 

可以飞得非常高,大约11,000米,使它们成为世界上飞得最高的鸟类。黑白兀鹫一般在海拔6000米飞行,是已知的飞得最高的鸟,能在11000米的高空飞行。它们的血红蛋白α-D次单元对于氧有高度的亲和力,让它们可以在高对流层的低气压地方更有效地吸入氧气。

黑白兀鹫它们可以以高达每小时35公里的速度飞行,到离开鸟巢150公里以外的地方觅食。它们的鸟巢会筑在岩礁上,或是在金合欢树上。当日出两小时后热气流上升时,它们会离开鸟巢,在平原上觅食。它们可以等上几日待掠食者离开尸体。

食肉动物,以腐肉为。通常吃非洲的有蹄类动物,如蓝角马、平原斑马和汤姆森瞪羚,偶尔会在靠近人类时吃牲畜。

分布范围

留鸟:阿尔及利亚、贝宁、布基纳法索、布隆迪、喀麦隆、中非共和国、乍得、科特迪瓦、吉布提、厄立特里亚、埃塞俄比亚、冈比亚、加纳、几内亚、几内亚比绍、肯尼亚、马里、毛里塔尼亚、尼日尔、尼日利亚、卢旺达、塞内加尔、索马里、南苏丹、苏丹、坦桑尼亚、多哥和乌干达。

非繁殖地:葡萄牙和西班牙。

旅鸟:直布罗陀和摩洛哥。

游荡:刚果(金)。

流浪(非繁殖地):埃及、塞拉利昂和赞比亚。

季节性不确定:博茨瓦纳、莱索托、马拉维、莫桑比克、纳米比亚、南非和津巴布韦。

起源不确定(非繁殖地):沙特阿拉伯。 

繁殖方式

黑白兀鹫是一夫一妻制的鸟类,它们在整个繁殖季节一直在一起,并在孵化后会共同养育雏鸟。黑白兀鹫往往不会按照确切的季节时间表进行繁殖,这意味着它们一年四季都可以繁殖。单个繁殖季节通常持续约13个月。通常在悬崖前筑巢的地方进行飞行求爱。黑白兀鹫在繁殖时通常保持在大群中,这为它们提供了免受捕食者侵害的保护。可以看到许多其他的交配对同时在附近的山坡上的悬崖面上筑巢和繁殖。在如此拥挤的环境中,该物种会必要保护自己的巢穴、卵、雏鸟或配偶免受附近其他黑白兀鹫的伤害。它们通过向有威胁的其他黑白兀鹫发出咕噜声或嘶嘶声来恫吓。

雌雄双方都努力筑巢。繁殖季节持续13个月,每个季节只产一枚卵,因此只能孵化出一只雏鸟。卵大约需要55天才能孵化,父母双方共同孵卵。并收集食物资源以帮助饲养雏鸟。小兀鹫大约在150天后羽化。黑白兀鹫在雏鸟孵化前到独立前会共同照顾。直到它能够照顾自己。孵化后,共同会为幼鸟收集食物、照顾它们并保护它免受捕食者的侵害,直到小黑白兀鹫在羽翼未丰后独立。一旦黑白兀鹫的前一只雏鸟在羽化后可独立生活后,这些黑白兀鹫将开始它们的下一个繁殖季节。由于资源的可用性增加,降雨或有蹄类动物种群的增加可能会触发繁殖季节。该物种大约在5-6岁时长出了完整的成鸟羽毛,因此它们的性成熟可能与此同时发生。黑白兀鹫在圈养中的寿命是40-50年之间。

亚种分化

黑白兀鹫(2亚种)

中文名称 学名 命名者及年代
1 黑白兀鹫埃塞俄比亚亚种 Gyps rueppellii erlangeri Salvadori, 1908
2 黑白兀鹫指名亚种 Gyps rueppellii rueppellii (A. E. Brehm, 1852)

保护现状

保护级别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2021年ver3.1——极危(CR)。

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Ⅰ、附录Ⅱ和附录Ⅲ》(CITES)2019年版附录Ⅱ。

种群现状

1992年估计,大约有11000对左右的黑白兀鹫,包括坦桑尼亚的3000对,肯尼亚的2000对,其中“多达数千对”集中在有利的地点,埃塞俄比亚的2000对,据说是“当地丰富的常见秃鹫”,苏丹的2000对,是“北方最常见的秃鹫”,西非2000年。这可能意味着在20世纪90年代初,有22000个成熟个体和大约30000个个体。随后的物种数量急剧下降意味着实际的数量可能会低得多。

曾经广泛分布于撒哈拉以南非洲的萨赫勒地区。但该物种在其分布范围内的惊人下降导致其全球状态从2012年被国际鸟类保护组织从近危变为濒危,并在2015年进一步升级为“极度濒危”。2006年的报告说,其全球状态下降了96%。

世界纪录

世界上飞得最高的鸟类:黑白兀鹫,兀鹫属的一个物种。已知的飞得最高的鸟,能在11000米的高空飞行。(吉尼斯世界纪录)


9950

免责声明:本站词条系由网友创建、编辑和维护,内容仅供参考。

以上内容均为商业内容展示,仅供参考,不具备专业问题解决服务,

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的专业人士。

如您发现词条内容涉嫌侵权,请通过 948026894@qq.com 与我们联系进行删除处理!

上一篇:杜氏剑尾海蛇
下一篇:灯塔水母
一秒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