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创建
14.5K
3696

蜜獾

蜜獾(学名:Mellivora capensis):是食肉目、鼬科动物。雌雄间的体型差异甚大,雄性的体重有时是雌性的二倍。身体厚实,头部宽阔,眼睛小,外观看不出耳朵,有个外观平钝的鼻子。身体粗壮,爪子强壮,可以捣毁蜂巢,坚厚的皮肤和粗糙的毛可以抵御蜂群的攻击,因喜食蜜蜂幼虫和蛹而得名。分布于非洲、西亚及南亚。

蜜獾以“世界上最无所畏惧的动物”被收录在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中数年之久。

动物学史

进化

该物种最早出现于亚洲上新世中期。已知一些已灭绝的近亲可以追溯到至少700万年前的晚中新世。其中包括来自南非和意大利的“Mellivora benfieldi”、来自巴基斯坦的“Promellivora”和来自乍得的“Howellictis”。更远的亲戚包括“Eomellivora”,它在旧大陆和新大陆都进化成几种不同的物种,以及来自肯尼亚的巨型长腿的“猛獾”(Ekorus)。

分类

蜜獾的学名“Viverra capensis”是约翰·克里斯蒂安·丹尼尔·冯·施雷贝尔(Johann Christian Daniel von Schreber) 在1777年使用的科学名称,他描述了好望角的蜜獾的皮肤。1780年,戈特利布·康拉德·克里斯蒂安·斯托(Gottlieb Conrad Christian Storr)提出用"Mellivorae"作为该属的名称。Mellivorina于1865年由约翰·爱德华·格雷(John Edward Gray)提出作为"属"的名称。 

蜜獾是蜜獾属的唯一物种。尽管在1860年代它被归入獾亚科,但已经普遍认知它与獾亚科几乎没有相似之处。 它与貂亚科(Guloninae)的关系更为密切,最后被分配到属于自己的亚科“蜜獾亚科”(Mellivorinae)。蜜獾亚科和貂亚科之间的差异包括它们的齿序公式的差异。蜜獾虽然与貂熊(俗称“狼獾”)不在同一个亚科,但可以被视为另一种类似的超大黄鼠狼或鸡貂的形式。 

分化

蜜獾的种内分类尚未得到充分研究。2000年,巴雷什尼科夫(Baryshnikov)根据形态学研究和皮毛变异描述了来自中亚(土库曼斯坦)的一个新亚种“Mellivora capensis buechneri”,并从该物种的整个范围内识别出总共10个亚种。2005年,沃森克拉夫特(Wozencraft)报告了12个通过形态测量学和毛色变化而分化的亚种。尚未完成对该物种亚种的DNA调查,用形态测量学或毛皮颜色和图案表示的亚种的有效性值得怀疑。种群内的毛皮图案(白色条纹的长度和大小)和同一地理区域内不同地方的毛皮大小差异很大(例如,在卡拉哈里地区,半干旱环境和赞比西河谷之间)。此外,这些差异不一定与遗传差异有关(C. Begg和K.Begg pers. obs.2006年)。尽管蜜獾在性别上存在显著的二态性,雄性至少比雌性大三分之一,但数据通常也会因性别混为一谈而产生偏差(Begg 2001)。

形态特征

体型

蜜獾是大型鼬科动物,特点是头骨大,眼睛小,身体粗壮,颈部和肩部肌肉发达。体长60-70厘米,肩高约25厘米,体重8-12千克。它们的大小因地理范围而异,对非洲蜜獾的测量显示它们比亚洲种群的个体略大。该物种表现出性别二态性,雄性比雌性大。来自卡拉哈里沙漠地区个体的数据显示,成年雄性比成年雌性大约三分之一。年长的成年雄性背部也有明显的伤疤区域(它们被称为“疤痕”),这可能是多处咬伤的结果。

颅骨

颅骨与狗獾的颅骨几乎没有相似之处,并且非常类似于狐鼬的更大版本。颅骨结构非常坚固,成体的颅骨没有任何独立骨骼结构的痕迹。颅盖骨比狗的颅盖骨宽。

五官

  • 耳朵:耳朵远离头部,外耳没有固定的耳廓。耳腔的上方和后方都被包围着表皮增厚,形成硬脊。耳屏上由斜脊组成。脊的对面是一个小凸起结节,是耳屏和耳屏的残余物。囊不存在。耳垂的雏形出现于外耳道周围;然而,它们是不可见的。当蜜獾挖洞时耳朵边缘的倾斜会使其闭合耳道口。

  • 眼睛:眼睛很小。眼角之间的最大距离为13毫米。这个开口几乎没有给眼睛留下空间。小而深陷的眼睛是远视的,黑色,并且在夜晚反射光线。 

  • 鼻子:是棕色的。宽鼻孔有一个清晰的区域,围绕着下方和侧面的鼻孔。上唇较浅,缺乏中唇和中唇沟,鼻孔下部较深,导致鼻孔更靠近下唇而不是上唇边缘。横向狭缝较短。

  • 嘴唇:表面完全裸露。面部触须的间质簇可能不存在。舌头有尖锐的乳突指向嘴的后部。 

齿序

齿序:i 3/3, c 1/1, p 3/3,m 1/1,共32颗。牙齿通常表现出不规则发育的迹象,有些牙齿非常小,以不寻常的角度排列或完全缺失。蜜獾物种的下颌左侧有第二颗下臼齿,但右侧没有。虽然它们主要以软食为食,但蜜獾的颊齿经常磨损严重。对于食肉动物来说,犬齿特别短。舌头有尖锐的、指向后方的乳头,有助于它们处理坚硬的食物。

乳房和肛门袋

蜜獾拥有两对乳房和一个肛门袋,这在鼬科动物中是不寻常的,是可逆的,这是鬣狗和猫鼬的共同特征。据报道,袋子的气味“令人窒息”,可能有助于在袭击蜂箱时让蜜蜂平静下来。 

皮肤

蜜獾的皮肤坚韧、厚实和松弛,脖子周围的皮肤有6毫米厚,可以防止天敌抓住自己。厚实的皮肤不怕蜜蜂的叮咬、也能抵御蛇的毒牙和其他动物的伤害。 

四肢

蜜獾的腿短而结实,每只脚上有五个脚趾。脚上有非常强壮的爪子,前足强壮而宽阔,有大爪子,可用于抓捕猎物和奔跑。相比之下,后足小,爪短。它们是一种部分跖行动物,脚底有厚厚的衬垫,裸露到手腕。尾巴很短,上面长满了长毛,除了底部以下。 

5个脚趾长有巨大的爪子。指甲的平均长度是约32毫米。中间的最长,大约38毫米,最小的是外侧那个25毫米。厚指甲的边缘是圆形的,带有凹下表面。指甲和脚趾的侧面平坦以使它们彼此准确并列。所以,蜜獾挖洞时,前掌形状紧紧地变成宽阔的强大的铲子。后足比前足长且窄,且短爪子。沿中线延伸,足底垫中间和足跟,是一个大跖骨垫。脚后部的外皮是赤裸的和皱巴巴的。 

毛发

虽然颜色因亚种而略有不同,但一般来说,身体的下半部分(腹侧)是深黑色,上体是灰色或亮白色。较浅的颜色延伸到身体的整个长度,直到尾巴的底部。

皮毛可随季节和分布地区的不同变化很大。在喜马拉雅山脉的冬季,气候过冷,蜜獾上体的毛发丰富,长约40毫米。甚至后脚跟可能也长满毛发。而生活在非洲的蜜獾,缺乏绒毛。冬季皮毛很长,下背部长40-50毫米,由稀疏、粗糙、刚毛状的毛发组成,底毛很少。侧面、腹部和腹股沟的毛发甚至更稀疏。夏季皮毛较短,背部只有15毫米长,甚至更稀疏,腹部半裸。头部和下半身的侧面是纯黑色的。一条大的白色带覆盖上半身,从头顶到尾巴底部。蜜獾中非亚种的独特之处在于完全是黑色的。

耳朵是一个圆形的毛圈,约宽13毫米。大腿后部的毛很长,可能形成簇。前腿前部的毛直接穿过四肢。颈部两侧有一层垂直的黑毛,与纵向的白毛相交。

栖息环境

栖息在各种不同的生态环境,包括热带和亚热带绿色森林、荆棘林、开阔林地、河岸森林或草原、干旱草原、岩石山丘和沙漠。海拔高度从海平面到4,050米不等。它们通常不会生活在撒哈拉沙漠最干燥的地区或地中海周围的丛林生物群落中。该物种需要有洞穴、岩石裂缝或其他可以躲避的地方作为栖息场所。 

生活习性

领地

在卡拉哈里盆地南部地区,成年雄性蜜獾的平均栖息地为541平方千米,而成年雌性蜜獾的平均栖息地较小,为126平方千米。年轻的雄性(独立但尚未性成熟)的家庭范围平均为151平方千米。这些家庭范围不是唯一的,而是广泛重叠的。成年雄性可能有重叠的家庭范围,成年雌性也是如此。占主导地位的成年雄性的家庭范围可能与多达13只雌性的范围重叠。年轻雄性的家庭范围可能与成年雄性的家庭范围完全重叠。尽管年轻雄性、成年雄性和成年雌性的家庭范围重叠,但它们并不表现出很强的领地意识。

活动

蜜獾通常在非洲和亚洲的南部和西部出现。吉尼斯世界纪录把它命名为“最大胆的动物”。这种动物表面看起来很可爱,实际上几乎会攻击所有东西,它很聪明能够知道敌人的弱点。例如,当面对的是一个男人时,它会攻击他的睾丸。它也是为数不多的使用工具的一种动物,例如用原木作为梯子。

蜜獾对本土范围内毒蛇的蛇毒有很强的抵抗力,其他地域有待考证,是世界上少有的对蛇毒有抵抗力的动物之一。对待异类性格凶猛、好斗。性格勇敢,坚毅,顽强。捕猎效率很高,与其它掠食动物不同的地方在于蜜獾总是不停的捕食以满足自己不断运动所消耗的能量,其他的掠食动物往往在捕食一次之后进行休息。一只雄性蜜獾每小时能轻轻松松地奔跑9.6公里,它的活动范围超过200平方英里甚至更大。

蜜獾经常在夜间捕食,白天躲在洞里或者岩石缝里睡觉。生活在非洲撒哈拉沙漠的蜜獾白天也觅食,善于挖洞,蜜獾有力的武器是它的爪子和牙齿,十分凶猛,几乎什么都不怕;非洲豹捉到它要用1小时才能将它制服,因为它的皮毛光滑韧性强,很难伤到体内,蜜獾有同类自残现象,尤其对幼崽,只有一半幼崽能长到成年。

共生

蜜獾最喜欢吃的是蜜蜂幼虫。它与黑喉响蜜鴷(Indicator indicator)结成了十分有趣的“伙伴”关系。响蜜鴷一见到蜜獾就会不停地鸣叫以吸引蜜獾的注意力,蜜獾循着响蜜鴷的叫声跟着它走,同时也发出一系列的回应声。响蜜鴷自己是破不开蜂窝的,蜜獾用其强壮有力的爪子扒开蜂窝吃蜜蜂幼虫和蛹,而响蜜鴷亦可分享一餐佳肴。作为蜜獾的共生伙伴,聪明的响蜜鴷因蜜源向导而闻名。响蜜鴷呼唤蜜獾跟随着自己,把蜜獾带到蜜蜂的巢。响蜜鴷依靠这位哺乳动物强壮的爪子击破它先前发现的蜂巢。这种奇怪的伙伴关系还有待于科学的论证。因为采蜜人亲眼目睹了这种合作,他们也很规律地跟从响蜜鴷的引导,在鸟儿飞来飞去的召唤下,人们被引导到几公里以外的蜂巢去。研究表明,响蜜鴷知道方圆250平方千米内的每一个蜂巢的位置。采蜜人依靠响蜜鴷维持生活,每次总是留下一些蜂巢作为回报。

食性

蜜獾是机会主义的觅食者;食物的组成随着猎物丰度的季节性变化而变化。它们以肉食为主,经常以鸟卵、小型啮齿动物、蛇、鸟类和青蛙为食。虽然大部分食物都是肉食性的,但蜜獾也吃水果、根茎和鳞茎。蜂箱被捕食是因为蜜獾也喜欢吞噬里面的蜜蜂幼虫和蜂蜜。如果其他食物缺乏,它们会转向腐肉作为食物来源。

研究发现,尽管雄性和雌性蜜獾的体型存在差异,但它们的觅食模式和觅食成功率却非常相似。它们捕获大小从2-2000克不等的猎物。蜜獾吃的猎物类型随季节变化,在小型哺乳动物丰度最高的季节(9-12月),小型哺乳动物占了大部分食物(80%)。在湿热季节(1-4月),大型蛇类占饮食的很大一部分(58%)。总体而言,成年雄性蜜獾平均每天消耗1.3千克食物,而雌性平均每天消耗0.9千克食物。

蜜獾的猎物约有60种,从小昆虫到小兔子,它们都能吃。已观察到卡拉哈迪大羚羊国家公园(Kgalagadi Transfrontier)的蜜獾捕食以下猎物:跳兔、高原沙鼠(Gerbilliscus brantsii)、毛足沙鼠(Gerbillurus paeba)、草原斑猫、南非狐、薮兔、笔尾獴、四带纹鼠(Rhabdomys pumilio)、非洲艾虎、大耳狐、狐獴、哨旱台鼠(Paratomys brantsii)、沙地象鼩(Elephantulus intufi)、短尾沙鼠(Desmodillus auricularis)、非洲侏儒鼠、袋南非囊鼠(Saccostomus campestris)、沙漠鼠(Zelotomys Mouleudassnios)、鼹鼠假盾蛇(Pseudaspis cana)、鼓腹咝蝰、黄金眼镜蛇、砂膨蝰、 普通飞行壁虎(Ptenopus garrulous)、花条蛇属、巨型地面壁虎(Chondrodactylus angulifer)、卡拉哈里树石龙子(Trachylepis occidentalis)、毕氏穴蝰、双色羽吻蛇(Xenocalamus bicolor bicolor)、角壁虎(Chondrodactylus bibronii)、非洲岩蟒(Python natalvelensis)、草原沙鬣蜥(Agama aculeate)、黑黄色沙蜥(Heliobolus lugubris)、淡色歌鹰、黑鸨、那马瓜沙鸡、斑雕鸮、南方蚁鵖、仓鸮、普通鹌鹑、鳞额编织雀、群居织巢鸟、黄蝎、白蚁、青玉粗尾蝎、黑后目蝎(Opistophthalmus carinatus)、黑粗尾蝎、卡拉哈里粗尾蝎(Parabuthus kalaharicus)、直翅目昆虫和孤独的蜂糸幼虫(Parafidelia friesei)。还观察到成年蜜獾吞噬蜜獾幼崽。

分布范围

国家分布

分布于阿尔及利亚、安哥拉、贝宁、博茨瓦纳、布基纳法索、布隆迪、喀麦隆、中非共和国、乍得、刚果(布)、刚果(金)、科特迪瓦、吉布提、赤道几内亚、厄立特里亚、埃斯瓦蒂尼、埃塞俄比亚、加蓬、冈比亚、加纳、几内亚、几内亚比绍、印度、伊朗、伊拉克、以色列、约旦、哈萨克斯坦、肯尼亚、科威特、黎巴嫩、利比里亚、马拉维、马里、毛里塔尼亚、摩洛哥、莫桑比克、纳米比亚、尼泊尔、尼日尔、尼日利亚、阿曼、巴基斯坦、卡塔尔、卢旺达、沙特阿拉伯、塞内加尔、塞拉利昂、索马里、南非、苏丹、坦桑尼亚、多哥、土库曼斯坦、乌干达、阿联酋、乌兹别克斯坦、西撒哈拉、也门、赞比亚和津巴布韦。

地理分布

地理分布范围很广,从南非的西开普省延伸到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大部分地区,到摩洛哥南部和阿尔及利亚西南部,并在非洲以外通过阿拉伯、伊朗和西亚到中亚(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印度半岛和尼泊尔。该物种很可能存在于阿富汗北部。特别是因为该物种出现在邻近的约旦(Amr 2000)和以色列(Werner 2012)。从历史上看,蜜獾不存在于撒哈拉沙漠最干燥的中心、地中海沿岸直至尼罗河谷以及南非中部(自由州省)部分。尽管在印度大部分地区广泛分布,但其在南部各州的分布高度不连续(Gubbi等人,2014年),并且几乎没有渗透到东北部(2013年)。它在哈萨克斯坦的范围仅限于该国西部的南部Mangistau地区,特别是乌斯特乌特保护区(Ustyut Plakhov 2005年)。在非洲,它们的分布范围从海平面到高达2,600米的地区。在埃塞俄比亚的贝尔山脉可达4,000米的高度 (Sillero-Zubiri 1996)。

繁殖方式

雄性蜜獾有很大的活动范围并相互重叠,较小的家族可达13只雌性。性行为涉及到一夫多妻制的交配系统,其中一只雄性獾可以和多个雌性交配。虽然蜜獾通常过着孤独的生活,一个雌蜜獾常常带领一只幼崽,完全依赖于母亲抚育。雌蜜獾怀孕期50-70天,小蜜獾12-16个月后才能独自生活,幼崽独立前完全依赖于母亲,生育间隔时间超过12个月。

雌性蜜獾要比雄性蜜獾小一些,它们为了觅食和哺育后代,活动范围也超过50平方英里。一只母蜜獾每三五天就要叼着自己两个月大的孩子,疾奔1英里多去寻找新的洞穴。一旦幼兽能够自己行走,母蜜獾和孩子就会分开在不同洞穴居住,以此来降低被捕食者发现的几率和寻找更多的食物。 

亚种分化

蜜獾(12亚种)

中文名称 学名 命名者及年代
1 蜜獾埃塞俄比亚亚种 Mellivora capensis abyssinica Hollister, 1910
2 蜜獾中亚亚种 Mellivora capensis buechneri Baryshnikov, 2000
3 蜜獾指名亚种 Mellivora capensis capensis (Schreber, 1776)
4 蜜獾乍得湖亚种 Mellivora capensis concisa Thomas and Wroughton, 1907
5 蜜獾中非亚种 Mellivora capensis cottoni Lydekker, 1906
6 蜜獾尼泊尔亚种 Mellivora capensis inaurita (Hodgson, 1836)
7 蜜獾印度亚种 Mellivora capensis indica (Kerr, 1792)
8 蜜獾白背亚种 Mellivora capensis leuconota Sclater, 1867
9 蜜獾肯尼亚亚种 Mellivora capensis maxwelli Thomas, 1923
10 蜜獾阿拉伯亚种 Mellivora capensis pumilio Pocock, 1946
11 蜜獾斑点亚种 Mellivora capensis signata Pocock, 1909
12 蜜獾波斯亚种 Mellivora capensis wilsoni Cheesman, 1920


保护现状

保护级别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2015年ver3.1——无危(LC)。

分布于博茨瓦纳的蜜獾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Ⅰ、附录Ⅱ和附录Ⅲ》(CITES)2019年Ⅲ级。

种群现状

在红色目录中列为LC(无危物种),因为该物种分布范围较广,没有明显的生态危机(具有广泛的栖息地和海拔宽容度,食物来源丰富)因此被列为“最不关心(LC)”。然而,明显可识别的威胁正在运行,并且已知会导致物种数量局部下降,在可获得额外信息的情况下,物种可能需要列入更高类别的威胁等级。

主要威胁

蜜獾被用作丛林肉和传统医学药材,但大多数情况下,它们在整个分布范围内受到养蜂家和小型畜牧业者的直接迫害(例如,通过使用钢爪陷阱和毒药)。 它们还被针对其他物种的非选择性控制计划间接杀死,例如豺狼 (Canis spp.) 和狞猫。有证据表明它们在许多地区因中毒而在当地灭绝。尽管在该物种出现的北非地区几乎没有养蜂业(摩洛哥下德拉地区附近除外),但它们在那里受到迫害(诱捕、中毒)。

相关文化

“平头哥”是蜜獾最响亮的俗名,中国人喜欢这样称呼它。

胆大:蜜獾是一种鼬科动物,虽然鼬科动物大都体型较小,但是在整个鼬科下就没有一个“贪生怕死”之辈,尤其是蜜獾更是被冠名“世界上最无畏动物”,并以此身份写入了《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中。蜜獾的无畏主要体现在它无惧一切生物,哪怕是面前是数十倍于自己体型的狮子、花豹,它都会无所畏惧地与之死斗。这其实要得益于蜜獾特殊的眼部构造,蜜獾的眼睛结构类似于凹透镜,这样看面前的动物都比实际要小。

免疫蛇毒:毒蛇可以说是大多数野生动物的噩梦,即使像狮子、老虎这样凶猛的食肉动物都不敢招惹毒蛇。但是,在蜜獾面前,大多数的毒蛇都只不过是一根“辣条”而已。这就要得益于蜜獾免疫蛇毒的能力。当然,蜜獾免疫蛇毒的能力并不是“保命符”,因为它只能免疫一些毒性较差且毒液量较低的毒蛇的蛇毒,而且蜜獾捕食的蛇类体长大都在1.5米以下,而这种小型的毒蛇的毒性大都不强而且排毒量也较低,所以,蜜獾在捕食毒蛇时,大都可以全身而退。

以上两点就是蜜獾被称为“哥”的原因,而“平头”则是来自于蜜獾头部的特征了,蜜獾的头顶比较的宽阔和平坦,再加上上面布满了白色的毛发,这就是其“平头哥”称号的由来。当然,平头哥这个称号是网友们给蜜獾起的,它其实象征了一种精神,那就是不服输、爱自由的精神。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对蜜獾的了解,蜜獾的“粉丝群”也越来越大,全网至少有上万人是蜜獾的“忠实粉丝”。


3696

免责声明:本站词条系由网友创建、编辑和维护,内容仅供参考。

以上内容均为商业内容展示,仅供参考,不具备专业问题解决服务,

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的专业人士。

如您发现词条内容涉嫌侵权,请通过 948026894@qq.com 与我们联系进行删除处理!

上一篇:东北虎
下一篇:犀牛
一秒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