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创建
15.7K
2142

雪豹

雪豹(Panthera uncia,英语:Snow leopard),是一种大型猫科动物,常在雪线附近和雪地间活动,故名“雪豹”。雪豹分布于青藏高原、帕米尔高原、天山山脉、阿尔泰山脉及我国西部和中亚东部的其它高山地区。其皮毛为灰白色,有黑色点斑和黑环,尾巴长而粗大,在岩石堆中是极好的保护色,有“雪山之王”之称。

形态特征

雪豹,雄性体长104-125厘米,雌性体长86-117厘米,尾长78-105厘米,可达体长的75-90%,平均为体长的83%,个别个体超过体长,而且极其粗大;雄性体重一般25-55千克,雌性一般21-53千克。皮毛蓬松,全身灰白色,布满黑斑。头部黑斑小而密,背部、体侧及四肢外缘形成不规则的黑环,越往体后黑环越大,背部及体侧黑环中有几个小黑点,四肢外缘黑环内灰白色,无黑点,在背部由肩部开始,黑斑形成三条线直至尾根,后部的黑环边宽而大,至尾端最为明显,尾尖黑色。幼兽通体带有浅玫瑰紫色;身上的黑色环斑轮廓不清、黑灰相杂。

与其它豹属动物相比,雪豹吻部很短,前额很高,头形偏圆。眼虹膜呈黄绿色,强光照射下,瞳孔为圆状。前足5趾、后4趾。前足比后足宽大,趾间、掌垫与趾间均具有较浓而长的粗毛。腹下有4对乳头。肛门部有一对乳腺孔。

头骨鉴别特征

颅形稍宽而近于圆形。脑室较大。为了适应高原严寒的环境,它们的鼻腔显著扩大,进而导致鼻骨上端凹陷和前额强烈隆起和加宽。鼻骨短宽,其前端尤为宽大。颧弓粗大。上颌骨额突呈三角形,且超过鼻骨的后端。眶间较宽。成兽的人字嵴高耸,尤老体更为显著。鼓室扁而低,副枕突较长,在下方超出听泡。下颌骨骨体宽厚,下缘平直。齿式与其它猫科类似,为I3+C1+P3+M1/i3+c1+p2+m1,其中上颌第三枚前臼齿和下颌唯一臼齿演化为裂齿,用以切割肉食,上颌唯一的臼齿极度退化。 

血液特征

雪豹具有高度发达的分配血液、调节呼吸等技能。对氧化变化很敏感。红血球直径很小——5.5μm(4.73~6.15μm),红血蛋白高度集中(16.4g%)。血球比容计指标(即红血球的出较量为47%)跟血液中的大量红血球(14.1~16.8百万/平方毫米)相符。

生活习性

雪豹偏好晨昏活动,夜间活动比白天活动更多,每日清晨及黄昏为捕食、活动的高峰,尤以黄昏为最。其行动敏捷机警,动作灵活,善于跳跃,3-4米的高崖可纵身而下;纵身一跃,最远可达15米,最高可达6米。其上下山有一定的路线,喜走山脊和溪谷,经常沿着踩出的小径行走。雪豹一年换两次毛。

平时独栖,仅在发情期前后才成对居住,一般有固定的巢穴,设在岩石洞中、乱石凹处、石缝里或岩石下面的灌木丛中,大多在阳坡上,往往好几年都不离开一个巢穴,窝内常常有很多雪豹脱落的体毛。巡猎时也以灌丛或石岩上作临时的休息场所。

雪豹是极其特化的捕食者,以岩羊(青藏高原种群)、北山羊(天山和阿尔泰山等地的种群)和捻角山羊(兴都库什山等地的种群)等最擅长攀岩的山羊族为主食,也捕食盘羊、高原兔、旱獭、鼠类等兽类以及雪鸡、马鸡、虹雉等鸟类,在食物缺乏时也捕食家畜、家禽。无致命的伤人记录。其猎食往往采取伏击或偷袭的方法,常在野羊活动地区附近隐藏。雪豹饱食后可以一个星期不进食。

由于所处生境的猎物密度极低,雪豹的家域面积极大。在蒙古戈壁地区对雪豹的GPS项圈的追踪结果显示,雄性雪豹家域264.9-1283.2平方千米,雌性雪豹家域202.3-548.5平方千米;不过上述家域范围内包含了大量平原;如果假设雪豹只在其活动范围内的山地出没,而刨去所有的平原地带,那么这些蒙古戈壁雪豹的家域面积会更正为:雄性114.3-394.1平方千米,雌性87.2-193.2平方千米,这个结果更加合理。为了猎食,雪豹往往出去很远,常按一定的路线绕行于一个地区;通常每天行走10-12千米,最长可达28千米。

栖息环境

雪豹喜好干燥凉爽、多裸岩的陡峭山区。它们经常在永久冰雪高山裸岩及寒漠带的环境中活动,在祁连山4500米以下至4100米以上的山顶脊部,在珠穆朗玛峰北坡5400米高的雪地上曾见雪豹的足迹。常栖于海拔2500~5000米的高山上。夏季可在3000~6000米的高山上见到,冬季多随着食物的迁徙而下降至2000~3500米。有的雪豹在冬季仍生活在5000米的高山上。雪豹并非全部都生活在海拔高的地方或是山上,内蒙古包头以西约10公里的乌拉山(最高仅2185米)一带的雪豹常年在1000米左右的环境中生活;蒙古南部大戈壁地区的雪豹也在海拔900-2400米的区域生活,也有在海拔600米的草原地带出现的记录。

生长繁殖

自然繁殖

雪豹的求偶期多在冬末1~3月。此时,它们的食欲不振,经常嘶叫相互寻找,若两只雄兽相遇必有一番恶斗。雌兽的发情期一般持续5~8天,每天多次交配,每次交配时常从十多秒到一百余秒不等。交配姿态与虎、豹相同。交配时,雄豹发出特有的鸣叫声。若没有怀孕,雌兽则过三周左右再次发情。

交配成功后,雌雄各自回到自己的领域。妊娠期90~105天,一般在4月中旬至6月初产仔,每胎2~3仔(少数1仔或4-5仔),大多在清晨生产。

刚出生的幼仔体重300~600克,体长约24厘米,尾长16~18厘米,通体带有浅玫瑰紫色,身上的黑色环斑轮廓不清、黑灰相杂,体质很弱,叫声似小猪。闭着眼睛,到7~9天才睁眼。10天后开始爬。前半个月雌豹精心护理哺育它的幼崽,很少离开。一个月后幼崽体重可达1~1.5千克,一个半月后幼兽能开始吃一点碎肉。幼兽2个月时体重可达4千克,体长800毫米,可以跟随母豹外出活动。3、4个月后可参与捕食,约在18~22个月后离开母亲,独立生活。一旦独立,它们将会离开故土,长途跋涉,穿越广袤的地带以寻求新的栖息地。这可能有助于减少近亲繁殖现象的发生。雪豹约2~3岁时性成熟。雪豹在野外的寿命一般8~13年。

人工繁殖

由于雪豹生活于高海拔地区,对低海拔地区的病菌和湿热天气抵抗力很低,饲养繁育难度较大。动物园中的雪豹经常患有体内寄生虫,有蛔虫、蛲虫等。易患肺炎、结核病和猫类肠炎、传染性腹炎及腹水病等。虽然欧美动物园从20世纪初就开始展出雪豹,但主要依赖野捕;直到20世纪70年代,雪豹的圈养繁殖数量才逐渐提高。截止至2018年底,中国以外的动物园,共饲养雪豹461只(223雄,238雌),分布于200家动物园。

国内仅有少数动物园有过成功繁殖经历。1984年,位于青藏高原东北边缘的青海省西宁市人民公园(西宁野生动物园前身),利用其独特的地理优势,通过几年的努力,解决了人工饲养条件下雪豹的繁殖问题,成功繁育2只雪豹幼崽,1985年再次成功繁育3只 。北京动物园1955年开始饲养展出,1995年繁殖雪豹成功。西安动物园中也曾成功进行繁殖。

2016年6月10日,西宁野生动物园成功繁育雌性雪豹一只——傲雪。

2019年5月27日,西宁野生动物园成功繁育一对雌性雪豹双胞胎——水墨和油画。

动物园中的雪豹经常患有体内寄生虫,有蛔虫、蛲虫等。易患肺炎、结核病和猫类肠炎、传染性腹炎及腹水病等。

雪豹在动物园的寿命可超过15年,西宁野生动物园雄性雪豹寿命已超过20岁。

2022年6月,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雪豹现身甘肃平凉,夜袭农户羊圈后窜墙逃走。这是我国首次在黄土高原泾河上游区域发现雪豹踪迹。

分布范围

雪豹是中亚和南亚山地的特产,沿主要山脉分布,而避开大面积的平原区,因此分布区呈斑块状;分布面积广达123万平方公里,跨越中亚的12个国家,历史上也曾在缅甸有分布。具体而言,其分布于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俄罗斯、蒙古、阿富汗、印度北部、尼泊尔、巴基斯坦、不丹等地,以及中国的西藏、四川、新疆、青海、甘肃、宁夏、内蒙等省区的高山地区,如喜马拉雅山、可可西里山、冈底斯山、天山、帕米尔高原、昆仑山、唐古拉山、阿尔泰山、阿尔金山、祁连山、贺兰山、阴山、乌拉尔山、横断山脉等等。在平原地区偶尔也有踪迹。

分类争议

雪豹在生物分类学上的定位,曾经为单独的一个属——雪豹属(Uncia),其学名为“Uncia uncia”。主要理由是其舌骨基本骨化,而豹属动物的舌骨中部为韧带性软骨。因此,雪豹不能像其他大型猫科动物一样发出低沉、强烈的吼叫,而只能嘶嚎,同时,雪豹与虎、豹等动物很难进行杂交,且没有产生过杂交种,而狮、虎、豹、美洲豹之间能够进行杂交,并有过杂交种的记录,从而有文献认为应将雪豹看作是大型猫(狮、虎、豹等)与小型猫(金猫、豹猫等)的一个过渡型,单列为一个属较为合适。

《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一和《中国动物志》,均使用该种名。然而最近的分子生物研究显示这个物种应为豹属的一个亚属,同时种名应为“Panthera uncia”,目前,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使用这一种名。

分子遗传学研究显示,雪豹和老虎关系最近,整个豹亚科约在1130万年前与猫亚科分开演化,而雪豹与狮的演化分歧时间大约在463万年前,此时青藏高原正在隆起、成形中;在约260万年前,青藏高原的隆起进入第二阶段,形成更高海拔的高原,这段时期可能是雪豹演化成高原特有种的关键阶段;在约170万年前,青藏高原已接近现在的高度,原本分布于高原的雪豹开始往周围高地进行辐射扩散。

早期的遗传分析曾显示雪豹不分亚种,但一项2017年的分子遗传学分析却认为雪豹应分为三个亚种:

西部亚种(Panthera uncia uncia),分布于天山山脉、帕米尔高原、喀喇昆仑山脉和喜马拉雅山脉西段等;

中部亚种(Panthera uncia uncioides),分布于青藏高原和喜马拉雅山中东段;

北部亚种(Panthera uncia irbis),分布于阿尔泰山脉和蒙古南部戈壁。

种群现状

雪豹处于高原生态食物链的顶端,亦被人们称为“高海拔生态系统健康与否的气压计”。雪豹是亚洲高山高原地区最具代表性的物种,国际上正在实施一个保护雪豹行动计划,期待使雪豹得到很好的保护,进而能够保护整个高山地区的动物区系和生态系统。

2018年10月,北京大学、世界自然基金会、山水自然保护中心、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等19家保护组织、科研单位及保护机构联合发布的《中国雪豹调查与保护现状2018》报告显示,全球雪豹60%的栖息地位于中国。

全世界雪豹的分布情况和大概的数量如下,2016年估计全球野外总数7400-8000只,其中成熟个体数2710-3386只。中国数量第一,约占全世界的40%左右。

  • 尼泊尔:300-400 (2016)

  • 不丹: 79-112 (2016)

  • 印度: 516-524 (2016)

  • 中国: 4500 (2016)

  • 哈萨克斯坦:100-120 (2016)

  • 吉尔吉斯斯坦:300-400 (2016)

  • 阿富汗:大于 100 (2003)

  • 蒙古: 1000 (2016)

  • 巴基斯坦:250 (2016)

  • 俄罗斯:70-90 (2016)

  • 塔吉克斯坦:250-280 (2016)

  • 乌兹别克斯坦:30-120 (2016)

保护现状

致危因素

  1. 人为活动及经济开发致使其生境缩小,栖息地呈零星斑块状。过度放牧导致草场严重退化,过量的家畜挤占了野生有蹄类的生存空间,致使其数量显著下降。

  2. 气候变暖导致林线上移,雪豹的适宜生境被压缩;金钱豹等低海拔食肉类随着上移林线的入侵,进一步加剧了雪豹的生存压力。

  3. 非法偷猎和报复性猎杀直接影响并危及雪豹种群的发展。如1990年,青海省湟中县5位农民用携带的45套铁踩夹,捕猎雪豹14只。70~80年代,青海仅报道偷猎雪豹的数量就达60只。1972~1984年间,青海省天峻县12名矿工,共偷猎雪豹28只。1983年春,青海都兰县少数民族8人,2~5月间偷猎了19只雪豹。

  4. 非法贸易也威胁着世界各国的雪豹种群。雪豹骨会被作为虎骨的替代品,雪豹皮毛本身也是昂贵的裘皮制品。 [15]

生存竞争

随着气候变暖,喜马拉雅山的林线逐步上移,这给了森林杀手豹向上扩张的可能,豹可能会进犯到雪豹的栖息地,与其形成竞争。

2016年2月28日,在一处四川贡嘎山保护区一处海拔4000米以上的裸露山脊,一只豹于下午16:42分经过红外相机前;2小时后,一只雪豹在18:56分以同样的方向走过红外相机。这证实了以上的猜测。(注:安装红外相机时没有调整红外相机的安放时间,故相机照片显示为2011年2月21日。上述时间是专业技术人员通过收集红外相机资料拍摄的野外照片及GPS定位资料校核得出)

随后,在青海省三江源的杂多县昂赛乡,玉树市哈秀乡以及位于西藏丁青的怒江河谷,都记录到了雪豹和金钱豹同域分布的现象。

同时,藏区数量众多的流浪狗,特别是流浪藏獒,也会集群抢夺雪豹的猎物,对雪豹的生存构成威胁。

而人兽冲突带来的报复性猎杀,也是雪豹面临的一个风险。这些年,政府和社会力量针对雪豹捕食家畜等带来的损失,开展了一系列补偿试点工作。

保护措施

雪豹邮票濒危物种公约(CITES)将雪豹列为附录I物种,禁止其进入国际贸易。1980年,中国政府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条例》(草案)将雪豹列为二类保护动物,至1988年正式颁布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提为I级保护对象。相继在有雪豹分布的地区建立或筹建了一批自然保护区,如:东大山保护区(甘肃)、塔什库尔干保护区(新疆)。1992年,中国承办了第七届国际雪豹学术讨论会,对中国保护和科学研究雪豹,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三江源国家公园和祁连山国家公园的建立更为雪豹保护起到了关键性作用。

保护行动

1992年,中国西宁承办了第七届国际雪豹学术讨论会,对保护和科学研究雪豹起了推动作用。

2015年,在青海玉树召开了第一届国际雪豹论坛,会上发起了“雪豹保护网络”(以下简称“网络”),截至2022年4月,已经有39家机构、组织和个人加入“网络”,并召开了四届国际雪豹论坛,且于2018年由“网络”内机构牵头,联合发布了《中国雪豹调查和保护报告2018》。

2018年9月4-6日,在深圳召开的国际雪豹保护大会上,来自中国、印度、哈萨克斯坦、蒙古、俄罗斯等12个雪豹分布国的政府或专家代表,以及相关国际组织代表,共同宣布将通过加强国际合作和加大投入来保护珍稀濒危动物雪豹,并研究通过了《国际雪豹保护深圳共识》。 

新疆

新疆多地都开展了雪豹调查工作,涉及天山、昆仑山、帕米尔高原、阿尔泰山、喀喇昆仑山等,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的马鸣、徐峰等开展了连续的研究工作。 

荒野新疆对新疆的天山、昆仑山、帕米尔高原、阿尔泰山等开展了访谈和红外相机调查,初步对新疆三大山系的雪豹扩散廊道进行了调查,对栖息地连同度、雪豹分布热点进行了评估和圈定。

青海

1984-1986年,乔治·夏勒受国家林业局邀请,前往青海三江源地区调查雪豹。随后北京大学自然保护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和山水自然保护中心紧密合作,在三江源开展雪豹的保护工作,并采取了社区保护路线,邀请和培训当地牧民来监测和保护雪豹及其猎物,并于2011年启动了三江源雪豹监测工作。

2018年7月19日,从“与豹同行”国际雪豹金钱豹研究与保护论坛获悉,位于青海省南部的三江源地区全境估算现存雪豹数量或已超过1000只,被学界公认为世界雪豹连片分布最集中的区域之一。

目前三江源已成为全球最容易观察到雪豹的地区之一;在三江源国家公园的支持和许可下,由山水自然保护中心在澜沧江源园区的昂赛乡推动的基于社区的生态旅游项目“大猫谷”,提高了当地牧民参与雪豹保护的积极性,成为中国国家公园的第一个特许经营权。

原上草自然保护中心以及年保玉则生态保护协会分别在三江源的阿尼玛卿和年保玉则区域开展了相关的工作。

2020年1月7日,青海省西宁市北川河源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首次拍到雪豹活动视频,至此青海省6州2市全部发现野生雪豹活动。 

四川

2015年3月下旬,四川卧龙国家自然保护区管理局邓生野生动植物保护站的巡护队员在高海拔的银厂沟热水塘区域开展新一年的高原野生动物行为研究的监测巡护工作,首次获取到雪豹母子的珍贵照片和视频。卧龙保护区由此提出大熊猫-雪豹“双旗舰”的保护方向。

2016年9月,新龙县环林局与猫盟CFCA共同启动了新阶段野外猫科动物调查工作。至2017年11月,调查并确认甘孜州新龙县分布有雪豹。

西藏

2015年夏季,西藏林业厅和广州远望野生动物保护服务中心在西藏阿里和那曲开展雪豹调查。

2021年,在那曲市林业和草原局的支持下,山水自然保护中心的监测表明那曲市境内的十一个区县均有雪豹的分布。

2022年,由北京大学保护生物学教授、山水自然保护中心创始人吕植带领的科研团队,在拉萨市堆龙德庆区乃朗寺后山上记录到了雪豹的红外影像。这是西藏拉萨首次记录到雪豹红外影像。

甘肃

北京林业大学野生动物研究所、陆桥生态中心从2013年开始与甘肃盐池湾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合作开展雪豹调查与监测,持续至今。2017年盐池湾保护区管理局与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建立合作机制,开展雪豹监测和巡护工作。经北京林业大学野生动物研究所初步测算,盐池湾保护区共有雪豹188-350只。

2020年底,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的行政许可下,祁连山国家公园酒泉分局联合北京林业大学野生动物研究所等机构在祁连山国家公园盐池湾片区开展雪豹卫星追踪工作,并分别在2021年2月和4月顺利捕获2只雪豹,对雪豹麻醉后进行了各项体征测量并安装了卫星定位项圈,后将其放归野外。红外相机捕获到的带有定位项圈的雪豹影像显示,2只雪豹健康状况良好,且屡次成功捕食岩羊。项圈回传的卫星数据将有助于了解雪豹在盐池湾片区的移动、家域及栖息地选择等情况。

内蒙古

2020年9月,北京大学自然保护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与内蒙古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在贺兰山上布设的红外相机捕捉到了雪豹的身影,这是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时隔67年后雪豹再次确切出现在贺兰山。

保护建议

  1. 在雪豹分布区严格限制放牧的牲畜数量,防止草场退化,防止野生有蹄类的数量因人为活动而减少。

  2. 严厉打击偷猎及非法贸易活动。

  3. 落实野生动物肇事补偿,协助雪豹分布区的牧民为牲畜购买保险,防止针对雪豹的报复性猎杀。

  4. 严格限制动物园和其他饲养设施等从野外捕捉雪豹;动物园要进行协调,在有条件的动物园建立自我维持的繁殖种群。

  5. 加强对各有雪豹分布的自然保护区和国家公园的有效管理和监测。

  6. 通过协议保护和社区共管的方式,发动雪豹分布区的牧民参与到雪豹保护中,协助当地社区开展以雪豹观赏为主的、严格管理的生态旅游。

  7. 倡导低碳生活,延缓气候变暖。 

雪豹救护

2017年10月16日,青海省玉树州囊谦县救护一只亚成体雌性瘫痪雪豹,12日后送往青海野生动物救护繁育中心(西宁野生动物园),被命名为为“凌霜”。11月9日凌霜恢复站立行走能力,2018年3月凌霜两次未能顺利猎杀羊羔,未通过野外生存能力测试,如今在西宁野生动物园饲养展出。

2019年4月17日,经过近一年的救助,新疆首只在农区发现的雪豹活体身体已完全康复,被放归天山。

2019年1月20日,青海省玉树州杂多县救护一只老年雄性双目失明雪豹,送至青海野生动物救护繁育中心(西宁野生动物园),被命名为为“凌寒”。治疗康复10个月后,为其进行世界首例野生雪豹白内障摘除及人工晶体植入手术,术后25天凌寒死于陈旧性脑梗复发。

2021年3月11日,青海野生动物救护繁育中心(西宁野生动物园)前往海北州门源县救护一只成年雄性雪豹,命名为“凌蛰”,经过五天的检查、治疗后,于15日由北京林业大学团队为其佩戴卫星定位项圈,16日救护中心将其放归至门源县祁连山国家公园境内。此系全国首例救治受伤雪豹佩戴卫星项圈后放归

2021年5月10日,青海省海南州共和县救护一只雌性雪豹幼崽,送至青海野生动物救护繁育中心(西宁野生动物园),被,被命名为“凌夏”。鉴于该雪豹年纪小、应激性差以及先天性心脏病,无法放归野外,目前在西宁野生动物园饲养。

2021年9月5日晚,1只雪豹出现在内蒙古四子王旗白音敖包苏木。内蒙古自治区林草局及时组织野生动物保护救护专家团队对雪豹进行救护,并将它转运至具备救护条件的鄂尔多斯市野生动物救助管理站进行隔离、检查。9月22日,这只雪豹在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哈拉乌北沟被放归自然,并佩戴了GPS颈圈。

雪豹“凌蛰”

雪豹“凌蛰”是一只误闯青海省门源县一农户家中的雄性成年雪豹。2021年3月11日,一只雪豹闯入门源县西摊乡小学附近的农户家中。当天,青海野生动物救护繁育中心(以下简称“救护中心”)接到救护消息后,迅速赶往门源县实施救助。通过对雪豹进行采血和检查,确定该雪豹为雄性,成年,年龄约4-5岁(野生雪豹寿命8-12岁),体型正常,体重44公斤(成年雄性一般35-50公斤),四肢和肋骨未见骨折,口鼻眼耳肛门均无异常。其血检报告显示,其血钙浓度低于1.0mmol/L(青海雪豹参考值1.62-2.22mmol/L),疑似低血钙症。按照青海野生动物救护繁育中心惯例,该只雪豹被命名为“凌蛰”。

救护中心兽医会同中国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副院长金艺鹏教授团队对“凌蛰”的情况做出初步判断:除低血钙症以外,“凌蛰”无其他明显症状,在救护当天晚上表现出跳跃、恐吓、吼叫等正常行为,通过检测,确认“凌蛰”未携带六种猫科常见病原,但其自身抗体水平较低,存在感染风险。就“凌蛰”的低血钙症,可以补充液体钙补钙,不影响正常放归,初步确认“凌蛰”符合放归条件。

3月15日,中国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副院长金艺鹏教授团队对雪豹“凌蛰”再次进行全面体检,确认各项指标正常、身体健康,符合放归条件。放归前,由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省管理局、北京林业大学野生动物研究所联合为其佩戴卫星项圈,以准确掌握雪豹放归后的生存情况、扩散规律等生态学信息。

3月16日8点40分,放归组顺利到达选定的放归地点,该点为典型的高山草甸,距离救护点直线距离为12公里,地势向阳、坡度较缓、植被状况相对茂密,附近有充足的水源地,是雪豹的典型栖息地。放归组人员在缓缓拉开运转笼闸门,“凌蛰”先是缓缓移出,稳步向山上走去,姿态优雅,步伐稳健。随后,它转身看了一眼放归组工作人员,跑向远处的高山,不一会儿,消失在视线中,雪豹“凌蛰”成功放归。 

北京林业大学科研团队负责通过雪豹的卫星项圈对它进行监测,准确记录“凌蜇”的每一步。截至8月25日,雪豹“凌蛰”所佩戴的项圈跟踪器已回传卫星点位数据2943条,其总活动面积约1700平方公里,各项指标和状态健康稳定。

现身情况

2022年6月,贺兰山管理局与北京林业大学科研人员在维护安置于贺兰山的红外触发相机时发现了多个位点多次拍到了雪豹的清晰影像。通过对比雪豹身体的花纹发现,贺兰山南部三个位点10余次拍到的未佩戴颈圈的雪豹为同一个体,是一只未知的雄性成年雪豹新个体。另一只雪豹是2021年9月在贺兰山放归的雪豹“四王子”。

2022年6月,科研人员在整理回收近一年的红外相机影像资料时发现,在青海西宁市湟源县境内布置的一处红外相机拍摄到雪豹的活动影像。

2022年,大熊猫国家公园大邑管护总站在清理6月份巡护成果时,发现在海拔3700米的国家公园区域再次拍摄到了雪豹,此次拍摄到的雪豹为幼年,在红外相机镜头前匆匆而过。

2022年8月12日,甘肃白龙江阿夏自然保护区放置于岷山海拔4300米左右的7部红外相机中,首次记录到了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雪豹的实体影像。据悉,这是整个岷山山脉第二个记录到雪豹的地方,刷新了中国雪豹的分布范围。

2023年2月14日,位于果洛藏族自治州久治县三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年保玉则保护分区内发现2只成年雪豹,这是该地区首次记录到雪豹的清晰影像。

2023年5月,西藏珠峰地区雪豹数量超过100只。

成年雪豹2023年,位于甘肃省金昌市永昌县东大河自然保护站的工作人员在整理红外相机数据时发现,放置在辖区三岔资源管护站的红外相机拍摄到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雪豹在野外活动的珍贵影像。此次被拍摄到的是一只成年雪豹,体形匀称、步履矫健,黑夜中它贴着岩石边行走,拍摄时间是2023年11月27日。据了解,这是该区域首次拍摄到雪豹。

2024年2月27日,在位于四川阿坝州阿坝县的莲宝叶则景区,徒步爱好者在海拔4400米拍摄到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雪豹的身影。

2024年3月,甘肃祁连山保护区祁丰自然保护站工作人员在整理视频资料时,发现监控拍摄到了雪豹下山的视频。


2142

免责声明:本站词条系由网友创建、编辑和维护,内容仅供参考。

以上内容均为商业内容展示,仅供参考,不具备专业问题解决服务,

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的专业人士。

如您发现词条内容涉嫌侵权,请通过 948026894@qq.com 与我们联系进行删除处理!

上一篇:北极兔
下一篇:麝牛
一秒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