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吻鲨
剑吻鲨(学名:Mitsukurina owstoni)是剑吻鲨科、剑吻鲨属鲨鱼。最大体长可达385厘米。体延长而呈圆柱形。吻突出似短剑,故又称为“剑吻鲨”。眼小,两颌显著突出;口近端位;两颌齿同形,有棘状齿冠,末端尖细,齿基部宽,有2齿根。鳃孔之后缘皆位于胸鳍基部前方。两背鳍等大,但小于腹鳍和臀鳍;胸鳍小型,后缘圆形;尾鳍不呈新月形,背侧叶长,约略等长于体长之一半;腹侧叶不甚发达。尾柄扁平,不具侧脊或凹槽。脊椎总数为122-125。
剑吻鲨是一种底栖性大型鲨鱼。大部分的记录显示其栖息于大陆斜坡约270-960米深的海域,但亦曾被发现于深达1300米深处。剑吻鲨总是懒洋洋地漂浮着,静静地停留在黑暗的海中央,因为它们有着天生的优势,它们的肝脏比一般的鲨鱼大得多,占了其体重的四分之一,这使得其身体比重接近海水,即使不游动也不容易下沉。行动缓慢。主要以硬骨鱼、乌贼、甲壳动物等为食。
形态特征
雄成鲨体长为264-384厘米,雌成鲨体长为335-372厘米。最大体长可达385厘米。体延长而呈圆柱形。吻突出似短剑。眼小,两颌显著突出;口近端位;两颌齿同形,有棘状齿冠,末端尖细,齿基部宽,有2齿根。上颚有35-53个狭长的细槽纵向齿,下颚有31-62个。它们的两个颚的两边各有三排前牙。后齿较小,为压扁而变平。有些个体上侧牙有间隙。鳃孔之后缘皆位于胸鳍基部前方。两背鳍等大,但小于腹鳍和臀鳍;胸鳍小型,后缘圆形;尾鳍不呈新月形,背侧叶长,约略等长于体长之一半;腹侧叶不甚发达。尾柄扁平,不具侧脊或凹槽。脊椎总数为122-125。
透过皮肤可见血管,使它们看起来是粉红色的白色。然而,鳍却呈现蓝灰色。幼鲨是幽灵般的白色,随着年龄的增长,粉色会越来越浓。标本在酒精中保存时会褪色并呈褐色。
栖息环境
剑吻鲨是一种底栖性大型鲨鱼。大部分的记录显示其栖息于大陆斜坡约270-960米深的海域,但亦曾被发现于深达1300米深处。
生活习性
一般的鲨鱼都有非常发达的肌肉,行动迅速、敏捷,异常凶猛。但是剑吻鲨的肌肉却松软无力,它的身体的其他特征也表明它行动缓慢。检查它们的胃,里面充满了硬骨鱼、乌贼、甲壳动物等。
剑吻鲨总是懒洋洋地漂浮着,静静地停留在黑暗的海中央,因为它们有着天生的优势,它们的肝脏比一般的鲨鱼大得多,占了其体重的四分之一,这使得其身体比重接近海水,即使不游动也不容易下沉。
一旦有猎物靠近,它们通过吻内丰富的电感受器能够第一时间侦察到,其下颚会急速充气而膨胀,这使得其捕食的瞬间嘴内呈近似真空状态。在空气压力的推动下,海水和猎物会一起涌进剑吻鲨的口中,一旦猎物不幸被剑吻鲨捕捉到,试图逃脱只是一件徒劳无功的事情,因为剑吻鲨嘴中满口的利牙可快速咬碎猎物,并将猎物吞噬。
剑吻鲨在被捕获时,也会猛烈挣扎,试图咬破渔网逃生,在挣扎中往往会让它们的头部发生一定的变形,这曾经导致某些剑吻鲨样本被当成是新发现的物种。
分布范围
存在: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南澳大利亚州、塔斯马尼亚州)、巴西(里约热内卢、阿玛帕)、哥伦比亚、法国、法属圭亚那、几内亚、圭亚那、日本(本州)、摩洛哥、莫桑比克、新西兰、葡萄牙(马德拉群岛)、塞内加尔、南非(东开普省、西开普省、夸祖鲁-纳塔尔省)、西班牙(加那利群岛)、苏里南、中国(台湾省东部之花莲外海)、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佛罗里达州、马萨诸塞州、路易斯安那州)、印度。
繁殖方式
剑吻鲨被认为是卵胎生的,胚胎以母体产生的卵黄囊和其他卵为食,并在其体内孵化。并且产仔的大小可能很小。
保护现状
保护级别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2017年 ver 3.1)——无危(LC)。
种群现状
剑吻鲨的数量其实要比人们想像的多得多,样本少的原因可能是这种鲨鱼一般生活在数百米深海处,不容易被捕捉到。在1995年5月到1996年10月这短短一年多的时间,用底刺网捕捞,在东京海底峡谷100-300米深处抓到了大量的剑吻鲨——多达125条。
2003年4月,在两周内于台湾海域捕捞到了100多条剑吻鲨。虽然被捕获的这些剑吻鲨都已经死了或很快就死了,但是没有一条是爆炸而死的。而且还有被活捉的。2007年1月25日,在东京湾有一条剑吻鲨被活捉,被送到东京海洋公园展览,两天后死亡。2月,又有一条剑吻鲨被活捉,在日本东海大学海洋科学博物馆养了一周后才死亡。它们也都不是自爆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