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创建
33.8K
8526

貂熊

貂熊是食肉目鼬科貂熊属哺乳动物。体长0.8~1 米,体重 7~32 千克,尾长 18 厘米左右;头大耳小,背部弯曲,四肢短健;弯而长的爪不能伸缩,尾毛蓬松;被毛长而蓬松,冬毛黑褐色,夏毛棕黄色;身体两侧有一浅棕色横带,从肩部至尾基汇合,形成半环状带纹,似“月牙”,此带纹毛甚长,可达 12 厘米;外形似獾,尾像貂,足掌类熊,叫声如犬,谓食肉兽中的“四不像”。因其身材大小和体型在貂与熊之间而故名。

貂熊分布于中国东北大兴安岭北部、内蒙古和新疆北部阿尔泰地区林区。 北半球广大地区,包括北极、阿拉斯加、加拿大北部、西伯利亚、俄罗斯以及波罗的海各国也有分布。貂熊栖息于亚寒带针叶林和冻土草原地带,活动范围广,为夜行性动物。视觉敏锐,嗅觉稍差,有半冬眠习惯。穴居,喜食大型兽的尸肉,包括驯鹿、马鹿等,并捕捉狐狸、野猫、狍子、麝、鼠类等大小动物,也吃蘑菇、松子、各种浆果等植物性食物。发情交配期为 4 月末到9月,产仔期为2~4 月,怀孕期长达 210~270 天,每胎产1~5 只。 貂熊寿命很短,大约为5年。

貂熊是现存体型最大的陆生鼬科动物,有“月熊”“飞熊”之称。20世纪60年代以来,由于大兴安岭被开发,导致大片森林被伐。加之大面积森林火灾,人口迅速增长,各种生产活动急剧增加等因素,严重侵吞和破坏貂熊的生境。貂熊在中国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同时在黑龙江乌底河已建立保护区。 貂熊会猎食马鹿、驯鹿等经济动物的幼崽,为狩猎业带来一定影响。

形态特征

貂熊体形大小似狗獾,外形介于熊、貂之间。头大吻短,吻垫完全裸露。两耳短圆,几隐于浓密的毛内。夏季足垫和掌垫裸露,冬季其裸露的部位被趾间的丛毛遮盖;趾具强而弯的长爪,但不完全缩回。尾短,尾毛粗长,呈丛状下垂。

毛色:头面部毛短细,额及两颊上部浅棕灰色,环两眼并向前至吻部为棕黑色。吻垫黑色。颈、背、四肢及尾下端,毛质粗长光亮,近似黑色。背毛长约50毫米左右,散在少许灰白色针毛;绒毛致密纤细,长约30毫米左右,灰白色。两肋至后腿基部的长毛为背毛长的两倍以上,达120毫米。横过尾基背侧,向前延伸一条宽的浅棕色带纹,至肩部逐渐消失,形成特有的后体半环状带纹。尾毛蓬松特长,约140-170毫米,其下覆盖的绒毛长约70毫米。爪淡黄,末端黑色。

头骨:宽大坚实,骨缝愈合严密。外形介于狗獾和紫貂之间。脑颅狭长,吻宽有力,吻宽约为颅高的2/3。人字嵴汇合处低平,向后逐渐隆起。矢状嵴在脑后的突起特别强大。颅底较宽,门齿孔卵圆形,位于上颌第四前臼齿与第一上臼齿之间,稍倾斜。眶前孔较小;眶后区狭窄,且表面甚粗糙。乳突指状,向下前方倾斜。听泡低而宽平,仅沿内缘隆起;听道呈不规则长筒状,边缘亦不整齐。下颌骨粗大。

牙齿:(3·1·4·1)/(3·1·4·2)=38。门齿和犬齿特征与紫貂相似,但显较粗大,犬齿内缘略弯曲,上颌第三前臼齿和下颌第四前臼齿相互接触。上裂齿纵轴与头骨纵轴平行,其上的主尖十分强健,后尖宽而平,高大于主尖的1/2,没有小后尖,上臼齿与上裂齿几成直角排列。下裂齿由两个强健的齿尖构成,下前尖低而强大。原小尖高。下后尖不显著,下颌臼齿齿尖低平。

阴茎骨长约80毫米,末端较粗,在顶端的1/3处弯曲。



近种区别

貂熊 蜜獾
头面部毛短细,额及两颊上部浅棕灰色,环两眼并向前至吻部为棕黑色。吻垫黑色。颈、背、四肢及尾下端,毛质粗长光亮,近似黑色。 虽然颜色因亚种而略有不同,但一般来说,身体的下半部分(腹侧)是深黑色,上体是灰色或亮白色。较浅的颜色延伸到身体的整个长度,直到尾巴的底部。


栖息环境

貂熊是典型的栖息于亚寒带、寒温带的针叶林、亚热带丘陵地带竹林和冻土草原地带的动物,活动范围广,从山地冻土区到岩石裸露的山顶,都有它的踪迹,最喜欢的栖息环境是草类—白桦—落叶松林和杨树河岸林,其次为钻天杨—甜杨—河岸林,有时也在草类—杨桦阔叶林和迹地灌丛,以及杜鹃—落叶松林或杜鹃—樟子松林等,冬季一般多在海拔600米以下的山腰或山麓林缘中,尤其喜欢在森林中的沼泽地、河谷以及溪流的发源地等处栖息,特别喜欢在森林的边缘活动

在中国,貂熊主要栖息于在林区,在中国东北的大兴安岭山区海拔约1000米左右,境内地势起伏不大,坡度平缓,河流上源与河流低地多沼泽;土壤层薄,石砾和岩积层较多。气候是中国最寒冷的地区,日温稳定在0℃以下的低温和稳定雪盖期长达7-8个月。山上林区属亚寒带针叶林类型。树种则以落叶松为主,常与落叶阔叶林白桦、山杨、黑桦、丛桦等成混交林。在石质山顶或山坡上部与樟子松混生。林下灌木丛生,以胡枝子和榛占优势。地被物则多见细叶杜香和越桔,其余有苔草、佛子菜、蕨、塔藓、赤茎藓。沼泽地多见水藓、绿藓等。新疆阿勒泰林区貂熊生境亦为落叶松针叶林类型,以西伯利亚松、落叶松及越桔占优势。阿尔泰山地与大兴安岭地区的栖息环境基本相似。

生活习性

活动行为

貂熊性机警,凶猛,视觉敏锐,听觉稍钝,善于奔走,追捕动物特喜长途跟踪。能泳。善于上树,常在密林间跳窜进行捕食或逃避敌害,在额尔古纳左旗素有“飞熊”之称。足迹宽大,冬季在薄雪层上行动十分敏捷,足迹颇象幼熊足迹,但由于平时行走缓慢,且前后足迹时常重叠,故两者极易区别。步度较小步距一般约20厘米。在极北地区,每隔3-4小时交替活动和睡眠。在冬季,一昼夜可行走20-45千米,可长时间地漫跑而不休息,有时一口气可跑过10-15千米。

貂熊没有固定的迁徙路线和巢穴,不筑巢穴,也不挖洞,常常借住熊、狐狸、獾、旱獭等动物的废弃洞穴,或者以山坡裂缝或石头堆中的空隙为家,甚至栖身于树根、倒木之下或枯树空洞之中,但每个洞通常都有2个出口,便于遇到危险时逃匿。昼伏夜出,除繁殖季节外,一般单独活动。阴天白昼外出活动。

捕食行为

貂熊采用伏击和追击两种方式猜食:夜间捕食时悄悄地爬上树,以突袭的方式捕捉松鸡、黑琴鸡、林鸽等鸟类,或隐藏在鲁径旁的树上,等待马鹿、狍子等体型较大的动物经过时,突然袭击,抱住动物的背颈予以咬杀;有时也对猎物穷追不舍,如雪兔、赤狐、松鼠等体形较小的动物,因雪厚影响逃跑速度,而被貂熊捕获,它的食性庞杂,喜食大型兽尸肉。常跟踪其它猛兽,寻找遗弃之剩食,亦常常盗食夹在捕兽器上或掉在陷坑中的猎物。夏季能下河捕食鱼类和岸边蛙类,也吃鸟卵和黄蜂幼虫,秋季食浆果,冬季游荡觅食。

此外, 貂熊对吃不完的食物还有埋在地下或雪下,仰或挂在树叉上的习惯。貂熊身强力壮,还敢于跟踪和抢食较自己大的狼和猞猁、甚至熊等猛兽猎捕的食物。 

领地意识

貂熊冬季的平均昼夜活动距离为14.3千米;雄性最大领域可达686.5平方千米,雌性最小领域为138.8平方千米,平均领域面积为200-500平方千米。其分布的特点是稀疏的广泛分布,一个个体常常需要几百平方公里的面积,其生态学特点要求提供相当大面积的栖息地才能满足一个貂熊种群长期生存的要求。貂熊的分布密度甚低,占区周围往往用肛门腺分泌物或尿斑作标记以通知其他个体。

貂熊决不允许同性出现在自己的领地,即使自己的孩子也不例外。所以,貂熊一旦成年,就会被父母赶离家园,自立门户开始新的生活。不过,在异性之间,领地是可以重合的。一般来说,雄性貂熊的领地覆盖了3-4只雌性貂熊的领地。

分布范围

貂熊广泛分布于北美和欧亚大陆,它的分布范围从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到俄罗斯联邦(包括西伯利亚)、蒙古和中国北部(黑龙江省、新疆省和内蒙古省),再到阿拉斯加(美国)、加拿大和美利坚合众国西部各州(怀俄明州、爱达荷州、蒙大拿州、华盛顿州、俄勒冈州和加利福尼亚州)。在19世纪,貂熊从欧洲最南端消失;在欧洲,生存下来的貂熊主要分布在北纬60度以北的挪威、瑞典、芬兰和俄罗斯的欧洲部分。在中国仅见于内蒙古、黑龙江和新疆阿勒泰区。在内蒙古额尔古纳左旗和右旗、鄂伦春,黑龙江省呼玛等地均有发现。

繁殖方式

貂熊产仔窝多位裂缝或洞穴内及倒木下,既宽大又多修饰,规格为250厘米×180厘米×80厘米,内壁和顶均比较规整,底铺很厚的枯草叶等。

雌性貂熊1年仅发情一次,发情期的雌雄貂熊以特殊的吼声吸引异性。4月底到7月间交配,也有人认为大约在9-10月间,但受精卵在子宫内有较长时间的滞留期,知道12月至翌年春的3月间才着床发育,因此到1-4月才产崽。据人工饲养观察,总妊娠期达272天。通常每胎产2-3崽,也有1-5崽。初生崽体长12-13厘米,体重90-100克,绒毛灰白色,只能闭着眼睛吃和睡。小貂熊要满月之后眼睛才能完全睁开,同时毛色慢慢变成成年貂熊的棕褐色。母兽哺乳和赋抚育期8-10周。到秋季,仔兽同母体分开,1年后体长基本与成体相近,第2年或第3年性成熟。寿命16年左右。

亚种分化

貂熊亚种分化表(共6亚种)
中文名 拉丁学名 命名者及年代
- Gulo gulo albus (Kerr, 1792)
貂熊指名亚种 Gulo gulo gulo (Linnaeus, 1758)
- Gulo gulo katschemakensis Matschie, 1918
- Gulo gulo luscus (Linnaeus, 1758)
- Gulo gulo luteus Elliot, 1904
- Gulo gulo vancouverensis Goldman, 1935

保护现状

保护级别

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1989年1月14日);

列入《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1996),评估等级——稀有物种;

列入《中国物种红色名录》,评估等级——濒危物种(EN);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2015年 ver 3.1——无危(LC);

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2021年2月5日)一级。 

种群现状

20世纪,美国貂熊的分布和数量显著减少(Pasitschniak Arts和Larivière 1995)。在北美,加拿大北部和阿拉斯加有大量貂熊。在阿拉斯加以外的美国,蒙大拿州的貂熊种群被认为是最大和最稳定的。在北美,貂熊种群密度估计范围从蒙大拿州(Hornocker和Hash,1981年)的每65千米²一只到不列颠哥伦比亚省北部(Quick 1953年)、阿拉斯加(Becker和Gardner,1992年)和西北地区(Lee和Niptanatiak,1993年)的200千米²一只。Lofoam和Krebs(2007)使用已有的貂熊分布、食物、生态系统地图和人类发展数据估计了不列颠哥伦比亚省的貂熊密度。高质量栖息地的估计范围从6.2只/1000千米²到低质量栖息地的0.3/1000千米²。据估计,不列颠哥伦比亚省的狼獾总数为3530只。 

19世纪,欧洲分布南部的物种主要由于迫害而消失。貂熊在欧洲的种群数量估计为2260:俄罗斯(欧洲部分)1400、芬兰150、瑞典326(±45)、挪威269(±32)(Novikov,2005年)。在俄罗斯东部,据信貂熊的种群数量超过18000。该物种在蒙古并不丰富,但仍相对常见。

清朝末年时在中国依兰县和宁安县,以及长白山等地有过貂熊的足迹,但20世纪末仅剩下大兴安岭地区还有少量残存的种群。据1989-1992年的调查,大兴安岭林区貂熊的种群数量估计为183±38只,栖息总面积8万多平方千米(平均密度为1只/461平方千米)其中西坡有107±31只,东坡76±9只。据1976年调查,仅塔河、新林、松岭及甘河林业局范围内就有268只,其平均密度1只/182平方千米(1只/100-500平方千米)。在1994年据计算,15年内其密度下降了2.68倍,平均每年下降率约为7.93%。阿尔泰林区的貂熊数量甚少。总的看来,中国貂熊估计为200只左右,处于极度濒危状态。已有的保护区只能给少数个体提供生存空间,貂熊对非保护区的依赖性更强。

致危因素

栖息地恶化和消失是对貂熊致命的威胁。20世纪60年代以来,大兴安岭开发,大片森林被伐,加之大面积森林火灾,人口迅速增长,各种生产活动急剧增加,严重地侵吞和破坏了貂熊的生境,使它退缩到更靠近西部和北部的森林腹地。而且由于大中型食肉类和被捕食动物都已显著减少,貂熊的食物来源也随之减少。貂熊的数量和迁移似乎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冬季食物供应的影响。雌性貂熊的妊娠期正好是在冬季,因而冬季食物缺乏造成的后果更严重(1989)。此外,过度捕猎,也导致种群的减少。 

保护措施

建议加强貂熊的生物学研究工作,探讨限制貂熊种群密度的因素、迁移类型以及生境条件,以更好地制定貂熊生存策略;加强法律保护,在一定的季节(如繁殖季节2-4月),禁止包括其他物种的任何打猎和各种人为干扰活动,保证其食物的丰度(特别是冬季)和繁殖期环境条件,促使貂熊种群数量的增长。在中国,已经设立乌底河保护区来保护狼獾的生存环境。

主要价值

貂熊的毛皮产量很少,质量亦欠佳,所以利用价值不大。貂熊在自然界猎食马鹿、驯鹿、驼鹿等经济动物的幼崽,为狩猎业带来一定的害处。然而,其在自然界的生态作用,有待进一步研究。


8526

免责声明:本站词条系由网友创建、编辑和维护,内容仅供参考。

以上内容均为商业内容展示,仅供参考,不具备专业问题解决服务,

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的专业人士。

如您发现词条内容涉嫌侵权,请通过 948026894@qq.com 与我们联系进行删除处理!

上一篇:椿象
下一篇:臭鼬
一秒推